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案人(雷·布拉德伯里科系幻经典系列)

图案人(雷·布拉德伯里科系幻经典系列)
作者: [美]雷·布拉德伯里著 宋怡秋 译
出版社: 上海译文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4.20
折扣购买: 图案人(雷·布拉德伯里科系幻经典系列)
ISBN: 9787532782642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雷?布拉德伯里(1920-2012) Ray Bradbury 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沃基根。自一九四三年开始专业写作。他七十多年的写作生涯,激励了数代读者去幻想、思考和创新。他创作了数百篇短篇小说,出版近五十本书,此外还写了大量的诗歌、随笔、戏剧、电视和电影剧本。 《华氏451》和《火星编年史》是他最为著名的作品,奠定了其科幻小说大师的地位。他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美国作家之一,“将现代科幻领入主流文学领域最重要的人物”。曾获二〇〇〇年美国国家图书基金会卓越成就奖,二〇〇四年美国国家艺术奖章和二〇〇七年普利策特别褒扬奖。 二〇一二年六月六日,九十一岁高龄的布拉德伯里病逝于洛杉矶。时任美国总统的巴拉克?奥巴马亲致悼词:“他的叙事才华重塑了我们的文化,拓宽了我们的世界。” \\\\\\\\\\\\\\\"

内容简介

\\\\\\\\\\\\\\\"【精彩书摘】: 《城 市》 这座城市等待了两万年。 斗转星移,田野里的花儿开了又谢,城市在等待;地上的河流潮涨潮歇,化为埃壤,城市在等待。曾经年少轻狂的风已变得老成持重,曾经被疾风吹皱又揉碎的白云如今不受打扰地在天空中悠然飘荡,城市依然在等待。 城市里的千窗万户和黑曜岩墙壁在等待,城市里参天的楼塔和旗帜不再飘扬的角楼在等待。城里的街道上了无人迹,没有撒落一片纸屑,房屋的门钮无人触碰,没有印上一枚指纹。城市所在的行星在轨道上围绕着一颗蓝白色恒星转动,季节在冰火之间往复流转,原野绿了,夏天的草地黄了,城市在等待。 时间来到第两万个年头的一个夏日午后,城市终于结束了等待。 天空中出现了一艘火箭。 火箭飞了过去,又调头飞回来,降落在距离黑曜岩城墙五十码的页岩草甸上。 几只穿靴子的脚踏上了稀疏的草地,火箭里的人在喊着火箭外的人。 “准备好了吗?” “好了,全体注意!向城里进发。詹森,你跟哈钦森打前哨。保持警惕。” 城市张开隐藏在黑色墙壁中的鼻孔,位于城市深处的一个吸风口通过管道吸入大量空气,经过蓟形过滤器和灰尘收集器处理后,进入一组银光闪闪、极其精密的线圈和网络中。空气被不断地大量吸入,草地上的各种气味随着阵阵暖风被输送到城市里。 “火的味道,陨石和铁水的味道。来了一艘外星飞船。黄铜的味道,火药、硫磺和火箭燃料燃烧的味道。” 这些信息记录在纸带上,经由链轮转动送入进纸口,再由黄色的齿轮组送往其他机器做进一步处理。 咔嚓—嚓—嚓—嚓。 一台计算器打着节拍。五,六,七,八,九。一共九个人!打字机将这条信息即时打印在纸带上,纸带倏地一闪就不见了。 咔嗒嗒—咔—嚓—嚓。 城市等待着他们柔软的橡胶靴底落下。 城市巨大的鼻孔再次张大。 黄油的味道。从这伙悄悄靠近的人身上释放到空气中的淡淡气味随风飘送到城市的鼻孔里,在那里被分解为牛奶、奶酪、冰淇淋、黄油等记忆中的乳制品的味道。 咔嗒—咔嗒。 “大家要当心!” “琼斯,把你的枪拿好。不要掉以轻心。” “这是座空城,有什么好担心的?” “那可说不准。” 在这吵闹的对话声中,耳朵苏醒了。