
出版社: 北京大学
原售价: 92.00
折扣价: 58.90
折扣购买: 蝉蜕(晚清大变局中的经学家)
ISBN: 9787301299074
" 胡小远:小说家,在《人民文学》《北京文学》《江南》发表过中短篇小说,在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玻璃塔》,在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和陈小萍合著的小说集《太阳酒吧》。 陈小萍:小说家、编剧、文化学者。在《人民文学》《北京文学》《江南》发表过中短篇小说,在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和胡小远合著的小说集《太阳酒吧》。 "
第一章 澄怀明志 随着太平军北伐部队统帅林凤祥兵败连镇,被 俘后就地凌迟处死,当大河水淹没了冯官屯,北伐 军李开芳残部遭到灭顶之灾,数年来弥漫于华北平 原的硝烟与血腥,也随之散去,淡去。不可一世的 太平天国大旗,在科尔沁郡王率领的蒙古铁骑践踏 下,埋入冬雪腐烂成泥,春风迈着轻柔的脚步姗姗 而过。窒息了好几年的京城上空,阴霾尽散,云开 见日,在澄明中绽放出妩媚和安详。 寂静多时的圆明园,开始热闹起来。年轻的咸 丰皇帝,凭着胜保、僧格林沁、曾国藩等满、蒙、 汉各路兵马浴血奋战,为他筑起抵挡洪峰猛兽的屏 障,终于可以长长地舒口气,在皇家花园中静养一 阵子了。 咸丰六年春,紧傍圆明园正大光明殿的澄怀园 ,神态各异的山南书斋、乐泉西舫、砚池墨亭、凿 翠山房等二十余处景色,还在青褐色晨雾的笼罩中 ,慵懒着迟迟不肯醒来。但走近了,你会在竹丛的 缝隙中、镂花的木窗格上发现耀动的烛光,还会隐 约听见烛光中的读书声。往常,在翠柳水轩怀抱着 的食笋斋里,会有翰林侍讲孙衣言早起练帖的身影 ,今天,他没有掌灯练帖,径直朝后院走去。 去年七月,咸丰帝移跸圆明园,上书房的翰林 们亦在澄怀园居住。上书房始于雍正朝,皇子及近 支王公子弟到了读书年纪,由翰林传授经学。孙衣 言六年前考取进士进入翰林院,四年后任翰林侍讲 ,入值上书房,教惠亲王绵愉的儿子们读经。 澄怀园自有意趣,近光楼旁一棵西府海棠,高 三四丈,树龄百年。每年花期,擅长诗文的翰林学 士借了酒兴,吟诵不已。一首首诗篇,就像一片片 花瓣,缤纷在整个花季。每逢好心情,孙衣言总要 在此徜徉一番。但今天,孙衣言没有此番心绪。 昨晚,惠亲王府差人传话,让他今早去一趟王 府。整个晚上,孙衣言都在猜度,惠亲王召见他到 底为了何事?入翰林院以来,翰林间尔虞我诈,一 夜之间忽然开缺或革职之事时有发生。他虽为翰林 侍讲,仍持学人做派,认准的话儿就说,认定的事 儿就做,不趋炎附势,也不找可攀缘的主子,过后 又心有余悸,怕一言不慎,招致灭顶之灾。 孙衣言忐忑不安,转身回到院子里。东院,传 来重拳捶击沙袋之声。是大公子孙诒谷在习武。一 记记迅猛的出拳,伴随一声声急促的呼气声,让人 感觉到两只拳头的速度和力量。喜欢习武的大儿子 ,常常在家人畏慑于寒冷的朔风,裹起厚厚的棉袄 时,光裸着上身练武,肩胛上的肌肉像一块块卵石 突起,臂膀上的血管像一条条青藤爬过,洋溢着青 春和健美。 前年,孙衣言把诒谷交托给奉旨回籍办团练的 弟弟孙锵鸣,期望他能在担任过武科考官的叔叔那 " 传统知识分子现代转型的深刻主题:晚清一代知识分子在危局中的转型,既是个人和群体的选择,也是一个国家、一种文化、一个民族探索出路的精神表征,“新”“旧”,“改良”“革命”,“传统”“现代”……似乎一直到当下我们仍然没有完全摆脱这些二元对立的概念所制造的危机和困局,在迈向现代性的道路上步履蹒跚,前人的选择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反思,由此本书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历史长卷的宏阔气度和精妙结构:本书从本书从道光九年(1829)一直写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浓缩了近乎整个中国近代史,体量很大,但绝非史料的线性的“流水账”,而是裁剪得当、调度有方,鸦片战争、太平天国、甲午海战、庚子拳变、百日维新……历史的大事件作为人物活动的前景在卷中一一闪过;兰贵人、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俞曲园、孙诒让、翁同龢、黄绍箕,容闳、盛宣怀、康有为、张謇……政治家、经学家、旧派书生、新潮文士、革命党人在众声喧哗里渐次登场,而思想史的传承脉络是背景深处的远山淡影。 历史叙事的文学笔法:本书聚焦晚清大变局中的一代儒家知识分子,展示他们面对历史大转折时的个人遭际和命运浮沉、内心的冲突和彷徨、精神突围的选择和路径,其中,着墨最力的是主人公的内心冲突,“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时代的震荡在个人内心掀起的巨大涟漪绝不亚于外部的惊涛骇浪,这种重在刻画人物内心的文学笔法使本书较之其他历史叙事作品拥有了更加丰满的骨血和动人的气质; 视觉和文本资料互补:本书收录了经学家们的手迹、钤印、藏本的图片,晚清政坛和学术界著名人物的照片,重大历史事件的图片资料,具有史料价值的批注和图注共480余条,某种意义上由此具有了清末社会百科全书的功能; 装帧精美、典雅大方:全书彩色印刷、装帧品质上乘,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