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名城/中国文库

中国历史名城/中国文库
作者: 陈桥驿
出版社: 中国青年
原售价: 20.00
折扣价: 15.00
折扣购买: 中国历史名城/中国文库
ISBN: 750065740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邯 郸 徐 兆 奎 邯郸位于河北省南部,解放以前,只是一个小县城,不为人们所重视。 建国以后,它迅速发展,可以说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但是,邯郸却是我 国历史上较早出现的名城之一,远在奴隶社会末期,就已崭露头角,进入封 建社会后,成为富庶的名都之一。因此它又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城市 。 邯郸西倚太行山,东向大平原。古代,华北平原有不少低湿的水网地区 ,使南北通行的大道只好缘太行山东麓而行。邯郸西面又近“太行八陉”之 一的滏口陉,是东西往来比较方便的通道。处于这个“丁”字形交通线顶端 的邯郸,它的成长与发展,显然与有利的位置有关。而滏阳河的几条小的支 流,又在邯郸附近堆积成有利于农林业发展的冲积扇,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 良好的物质基础。因此,邯郸这一居民点,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下能够迅速扩 展,是可以理解的。 据说这个居民点原属卫国,后来是晋国赵穿的采邑。采邑是我国奴隶社 会诸侯封给卿、大夫的封地。赵穿曾经杀害晋灵公,说明至迟到公元前七世 纪时,邯郸已经脱离卫国。史载公元前546年,卫国国君的弟弟专因事逃到 晋国,他“织绚邯郸,终身不言卫。”绚是古代人所穿鞋子头上的一种装饰 。织绚成为一个专业,说明当时手工业分工已相当细致,这不仅反映经济的 发展,也意味着城市的繁荣。 卫国失去邯郸并不甘心,一度在齐国的协助下,于公元前500年攻到邯 郸附近,但遭到晋国的回击。邯郸午(赵午)在赵鞅的协助下,一直攻入卫的 西门,迫使卫国贡献五百户,迁往邯郸。后来赵鞅为了争夺这五百家奴隶, 又杀了赵午。赵鞅即简子,是晋国的当权派人物之一,他的儿子赵襄子当政 时,已经进入战国时期,奴隶社会逐步为封建社会所代替。赵国是战国七雄 之一,邯郸也日益发展成为赵国的重要城市。到公元前386年,赵敬侯索性 将都城迁到邯郸。以后到公元前228年,赵为秦所灭。其间邯郸作为赵都, 历时达一百五十八年之久。在敬侯以前,赵曾四次迁都,但四处合计,历时 也未超过邯郸,因此一提到赵都,就会使人想到邯郸。 P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