在倾听风的低语、树叶飘落和融雪时节嫩草初生的平静中度过了许多个世纪,如今耳朵为自己涂上润滑油,绷紧了巨大的耳鼓,入侵者的心跳声敲打在上面就像是蚊蚋的翅膀在振动。耳朵认真地倾听着各种响动,鼻子努力地收集着一切气味。 闯入者流下紧张的汗水。他们的腋下出现了成片的汗渍,握枪的手心里也是汗津津的。 鼻子反复抽吸辨别着这股气味,好似一位鉴赏家在细品一杯陈年佳酿。 嘁—嘁—嚓—咔嚓。 信息被记录在平行检验带上。汗液;氯化物含量百分比;硫酸盐含量;还有尿素氮、氨态氮,由此得出肌酐、糖和乳酸指数。分析完毕! 铃声响起,初步计算结果出炉。 鼻子将经过检测的空气轻轻呼出。耳朵倾听着人们的对话。 “我认为咱们应该回飞船上去,船长。” ? “这里由我指挥,史密斯先生!” “是,长官。” “喂,前边的!哨兵!发现什么情况没有?” “没有,长官。看来这里已经荒废很长时间了!” “听见了吗,史密斯?根本没什么好怕的。” “我不喜欢这儿,原因我也说不上来。你可曾觉得某个地方似曾相识?这座城市就让我感觉过于熟悉了。” “胡说。这个星系距离地球数十亿英里之遥,咱们根本不可能来过。而且咱们的飞船是第一艘能够跨越光年的飞船。” “可是我真的有这种感觉,长官。我认为咱们应该尽早离开。” 众人的脚步犹豫了。凝滞的空气中只有这些闯入者的呼吸声。 听到这里,耳朵加紧行动起来。轴轮旋转着,晶亮的液体汇成细流流过阀门和鼓风机。根据一个又一个分子式,一种又一种化合物被合成出来。片刻之后,在耳朵和鼻子的号令下,气味清新的蒸汽通过墙壁上巨大的洞眼吹向闯入者的鼻端。 “闻到了吗,史密斯?啊——青草。还有比这更好的味道吗?天哪,我真想站在这儿闻个够。” 肉眼看不见的叶绿素分子拂过停下脚步的几个人身旁。 “啊——!” 脚步声继续向前。 “没有任何异常,是吧,史密斯?快走啦!” 耳朵和鼻子稍稍放松了一瞬。反制行动成功了。卒子们继续往前走了。 城市阴郁的眼睛从雾霭中露了出来。 “船长,看那些窗户!” “什么?” “那些房子的窗户!我看见它们动了!” “我没看见。” “它们动了,颜色也变了,由暗变亮了。” “在我看来,那就是些普普通通的方窗。” 模糊的物体变得清晰。在城市的机械沟壑中,涂满润滑油的机轴重重地落下,平衡轮浸入绿色的油藏。窗框屈伸着,窗户闪着光。 在下面的街道上走着两个侦察兵,另外七个人跟在后面,与他们保持着安全距离。他们身穿白色制服,眼睛湛蓝,脸色红得像是刚挨过一记耳光。他们手持金属武器,用后腿直立行走。他们脚上穿着靴子。他们是男性,眼耳口鼻一应俱全。 窗户抖动着,慢慢变薄。它们神不知鬼不觉地扩大了,就像无数只眼睛的虹膜。 “我跟你说,船长,那些窗户有问题!” “别胡说了。” “我要回去了,长官。” “你说什么?” “我要回飞船上。” “史密斯!” “我可不想掉到什么陷阱里去!” “你被一座空城给吓跑了?” 其他人哄笑起来,笑声中带着不安。 “你们就笑个够吧!” 他们脚下的街道由石块铺就,每个石块宽三英寸,长六英寸。街道微微向下一沉,幅度微小得令人无法察觉。它在称量这些入侵者的体重。 在一间地下机房里,红色指针指向一个数字:一百七十八磅……二百一十,一百五十四,二百零一,一百九十八——每个人的体重都被登记在册,记录由卷轴传送到一处相邻的黑暗之中。 这时城市完全苏醒了! 通风口吐纳着空气。入侵者嘴里喷出的烟草味,他们手上残留的药用软皂味,就连他们的眼球都带有一种极细微的气味——城市检测出这些气味,并将信息层层汇总。窗户清澈明亮,耳鼓越绷越紧——城市的所有感官就像一场无形的降雪笼罩着整个空间,计数着入侵者的呼吸和心跳,听着,看着,辨别着。 街道就像城市的舌头。这伙人每走一步,他们足底的味道就会通过铺路石上的气孔传到下方的石蕊试纸上。这份暗中收集的化学成分数据和其他不断累积的数据汇合在一起,等候着那些呼呼作响的转轮和辐条给出最终的计算结果。 脚步声。有人在奔跑。 “回来!