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浙江工商大学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20.00
折扣购买: 为爱找方法(夏烈教授给中学生的26封回信)
ISBN: 9787517816140
夏烈,浙江杭州人。毕业于原杭州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班。出版人、文学评论人。历任编辑、大学教师。现为杭州市作家协会评论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青春类型小说文库”执行主编、浙江文艺出版社编辑。担任《西湖》文学月刊、《中国花鸟画》杂志、《出版人》杂志学术主持或专栏作家。出版有学术著述《隔海的缪斯:高阳历史小说综论》,科学散文集《樱花炭语》,编著《闪烁其辞:中国当代新锐艺术家随笔》、《沈从文主页》等十余种。
Hello,夏烈,原谅我没办法开心地和你打个招 呼。曾经的我一心期盼快些长大,因为长大以后,自 己的事就能自己做决定了。可是现在,我长大了,才 发现自己的事并不由自己做主。 “老爸,**我想去阿丹家看书,行吗?”“不 行,你们几个凑在一起肯定没心思学习!” “老妈,天气热起来了,我不要穿棉毛裤了。” “别这么快脱掉棉毛裤,一冷一热,你会感冒的。” “老妈,天气这么好,我们一起去逛公园吧。” “唉。去公园要换好几趟车,太累了,还是在家吧, 你也好多看一会儿书。” 这样的对话在我家天天上演,我的一切提议都会 被爸妈否决。不是我“玩”抑郁,我真的一点都不快 乐。有些时候,我觉得可能爸妈还当我是小孩子,怕 我学坏,怕我*伤。可大多数时候,我觉得是他们太 专制了,**不在乎我的想法,只需要我无条件服从 。 前几天,一个小学同学在qq上给我留言。说“五 一”要开同学会。看到这条消息,我隐隐有些兴奋。 小学毕业快五年了,很多同学毕业后就再没见过,不 知道还认不认得。当我告诉爸妈想去参加同学会时, 他们无情地拒*了。理由是:人都不认得了,去了有 什么意思?简直就是浪费时间、浪费钱。你能想象我 当时的感*吗?我一下子就懵了,为什么不能和老同 学聚聚呢? 这几天,为了这个同学会,我和爸妈吵过,闹过 ,也心平气和地说过希望他们不要再当我是小孩子, 给我独立自主的空间。可是,一切都没有用,他们还 是坚决不让我参加。好吧,我也死心了。我不知道自 己在这个家待着还有什么意义。 湖畔的西子 父母的唠叨永不会停 西子,你好! 你的署名实在太古典,我想你一定是个漂亮的女 生,“淡妆浓抹总相宜”。(男生应该会叫“西门子 ”吧?笑。) 看了你的来信,我能理解你的感*。虽然我的父 母都退休好几年了,头发也开始斑白,但由于我的懈 怠,我至今也还只是儿子,不是父亲。所以,作为一 个年过35岁的“大龄”儿子,我可以告诉你:父母的 唠叨永不会停。因为,我**还在聆听父母的唠叨。 这几天,因为需要用到存在父母家的一些书,我 在父母家住。就在刚才,我老妈还在书房门口跟我说 :“你必须早点睡。你知道为什么你白天会觉得精神 不济吗?就是因为你晚上睡得太迟!你以为你还年轻 吗?你这样不肯早点睡,以后就不要在我们面前说工 作压力大!”说完这些,她去了自己的房间。不到两 分钟,她又跑过来:“明天早上几点叫你起*?唉, 你记得早点睡!”其实,我都这么大了,早已不用他 们喊我起*。睡前,我会自觉设定手机上的闹铃。第 二天一早,“滴滴滴”的铃声就能把我给叫醒。 你看,父母永远是父母,唠叨是他们的“闹铃” ,唠叨是他们爱的表达方式,唠叨是他们还在我们身 边的标志。父母在我们身边不停唠叨,这是我们没的 选的。而且,到生命的某个阶段,我们还会很想念这 种唠叨。所以古人才会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 养而亲不待。” 换个角度思考父母的唠叼 令我们觉得“烦”的是,父母的唠叨常常限制我 们的自由。比如,你说天气很好想去逛公园,老妈却 拿出了我们*不爱听的老生常谈——多看一会儿书— —来拒*请求。又比如,你觉得天气热起来了,不想 穿棉毛裤了,但长辈对冷热的感知往往和我们不同, 他们限制起我们的穿着来也毫不手软。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