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家(典藏纪念版)(精)/程乃珊小说系列

金融家(典藏纪念版)(精)/程乃珊小说系列
作者: 程乃珊
出版社: 上海文艺
原售价: 55.00
折扣价: 40.15
折扣购买: 金融家(典藏纪念版)(精)/程乃珊小说系列
ISBN: 9787532171262

作者简介

程乃珊,1946年出生于上海。1949年全家迁居香港,50年代中期,又举家返回上海。父母亲都是40年代的大学毕业生,有很好的文学、音乐修养和外语造诣,对她影响颇深。1965年程乃珊从上海教育学院英语专科毕业,任中学教师20年之久。1979年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妈妈教唱的歌》,1982年开始从事专业文学创作。主要代表作有《蓝屋》《穷街》《女儿经》《金融家》等。1991年始穿梭于沪港两地,涉足传媒和纪实写作,着重关注沪港两地文化、经济、民生的差异和渊源,代表作有《双城之恋》《老香港》《上海街情话》等。她还关注上海文化的研究和纪实,先后出版了《上海探戈》《上海LADY》《上海FASHION》《上海罗曼史》《上海先生》等上海系列纪实散文集。

内容简介

一 一九三七年四月一日,正值西俗愚人节。在沪上第一 流的教会女中——育秀女塾园内。 随着阵阵上课钟声,草坪上,一批穿着墨绿色棉绸面 旗袍——育秀校服的女学生,正挟着讲义,三三两两鱼贯 进入位于大草坪东端的阶梯教室内。她们是高三毕业班的 学生,这一节,是她们讨厌的家政课。 育秀这样的上流女校,视家政课与英文同等重要,虽 说它并不属主修课,却为着它似乎更能有助于学生将育秀 的精神和淑女风范带向社会,因此无论是校方还是学生本 人,都不敢轻视这门学科。校方常在社会上请些各界著名 人士来给学生上课。 这节家政课题目为:《常见小儿疾病预防》。谁知是 哪个老太太来念这本经。女孩子们最怕上这种老女医师、 老护士的课,她们口齿既不清爽,讲得又啰嗦,还严厉得 不许下面有一丁点声音,这样的课,简直在受难。 “我们的教务长沈先生目光真远大,已经想到要给我 们上小儿疾病预防了;好像我们一跨出育秀校门,就会忙 着——”一个女学生,怏怏地叹了口气,说了上面一番话 后,就哼起了《结婚进行曲》。她叫朱蓓蓓,虽然与众人 一样一身绿棉绸旗袍,但她那卡得紧紧的腰身、一头及肩 的烫得蓬蓬松松的鬈发,以及那高高耸起的胸部,多了几 分与学生身份不符的媚态和风流。亏得育秀所属是比较活 泼开放的美国教会,否则,早就不能容纳这样的女学生了 。 “不过我看呀,说不定还是朱蓓蓓第一个‘扫哆哆哆 ,扫莱西哆’“扫哆哆哆,扫莱西哆”是《婚礼进行曲》 开头两句。呢!全班就是你的电话和信最忙!”一个长着一 对丹凤眼,却是一点没有古典气韵,俏丽中透着聪慧还带 着几分咄咄逼人的傲气的女孩子祝隽敏,在边上揶揄着她 。 “不要憨了!我才不结婚呢。一结了婚,女人就像离了 柜台的商品,不值铜钿了!我是抱定独身主义的。”朱蓓蓓 扬起双臂,在窄窄的走廊里做了个漂亮的葡萄仙子式的转 身,老练又不失可爱之态。冷不防,手臂甩到一匆匆走过 的穿灰布长衫的老先生脸庞上,差点把他的眼镜给打落了 。 “轻狂!”那老先生匆匆整了整镜架,眼睛看也不敢看 朱蓓蓓那对绷得紧紧的胸脯,加紧了脚步往前走。这时, 另一位女学生抢先走了几步,为他推开前面的玻璃门,一 边轻声说:“走好,徐先生。” 徐先生疼爱地看看她,随后感激地对她点点头:“谢 谢你,席芷霜。”就穿过玻璃门上楼了。几乎同时,走廊 里的女孩子们,爆发出一阵不可抑止的笑声,同时有人拿 腔拿调地学着念道:“余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落 虞渊,寒水凄然……” 这位国文老师徐先生,是育秀园中唯一的穿长衫的先 生,也是唯一的男性先生。他原为青浦一前清举人,也不 知怎样被校方聘来这里教国文。在育秀这班洋小姐中教国 文,想象得出有多艰难无趣,更何况这样一位寒酸的老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