史密斯!” “我才不呢,去你的吧!” “弟兄们,抓住他!” 脚步声越加迅疾。 最后一项测试。在听觉、视觉、味觉、触觉轮番上阵,并对这些人进行了测量比对之后,城市还有最后一项任务需要完成。 路面上张开了一口陷阱。正在奔跑的船长消失在陷阱中,谁也没有发现。 他被倒吊起来,一把剃刀划过他的咽喉,另一把剃刀剖开他的胸膛,他的内脏被迅速掏空,尸体被平摊在街道下方一间密室的台子上。巨大的水晶显微镜审视着红色的肌肉纤维,没有身体的手指探查着仍在跳动的心脏。他被割开的皮肤被固定在台子上,几只手敏捷地更换着他身体的组件,如同一个奇特的快棋手操纵着红色的棋子。 上方的街道上,史密斯在前面边跑边喊,其他人在后面边喊边追。而在下方的密室中,船长的血流进烧杯,经过摇动、搅拌,被涂在载玻片上送到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和计数。他的体温被测量出来,他的心脏被切成十七块,肝脏和肾脏被熟练地一分为二。他的颅腔被钻开,脑子被取出,神经像配电板上杂乱的电线一样被拽出来。他的肌肉被牵拉着测量弹性。与此同时,在城市地下的电气室里,城市的大脑终于得出了最后的结论,所有的机器此时全部戛然而止。 最后的结论—— 这些入侵者是人类。他们来自一颗遥远的行星,他们的眼睛和耳朵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形状,他们走动时有特殊的步态,他们携带武器,会思考,会争斗,还有他们的心脏和所有其他器官,这一切都与很久以前留下来的记载相符。 在密室上方,这群人正朝火箭的方向跑去。 史密斯跑在最前面。 最后的结论—— 这些人是我们的仇敌。我们守候了两万年就是为了再见到他们,我们等待着向他们复仇。所有的特征都吻合。这些人来自一颗叫做地球的行星,两万年前,他们向陶伦星球宣战,对我们进行奴役,并用一场大瘟疫毁灭了我们的世界。他们将我们的世界洗劫一空后,便去往另一个星系居住,以逃避他们带来的那场瘟疫。他们早已忘记了那个年代和那场战争,忘记了我们。但,我们可从来没忘记过他们。他们是我们的仇人。这一点确凿无疑。漫长的等待今天终于结束了。 “史密斯,快回来!” 必须争分夺秒。船长被掏空的尸体摊开在红色的台面上,又有几只手紧张地忙碌了起来。它们在他体内植入铜、银、铝、橡胶和丝绸等材料制成的五脏六腑;一张黄金蛛网嵌入了他的皮下;一颗发出蜂鸣声、闪着蓝色电火花的铂金大脑被放入他的颅腔,通过电线与躯干四肢相连。一切就位之后,他的身体立刻被缝合,脖颈、咽喉和头颅等处的创口全部用蜡封好——现在的他完好无损,焕然一新。 船长坐起来,活动了一下双臂。 “站住!” 船长重新出现在街道上,端起枪扣动了扳机。 史密斯心脏中弹,摔倒在地。 其他人转身看着船长。 船长跑到他们身边。 “这个笨蛋,居然害怕一座空城!” 众人看了看脚下史密斯的尸体。 又回头注视着船长,眼睛先是瞪大,继而又眯缝起来。 “听着,”船长开口了,“我有重要的话要对你们说。” 到目前为止,城市已经动用了各种手段,此刻,它准备使出最后的杀手锏——语言的力量。它的话语不是出自高墙广厦的愤怒与敌意,也没有借助鹅卵石街道和机械堡垒的威严厚重,而是由一个人平静地娓娓道来。 “我不是你们的船长,”他说,“我也不是人类。” 众人惊讶地倒退几步。 “我是这座城市。”他微笑着说。 “我已经守候了两百个世纪,”他接着说,“我在等待那些人的后代回到这里。” “船长,长官!” “先听我说下去。谁建造了我——这座城市?建造我的人早已过世,他们是曾经居住在这里的古老种族。地球人听任他们死于一种可怕的疾病,一种无药可医的麻风病。这个古老的种族期望有朝一日地球人会再度归来,于是便在这颗‘黑暗行星’上,在‘世纪之海’的岸边、‘死亡山脉’的脚下,建造了这座城市,并为它命名‘复仇之城’——这些名字多么富有诗意。