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熟睡习惯

斯坦福熟睡习惯
作者: 西野精治
出版社: 东方
原售价: 59.80
折扣价: 38.30
折扣购买: 斯坦福熟睡习惯
ISBN: 9787520716284

作者简介

西野精治,斯坦福大学医学部精神科教授,斯坦福大学睡眠生物规律研究所(SCNL) 所长。医生、医学博士、日本睡眠学会认定医师。生于1955 年, 籍贯大阪府, 大阪医科大学毕业。1987 年,大阪医科大学研究生四年级在读期间到斯坦福大学精神科睡眠研究所留学,致力于研究突然陷入过度睡眠症状的“嗜睡症”的原因,2000 年查明了嗜睡症的发生机制,2005 年就任SCNL 所长。

内容简介

危险的“睡眠负债” 美国人威廉姆·C. 戴蒙教授使用“睡眠负债(sleep debt)”这个表达方式给反复积累的睡眠不足敲响了警钟。 威廉姆·C. 戴蒙教授是我所在的工作单位——斯坦福大学睡眠生物规律研究所的创始人,已经是超过90 岁的高龄了,依然健在。他是当今睡眠研究领域的领头羊,也是最先发现浅睡眠的芝加哥大学克莱曼研究小组成员之一。他是第一个把快速眼球运动睡眠叫做“REM 睡眠”的人。 “每个人都必须有一定的睡眠时长,如果短于这个时间的话,缺少的睡眠就会堆积。也就是说睡眠负债产生了” 戴蒙教授把这种情况称为“睡眠负债(sleep debt)”,他曾经呼吁大家“睡眠负债堆积,会在大脑和身体里出现各种各样的机能退化现象。睡眠不足是很危险的(见图2-1)。”这是他于20 世纪90 年代就已经提出的观点。 在美国,同日本一样,“睡眠不足(sleep insufficiency)”一词也被普遍使用。那么,睡眠不足和睡眠负债有何区别呢? 换句话说,“手头上的钱一时不够,虽然借了债,但是很快就能偿还”是“不足”,而“接二连三地欠债,欠款不断膨胀堆积,毫无偿还的希望,陷入一筹莫展的境地”则是“负债”。这样比喻,应该很容易理解两者之间的区别了。 随着睡眠不足的堆积和慢性化发展,便导致人们陷入睡眠负债的境地。 以2017 年NHK 的节目报道为契机,“睡眠负债”一词在日本流行,广泛传播开来,然而,从事睡眠研究的人员很早以前就开始使用这个概念了。 但由于“睡眠负债”只是一种比喻性描述,意味着睡眠不足的堆积,并没有对睡眠负债这个现象本身进行定义,也没有赋予其医学上的意义,所以不同的研究人员,对于睡眠负债的认识也有细微差别。 然而,各方面的研究结果都已表明,睡眠不足的堆积会增高各种疾病的患病风险,如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等生活习惯病,抑郁症等精神疾病,以及痴呆症。“必须抑制睡眠负债扩大”在研究人员当中形成高度共识。 为时4 周的睡眠时长实验 戴蒙教授在对睡眠负债进行说明时,会用一个他经常使用的实验结果。那是一个1994 年进行的耗时4 周的睡眠时间测定实验。 该实验请8 位年轻且健康的实验对象每天在同一时间就寝,并让他们想睡多久就睡多久。实验要求他们不管睡不睡得着,都必须保证每天有14 个小时躺在床上。然后调查受试者这4 周之内睡眠时长的变化。(见图2-2) 这个实验的结论说明,即使能随心所欲地想睡多久睡多久,清偿睡眠不足也要花上3 周的时间! 最典型的一位实验对象,实验前的平均睡眠时长为7.5 小时。到底4 星期后他的睡眠时长会如何变化呢? 实验的第一天,在规定必须躺在床上的这14 个小时期间,他有13 个小时在睡觉。 第二天也能睡将近13 个小时。 但是,睡眠时长逐日减少,过了大约一周左右的时候,变为待在床上有4 —5 个小时的时间无法睡着。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直到3 周以后,他的睡眠时间变成了8.2个小时,至此以后再没有减少过。最终,实验结果固定在8.2 小时上。 通过这个实验,便可以判断出该实验对象生理必需的睡眠时间为8.2 小时。 即使是那些身体健康且没有明显睡眠问题的实验参与者,实际上也存在大约40 分钟(实验前平均7.5 个小时—实验后平均8.2个小时) 的睡眠债务。这是在自己都没有察觉的情况下累积的债务。 更不容忽视的是,想要从这大约40 分钟的持续睡眠不足中,恢复到对自己而言最合适的睡眠时间,至少需要3 个星期。 积压的睡眠不足是很难收回来的,所以才容易变成负债。 戴蒙教授在演讲中经常讲述这个实验, 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