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当代世界
原售价: 24.80
折扣价: 14.90
折扣购买: 蔡元培经典/民国文化名家经典书馆
ISBN: 9787509010679
蔡元培(1868年~1940年),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浙江绍兴人,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教育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也是我国近代民族学研究的先驱。1916年10月,四十八岁的蔡元培因教育总长范源濂电请回国就任北京大学校长。高举“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支持新文化运动,提倡以美育代宗教,其美学思想对整个思想界和教育界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贡献,堪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民权”二字虽为新名词,然保障民权的意义, 则自二千年前已多有人主张。当时虽没有想到选举、 罢免、创制、复决等政权,如孙先生民权演讲中所列 举的周到,但对于生命、财产的爱护,言论、集会诸 自由的获得,已甚注意于保障了。 那时候,以省刑罚、薄赋敛为仁政,固然生命与 财产的保障并重,然尤注意者为生命。例如孟子说: “天下定于一,……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又说:“ 杀一无罪,非仁也。”又说:“左右皆日‘可杀’, 勿听;诸大夫皆日‘可杀’,勿听;国人皆日‘可杀 ’,然后察之;见可杀也,然后杀之。故日:‘国人 杀之也。’”老子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这可见当时保障生命的热烈了。 对于思想、言论、集会的自由,尤以言论自由为 集点。孔子说:“一言可以丧邦,……惟其言而莫予 违也。”《孝经》说:“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 ;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苟子说:“非我而 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 贼也。”《国语》记:“周厉王虐,国人谤王。…… 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 言,道路以目。王喜日:‘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召公日:‘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 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 为民者宣之使言。’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 年,乃流王于彘。”《左传》鲁襄公三十一年记:“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日:‘毁乡校何 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 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 ;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 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 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导;不、如吾闻而药之 也。’”观召公、子产,均以防川为喻;厉王强弭之 而被逐,子产利用之而得师。孰得孰失,显而易见。 至于历史上给我们的教训,甚多甚多,举其最著 者:秦始皇时,偶语诗书弃市,以古非今者族,秦以 速亡。汉季党锢之祸,以干涉集会之自由,杀捕党人 ,遂以亡汉。 袁世凯如不箝制言论、草菅人命,亦不至受群小 之包围,试行帝制以自杀。 他例尚多,不必赘述。 到了现在,觉民权保障,尤为特别需要: (一)国民党训政时期的需要。宪政时期,人民要 行使四种政权。若训政时期,尚不能得到最最初步的 自由,则何以为行使四权的训练?此其一。为宪政的 预备,重在地方自治,人民若生命尚无保障,一切不 得自由,则何以励行自治?此其二。训政时期约法, 已列举人民各种自由,非依法律不得限制之;若不能 实行此等条文,则何以取信于人民,使知训政期满后 确能实行宪政? (二)国难时期的需要。现际空前国难,大家都说 要全国总动员,始可渡过难关。政府为集思广益起见 ,亦曾有国难会议的召集。若对于言论、出版、集会 等自由尚不许充分运用,则所谓集思广益者何在?此 其一。且各种事业,均感人才缺乏;若有为之才,偶 因言论稍涉偏激,或辗转联带的嫌疑,而辄加逮捕, 甚思处死,则益将感为事择人之困难,而无术以救国 ,此其二。 所以民权保障,是考诸哲人的遗训,证诸历史的 事实,按诸目前的时势,都是必不可少的运动,我们 安能不注意呢? P3-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