这座城市是一杆秤,一剂石蕊试剂,一根天线,用来检测所有到访此地的星际旅客。两万年来,仅有另外两艘火箭曾在此登陆。一艘来自一个叫做‘恩特’的遥远星系,在对船员们进行检查称重之后,发现与记录不符,于是便将他们毫发无伤地放走了。第二艘火箭也是同样的情形。可是今天,你们终于来了!对你们的复仇将严格贯彻到每一个细节。城市的建造者早在两万年前就已死去,但他们留下了这座城,迎接你们的到来。” “船长,长官,你是不是身体不舒服。也许你应该回飞船上去。” 城市在震动。 路面裂开了,船员们尖叫着掉了下去。在下坠的途中,他们看见剃刀闪着寒光迎面而来。 过了不久,响起了点名的声音。 “史密斯?” “到!” “詹森?” “到!” “琼斯,哈钦森,斯普林格?” “到!”“到!”“到!” 他们站在火箭舱门边。 “立即返回地球。” “是,长官!” 他们脖子上的刀口已经看不见了,他们的黄铜心脏、银质器官和金丝神经网也已经稳妥地隐藏在身体内部。只有他们的头部还发出轻微的电流声。 “加快速度!” 九个人把装满病菌的金色炸弹抬上火箭。 “我们要把这些投到地球上去。” “遵命,长官!” 舱门重重地关闭。火箭直冲天际。 轰鸣声渐渐远去。城市静静地矗立在夏日的草地上。它的眼睛黯淡了,耳朵松弛了,鼻孔停止了呼吸,街道也不再称重,所有隐藏的机械装置全都沐浴在机油中,停止了运转。 天空中,火箭的影子越来越小。 这座城市欣慰而从容地享受着死亡的欢愉。 《火 箭》 许多个夜晚,菲奥雷洛? 波多尼都会听着火箭在夜空中的呼啸声醒来。确定妻子仍在熟睡之后,他会蹑手蹑脚地下床,走到屋外的夜风中。有那么一会儿工夫,他可以把河边小屋里过期食品的沉滞味道抛在身后。有那么一个安静的时刻,他能放飞自己的心灵,让它追随着火箭在太空中遨游。 这天夜里,他赤膊站在黑暗中,看着空中潺潺流动的火光。那是火箭正踏上前往火星、土星和金星的漫长而精彩的旅途。 “喂,喂,波多尼。” 波多尼吓了一跳。 静静的河边,一个老人坐在牛奶箱上,也看着天上的火箭划过午夜的寂静。 “噢,是你呀,布拉曼蒂。” “你每天夜里都出来吗,波多尼?” “只是出来吹吹风。” “是吗?我倒是更喜欢看那些火箭,”老布拉曼蒂说,“第一艘火箭升空时,我还是个孩子。如今八十年过去了,我还一次都没坐过呢。” “有朝一日我会乘着火箭上太空的。”波多尼说。 “别说傻话了!”布拉曼蒂喊道,“你永远也上不了太空。这是有钱人的天下。”他摇晃着花白的脑袋,回忆着,“我年轻的时候,他们用火红的大字写道:‘展望未来世界!科学、舒适和新鲜事物为全人类服务!’哈!八十年了。未来已经变成了现在!咱们坐过火箭吗?没有!咱们依然像老祖宗那样住在简陋的棚屋里。” “也许我的儿子们——”波多尼说。 “不,你儿子的儿子也不可能!”老人激动地喊了起来,“梦想和火箭都是属于有钱人的!” 波多尼犹豫了一下,说:“老人家,我攒了三千块钱。攒了六年,本来想用在生意上,添置些新设备。可是这一个月来,我每个晚上都失眠。我听着火箭的声音,想了又想。今晚 我终于下了决心。我要用这笔钱送一个人去火星!”他的黑眼睛闪耀着光芒。 “白痴,”布拉曼蒂厉声说,“你要如何选择呢?让谁去?要是你自己去,你妻子会恨你的,因为上太空会让你离上帝更近。将来当你津有味她讲述你的精彩旅行时,她难道不会感到痛苦的煎熬吗?” “不,不会的!” “当然会!还有你的孩子们,他们会怎么想?他们这一生是否都将无法摆脱爸爸飞去火星却把他们留在这里的记忆?你将会给你的孩子们树立一个多么不切实际的目标。他们将会终生惦记着火箭,他们将夜不能寐,思念成疾,就像你现在这样。如果无法成行,他们会痛不欲生的。不要设定这个目标,我提醒你。让他们安于贫穷。让他们把眼光放在手头力所能及的事情上,放在你的废品旧货栈上,不要投向缥缈的星空。” “可是——” “假设去的是你妻子。知道她看到了你无法看到的景象,你会有什么感受?她将会罩上一层神圣的光环,而你会想要把她推进河里。