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辽宁人民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8.40
折扣购买: 中国机器人
ISBN: 9787205087463
马娜,军旅女作家。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硕士。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青年创作委员会副主任。首届茅盾文学新人奖获得者、徐迟报告文学优秀奖获得者、解放军总后军事文学奖获得者。长篇报告文学《滴血的乳汁》入选2013年度十大优秀报告文学排行榜;报告文学《天路上的吐尔库》入选2014年度十大优秀报告文学排行榜。责编的《国旗阿玛拉》获中宣部第十二届“五个一工程”奖。 王鸿鹏,山东鱼台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入伍后任职于空军航空兵第二十四师。1986年毕业于空军雷达(现为预警)学院自动化系统工程专业;1997年转业至济宁市委宣传部。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获奖及代表作主要有《共和国的天空》《压不弯的脊梁》《神奇的蓝天骄子——空军八一飞行表演大队改装纪实》《十三亿人乐了——中国医改新模式》《生命线上的奇迹》等。
用一种精神奠基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要注册一家公司, 一群科技人为这个公司的取名争论不休。中国的还是 外国的?传统的还是时髦的?抑或是中洋结合的?这 是个纠结的问题。 为了给公司取个心仪的名字,一个个智慧的头脑 开启思维引擎在漫无边际的虚拟地带努力搜寻,却始 终没有显示理想的结果。这件事不能再耽搁了。 此时,两位科学家正绞尽脑汁,苦苦思索。年长 的科学家在办公室里来回踱着步子,抿嘴凝思,额头 上的褶皱越来越深;年轻的科学家索性靠在沙发上, 双眸望着天花板不停地转动,启动他的“思维超链接 ”高速加载模式,并用手指轻轻地点击着太阳穴,期 望能够敲打出灵感…… 一个公司的名字很重要吗?看你在意不在意。这 些年大家都在意起来。人名、地名、公司名越来越讲 究,出现了取名的专业人员,甚至冒出不少取名公司 。本来,科学家们是一群纯粹的人,他们不太在意这 个事。议着议着,大家就都在意起来了。这个公司不 同寻常,在这个行业里,国内尚属首家,国外屈指可 数。它是一个造“人”的生产型企业,听起来怪异, 确是这样。这群科技人要为企业的命运和特殊的产品 输入幸福密码。 虽说为公司取名大家很看重,但科学家的智慧和 自信还不至于让他们向那些江湖上的起名“专家”或 “公司”求助。大道至简,科学家的思维善于把复杂 的东西简单化,寻找直抵目标的最佳路径,想不到简 单的事情变得复杂了。 年长的科学家细眯的双眼突然一亮好像有了主意 ,随即又摇了摇头。他又一次否定了自己。当他抬起 的目光掠过办公桌后面的那排书架时,在一幅照片上 停住了。这是多年前他与来访的几位世界一流科学家 的合影。 他走上前深情地望着那幅照片上的老所长 ,心中不免惋惜地默默自语:“他要是活着就好了。 他有办法。”就在他的目光从那幅照片上移开的一瞬 间,大脑似乎重新回归到科学的思维上。他突然一拍 脑袋,转身说道: “哎,干脆!就用你老师的名字,叫‘新松’吧 。” “用老师的名字?”年轻的科学家从沙发上弹起 来,扬起嘴角高兴地说:“好!这个好!” 这是15年前的一天。 年长的科学家是王天然,1943年出生于黑龙江海 伦,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所长,机器人技术国家 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年轻的科学家 是曲道奎,1961年9月出生于山东青州,机器人技术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机器 人工程研究开发部部长,博士。他们要成立的公司是 中国第一家机器人公司。 王天然说:“蒋新松是我们自动化所的老所长, 自动化领域的专家,是中国机器人事业的奠基人,我 们应该纪念他;另一方面,这对我们沈阳自动化所的 历史也是一种传承。我们要把老所长的精神一代代传 承下去,把机器人事业做大做强,了却他一个心愿。 ” “好,用一种精神奠基!”曲道奎赞叹道。 就这样,中国第一家机器人公司有了正式名称: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用一个人的名 字命名公司在国外很常见,但在中国确实不多,尤其 是在国有控股企业里,好像还是头一家。 “现在大家觉得这个名字用得好,当时却费了不 少周折。”回想起15年前新松公司成立的情景,曲道 奎说,“像我们这种不少从国外回来的人成立个公司 总想弄个洋名,行业本身又是‘高大上’的东西,让 大家听到名字就能想到这个公司很高端。想了很多名 字,都不满意。王院士提出用‘新松’作为公司的名 字,我一听很高兴,仔细琢磨很有意义。从国外来讲 ,很多公司的起源、发展、传承都是有故事的,包括 福特、松下、西门子,连《福布斯》商业杂志都是这 样。你看那些国外百年的大公司,不少是用创始人的 名字命名,是有它的道理的。因为那是一种精神的传 承、文化的自信,但我们中国很少用人的名字来命名 公司。当时都喜欢大气的、洋气的,看起来很时髦, 你也搞不清啥意思。那时候,‘以洋为尊’‘以洋为 美’的风气颇有市场,一度成为时尚。这种‘名文化 ’一味追求所谓的‘潮’,事实上,这是一种缺少文 化自信、自尊~,把自己的精神、民族文化丢掉了的 现象。那种西方文化的植入往往导致‘精神上被殖民 ’,有些人可能意识不到这一点。我们不能失去了中 华民族应有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在曲道奎看来,用那些英雄、模范和功勋人物的 名字命名团体组织、城市、街道或一种发明成果,具 有积极的精神价值和文化意义。像这几年,就有了“ 隆平高科”和“登海种业”上市公司。它不仅传承了 一种创业精神,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也能打出中国品 牌,提高中国企业的影响力,让世界感受东方大国的 人文价值观。当今,作为现代企业已经不再是传统意 义上的以单纯生产某种产品赢利为目的的制造场所, 而是承载民族优秀文化的平台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 动力场。对于企业来说,正是这种文化功能的拓展和 社会责任的自觉担当,为企业发展铸熔了基业长青的 活性因子和灵魂,才使企业在栉风沐雨的市场洗礼中 ,越加光彩照人,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蒋新松老师给我们留下了机器人这一高科技财 富,也留下了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他的精神植 入了企业文化,影响了新松公司一代代人。现在新松 公司发展壮大了,有了今天的辉煌,人们也记住了蒋 新松。我们也为老师争光了,我觉得挺自豪。如果老 师健在,也会以新松公司为荣的。”谈到这里,曲道 奎的眼圈微微泛红,一种对老师的怀念之情油然而生 。他的“思维超链接”跳转到30年前的一个个画面。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