不,波多尼,还是去买一台新的废旧汽车拆解机吧,这才是你需要的,用它把你的梦想撕开,再砸个粉碎。” 老人渐渐平静下来,默默凝视着河水,映红了天际的火箭的倒影正沉没在水中。 “晚安。”波多尼说。 “睡个好觉。”老人说。 当烤面包片从银色的面包机里弹出来时,波多尼差点儿惊叫出声。他一夜没合眼。躺在躁动不安的孩子们和体格庞大的妻子身边,波多尼辗转反侧,呆呆地出神。布拉曼蒂是对的。最好把钱用来投资。如果只能送一个人搭乘火箭去旅行,而让其他家庭成员在失望中难过不已,攒这些钱又有什么意义呢? “菲奥雷洛,把你的烤面包片吃了。”他的妻子玛丽亚说。 “我的嗓子太干了。”波多尼回答。 孩子们跑进屋来,三个男孩在争抢一个玩具火箭,两个女孩手里拿着娃娃,都是按照火星、金星和海王星居民的模样制作的、长着三只黄色眼睛和十二根手指的绿色玩偶。 “我看见去金星的火箭了!”保罗兴奋地叫道。 “它‘嗖’的一声就飞上天了!”安东内洛模仿着火箭的声音。 “别吵!”波多尼大喝一声,抬手捂住耳朵。 孩子们呆呆地看着他。他很少冲他们喊叫。 波多尼站起身来。“你们都听我说,”他说,“我有足够的钱让一个人坐火箭去火星。” 大家欢呼起来。 “你们听懂了吗?”他问,“只能让一个人去。谁去?” “我,我,我!”孩子们一迭声地叫着。 “你去。”玛丽亚说。 “你去。”波多尼说。 全家人都沉默了。 孩子们想了想说:“让洛伦佐去吧,他是老大。” “让米丽安去吧,她是女孩儿。” “想象一下你将会看到的壮观景象,”波多尼的妻子对他说,但是她的眼神却有些闪烁,声音也在颤抖,“流星多得像水里的鱼。浩瀚的宇宙,宁静的月球。坐上火箭的那个人应该能在回来之后把他的经历对大家娓娓道来。你就很善于表达。” “胡说,你也一样啊。”他反驳道。 每个人都激动不安起来。 “这样,”波多尼怏怏不乐地说,他从一把笤帚上揪下几根长短不一的麦秆,“谁抽到短的谁就去。”他把麦秆攥在拳头里,“抽吧。” 大家神色凝重地轮流抽签。 “长的。” “长的。” 又一根被抽了出来。 “长的。” 孩子们抽完了。房间里鸦雀无声。 还剩两根麦秆。波多尼感到心脏一阵悸动。“玛丽亚,”他低声说,“该你了。” 她抽出一根。 “短的。”她说。 “啊,”洛伦佐叹息一声,半是高兴,半是难过,“妈妈要去火星了。” 波多尼努力挤出一个微笑。“恭喜。我今天就去给你买票。” “等等,菲奥雷洛——” “你下星期就可以出发。”他喃喃地说。 她看着孩子们沮丧的眼神,看着他们高挺的鼻子下面露出的勉强的笑容,慢慢地把麦秆放回丈夫手中。“我不能去火星。” “为什么?” “我再过不久就要生孩子了。” “什么!” 她躲闪着不看他的眼睛。“我现在的状况不适合出远门。” 他揽住她的肘弯:“你说的是真的?” “再抽一次。重新来过。” “你之前为什么没告诉我?”他将信将疑地追问着。 “我忘记了。” “玛丽亚,玛丽亚。”他轻轻拍着她的面颊,柔声说。 他对孩子们说:“再抽一次。” 保罗一下就抽到了短的那根。 “我要去火星了!”他高兴得手舞足蹈,“谢谢您,父亲!” 其他几个孩子慢慢向后退去。“太好了,保罗。” 保罗收住笑容,仔细打量着父母和兄弟姐妹。“我可以去,是吗?”他犹疑地问。 “是的。” “我回来后,你们还会像从前一样爱我?” “当然。” 保罗细细端详着自己颤抖的手中握着的那根宝贵的麦秆,摇了摇头,把它扔掉了。“我差点儿忘了。开学了,我走不了。再抽一次吧。” 但是没有人肯再抽了。忧伤的情绪笼罩着每一个人。 “我们谁也去不了。”洛伦佐说。 “这样最好。”玛丽亚说。 “布拉曼蒂是对的。”波多尼感慨道。 肚子里的早餐还在消化,菲奥雷洛? 波多尼就开始了在废品旧货栈的工作,将金属切割、熔化,留下可用的铸锭。他的设备已严重老化,同行的激烈竞争已经使他在贫困边缘苦苦挣扎了二十年。整个上午他的心情都很低落。 下午,一个人走进废品旧货栈,朝正在操作拆解机的波多尼打了声招呼:“嗨,波多尼,我这儿有些废旧金属可以卖给你!” “是什么呢,马修斯先生?”波多尼没精打采地问。 “一艘火箭飞船。怎么了,你不想要?” “想要,想要!”他一把抓住那人的胳膊,又困惑地顿住了。 “当然了,”马修斯接着说,“那只是一件模型。你知道,他们在设计火箭时,都会先制作一个和实物同样大小的铝制模型。把它熔成铝锭能让你小赚一笔。出两千块钱它就归你了——” 波多尼松开手。“我拿不出这笔钱。” “抱歉,我还以为能帮你个忙呢。上次咱们见面时,你说别人收废品的出价都比你高。我本想悄悄把它卖给你。既然这样——” “我需要更新设备。我存钱就是为了这个。” “我理解。” “如果买下这艘火箭,我甚至都没办法把它熔解。我的熔铝炉上星期坏了——” “噢。” “即使我买下它,也派不上用场。” “我明白。” 波多尼眨了眨眼睛,闭上了一会儿。然后他睁开双眼,盯着马修斯先生:“可我是个大傻瓜。我会从银行里把钱取出来付给你的。” “但是如果你没办法处理它的话——” “把它送来吧。”波多尼说。 “好吧,既然你这么说。今天晚上行吗?” “好的,今天晚上就行,”波多尼说,“是的,我希望今晚就能拥有这艘火箭飞船。” 月亮出来了。巨大的白色火箭停放在废品旧货栈里,映射着皎洁的月光和幽蓝的星光。波多尼看着它,心里充满了热爱。他想要抚摸它,躺在它旁边,脸颊紧紧地贴着它,向它倾诉所有深藏在心底的想望。 他抬头凝视着它。“你是我的了,”他说,“即使你永远不会喷火不会动,只是在这儿静静地待上五十年,逐渐变得锈迹斑斑,你也是我的。” 火箭散发着时间和远方的气息。宛如走进一架时钟,它的做工精细得仿佛出自瑞士工匠之手,简直可以把它佩戴在表链上。“我今晚干脆想睡在这里好了。”波多尼兴奋地自语道。 他坐上驾驶席。 他的手放在操纵杆上。 他合上双眼,嘴里发出哼鸣声。 哼鸣声越来越响,越来越高,越来越狂放,越来越奇异,越来越酣畅激越,令他忘情地俯下身去,将他和飞船拉进一片喧嚣的寂静,一片金属的尖鸣之中。与此同时,他的双手在控制器上飞舞,紧闭的双眼不住地抖动。哼鸣声不断增强,直到化作一团火焰,一股力量,一股向上推举的强劲力道,似乎就要将他撕成两半。他大口喘息,反复哼唱,不曾停止,因为已无法停下,只能继续。他的眼睛越闭越紧,心跳越来越快。“发射!”他狂呼道。颠簸震荡!雷霆万钧!“月亮!”他紧闭双眼大声喊道,“流星!”耀眼的光芒无声地划过,“火星。哦,天啊,火星!火星!” 他瘫靠在椅背上,筋疲力尽,气喘吁吁。他颤抖的双手松开控制器,头无力地向后仰着。他就这样坐了很久,喘息着,心跳渐趋平稳。 缓缓地,缓缓地,他睁开双眼。 废品旧货栈依然如故。 他一动不动地坐着,向成堆摆放的废铜烂铁注视了一刻, 目光一瞬也不曾离开。然后,他突然跳起来,用脚踢着操纵杆。“起飞啊,该死的!” 飞船静默无声。 “我来教你!”他怒吼道。 他踉跄着走到舱外的晚风中,启动马达,开动令人胆寒的拆解机向火箭逼近。他操纵着重锤高高扬起在洒满月光的半空中,颤抖的双手已准备好将重锤投落,砸碎这个傲慢而虚妄的梦想,这个他花了多年积蓄买来,却一动不动毫无用处的废物。“让我来教教你!”他高喊着。 但他的手却停住了。 银色的火箭沐浴在月光下。在它后面,隔着一条马路,家里的黄色灯光散发出融融暖意。他远远地听见家里的收音机在播放着音乐。他在原地坐了半个钟头,思绪围绕着火箭和家里的灯光,眼睛时而眯起,时而瞪大。最后,他走下拆解机,朝家里走去,边走边笑。到了房子的后门,他深吸一口气,大喊:“玛丽亚,玛丽亚,开始收拾行李。咱们要去火星了!” “喔!” “啊!” “简直不敢相信!” “你会相信的,会的。” 孩子们在刮着风的旧货场上努力保持着平衡,他们站在熠熠发光的火箭脚下,还没碰到它,就开始兴奋地呼喊起来。 玛丽亚看着自己的丈夫。“你干了些什么呀?”她说,“把钱花在这东西上?它永远也飞不起来。” “它会飞起来的。”他望着火箭回答。 “火箭飞船价值几百万。你有那么多钱?” “它会飞起来的。”他固执地重复着,“好了,你们先进屋去。我还有几个电话要打,还有工作要做。咱们明天出发!别跟别人说,听见了吗?要保守秘密。” 孩子们恋恋不舍地从火箭旁走开了。不一会儿,他看见家里的窗户上露出他们热切的小脸儿。 玛丽亚没有走。“你把这个家毁了,”她埋怨道,“钱都花在了这个——这么个玩意儿上。你该用那笔钱去买设备的。” “你会明白的。”他说。 她一言不发,转身离开了。 “愿上帝帮助我。”他低声说了一句,便开始了工作。 夜里不断有货车送来大大小小的包裹。波多尼面带微笑,花光了银行账户里的钱。他用喷灯和金属剥离器对火箭加以改造,添加了一些部件,拆除了一些部件,既有大刀阔斧的改动,又有不露痕迹的调整。他在火箭空荡荡的发动机房内安装了九台老式汽车发动机,然后将机房焊死,这样就没人能发现他暗中下的功夫了。 黎明时分,他走进厨房。“玛丽亚,”他说,“我想吃早饭。” 她没有作声。 日落时分,他召唤孩子们:“准备好了,咱们出发!”屋里一片寂静,无人回应。 “我把他们锁在壁橱里了。”玛丽亚说。 “你这是什么意思?”他问。 “你们会在这艘火箭上丧命的。”她说,“两千块钱能买到什么样的火箭?只会是次品!” “听我说,玛丽亚。” “它会爆炸的。再说,你又不是飞行员。” “即便如此,我还是能驾驶这艘火箭。我已经把它修好了。” “你已经疯了。”她说。 “壁橱的钥匙呢?” “在我这儿。” 他伸出手:“给我吧。” 她把钥匙交给他。“你会害死他们的。” “不,不会的。” “会的,你一定会。我有预感。” 他站在她面前。“你不跟我们一起去吗?” “我要留在这里。”她回答。 “你会明白的,到时候你就知道了。”他冲她微微一笑。 他打开壁橱的门:“来吧,孩子们,跟我来。” “再见,再见了,妈妈!” 她站在厨房窗口,定定地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沉默着。 来到火箭的舱门外,父亲叮嘱道:“孩子们,咱们即将离家一个星期。然后你们就得回来上学,我也要继续工作。”他依次拉过孩子们的手,“听好了。这艘火箭已经很旧了,只能再飞最后一次,以后都不能再飞了。这将是你们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太空旅行。一定要把眼睛睁得大大的。” “好的,爸爸。” “还有,耳朵和鼻子也要时刻保持敏锐。在火箭上的一点一滴都要用心感受,牢牢记住。这样,等你们回来之后,这次经历足以让你们骄傲地记上一辈子了。” “知道了,爸爸。” 火箭安静得像一只停摆的时钟。密封舱门咻的一声在他们身后关闭了。波多尼用安全带把孩子们固定在橡胶吊床上,看上去像一个个小木乃伊。“准备好了吗?”他大声问。 “准备好了!”孩子们齐声回答。 “发射!”他迅速打开十个开关。火箭轰鸣着一跃而起。孩子们兴奋得一边尖叫一边在吊床上手舞足蹈。 “这是月亮!” 月亮如梦境般从他们身边掠过。流星像烟花一样骤然绽放。在一连串令人目不暇接的景色之中,时间在一点点流逝。孩子们不时地欢呼赞叹着。几小时后,他们被从吊床上放下来,透过舷窗看着外面的世界。“那是地球!”“那是火星!” 火箭沿途撒下粉红的火焰花瓣,时针不停地旋转,孩子们的眼皮慢慢低垂,渐渐合上。终于,他们像沉醉的飞蛾悬在虫茧般的吊床上睡着了。 “很好。”波多尼小声说。只有他还醒着。 他蹑手蹑脚地从驾驶舱走到气密舱门旁,提心吊胆地站了好一会儿。 他按下一个按钮。舱门打开,他走了出来。是走进太空吗?走进涌动着流星和缥缈的亮光的漆黑浪潮?走进飞速的运行和无尽的维度之中? 不。波多尼笑了。 环绕着那艘不断震颤的火箭的,依然是废品旧货栈。 上了挂锁的旧货栈大门,河边寂静的小屋,透着灯光的厨房窗口,破败的景象依然如旧,河水也依然流向同一片海洋。而在旧货栈中央,火箭震动着,低吼着,正在制造一个迷人的幻梦。它摇动,轰鸣,将网床上的孩子们颠荡得仿如落在蛛网上的飞蝇。 玛丽亚站在厨房的窗前。 他微笑着朝她挥挥手。 他看不见她是否也向他招手。也许轻轻地挥了一挥。也许微微地笑了一笑。 太阳升起来了。 波多尼赶忙走回船舱。船舱里悄无声息。孩子们仍在熟睡。他轻松地舒了口气,把自己固定在吊床上,闭上眼睛,心里默祷着。哦,但愿在接下来的六天里,这个幻梦不要有任何差池。但愿整个宇宙向我们展开画卷,红色的火星从飞船下方升起,火星的卫星围绕着它旋转。但愿那卷彩色影片没有任何瑕疵。但愿所有的景物都呈现出三维立体效果,但愿幕后那些用来制造这场幻梦的镜子和银幕不要出问题。但愿时间可以平稳地度过。 他醒了。 红色的火星浮现在飞船近旁。 “爸爸!”孩子们挣扎着要从吊床上下来。 波多尼看着舷窗外的火星,它很完美,没有破绽,他很满意。 第七天的日落时分,火箭停止了震动。 “咱们到家了。”波多尼说。 他们走下火箭,穿过废品旧货栈。他们的血液在欢腾地流淌,脸上焕发着光彩。 “我为你们准备了火腿煎蛋。”玛丽亚在厨房门口迎接他们。 “妈妈,妈妈,你真该跟我们一起去,去看宇宙,去看火星,还有流星和所有的一切!” “是啊。”她回答。 临睡前,孩子们一起来到波多尼面前。“我们想要对您说声谢谢,爸爸。” “这没什么。” “我们会永远记住这次旅行的,爸爸。永远也不会忘记。” 夜已经深了,波多尼睁开眼睛。他感觉到躺在身边的妻子正在看着他。她一动不动地凝视了他很长时间,然后突然凑过来亲吻他的脸颊和额头。“你这是怎么了?”他吓了一跳。 “你是天底下最好的父亲。”她对他耳语。 “为什么这么说?” “我现在明白了,”她说,“我懂了。” 她仰面躺下,握着他的手闭上眼睛。“这趟旅行很愉快吧?”她问。 “是的。”他说。 “也许,”她说,“也许哪天夜里,你可以带着我来一场小小的旅行,怎么样?” “一场小小的旅行,也许可以。”他说。 “谢谢你,”她说,“晚安。” “晚安。”菲奥雷洛? 波多尼说。 \\\\\\\\\\\\\\\" \\\\\\\\\\\\\\\"【编辑推荐】: “在这个荒诞的时代,我们需要科幻。” ★ 当黑夜降临,宇宙幕布开启,欢迎来到科幻大师布拉德伯里的脑内小剧场 ★ 18则“黑镜”式怪诞诗意反转剧 ★ 《华氏451》的大火从这里开始燃烧,《火星编年史》的飞船自此地启航 《图案人》是科幻大师雷?布拉德伯里的经典短篇小说集。以一个全身遍布可以预知未来的文身图案的神秘男子为线索,牵出18则“黑镜”式天马行空的科幻奇妙物语,每一篇都有诗意而奇诡的想象和出人意料的结局。本书曾于1969年被改编为cult电影,同名系列剧集预计将于2022年由《超感猎杀》导演迈克尔?斯特拉辛斯基搬上荧幕。 作为公认的科幻大师,布拉德伯里的作品别具一格:并非硬核科幻,却能洞察人性和科技间最尖锐的矛盾,抵达内心深处的欲望和恐惧。每个故事都像一则寓言,穿梭在科幻与现实、戏谑与严肃之间,悲观而又不乏对人类未来最真诚的期望。那些美丽的奇思妙想,金色的怀旧,偶尔加剧的刺痛,提醒着我们未曾老去的好奇心。 特以此精装典藏版,纪念雷?布拉德伯里。他是科幻界的爱伦?坡,狡黠而热忱的怪老头。天空中有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火星上有向他作品致敬的火山口。他是斯皮尔伯格、史蒂芬金的缪斯。他去世时美国总统亲自致悼词。如今,他离开我们八年了。来看看他笔下的世界,和我们身处的世界,有着怎样可悲又可叹的相似? 在这个荒诞的年代,我们需要科幻。当黑夜降临,宇宙幕布开启,欢迎来到布拉德伯里的脑内小剧场。18集“黑镜”式奇妙反转剧在人体画布上逐一展开浮现,满是绚丽多彩、极具震撼效果的意象和声光气味,任君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