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浙江文艺
原售价: 168.00
折扣价: 99.20
折扣购买: 易中天中华史(第4部宋元共4册)
ISBN: 9787533952532
易中天,1947年生于长沙,曾任教于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现居江南某镇,潜心写作“中华史”。在易中天看来,《二十四史》基本上是“帝王家谱”,《资治通鉴》则是可供统治者借鉴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正因为如此,他认为汗牛充栋的各类中华史,大多没有全球视野和现代史观,因此他将在直觉、逻辑和证据的基础上,书写人们“不知道和想知道”的历史。 已出版作品:《易中天文集》(1-16卷),《易中天中华史》(总序、1-12卷)。
闲情与闺情 北宋神宗熙宁年间,也就是王安石变法的那会儿,有位名 叫晏几道的词人与他朝思暮想的女子不期而遇。似梦非梦又惊 又喜之余,他写下了一首著名的《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 尽桃花扇底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 银钰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钮就是灯,读如刚,也读如工。剩把银釭照,就是不断 地、一个劲地举着银灯照了又照,生怕看不清楚,生怕看不 够,生怕看错人。即便如此,也仍然担心是在梦中。 这是怎样的深情厚意! 如此感受我们似曾相识。安史之乱时,杜甫与家人劫后团 圆,不就“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吗?与晏几道久别重逢 的,难道也是战乱中离散的亲人? 不,是曾经邂逅的某位歌女。 已经无法确认歌女的姓名。我们只知道,在初次见面的那 个晚上,词人曾为她开怀痛饮,她也为词人轻歌曼舞通宵达 旦,唱尽了歌诗,而那些曲目是写在扇子背面的。舞低杨柳楼 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就是这个意思。 一夜之欢,竟是终身难忘。 呵呵,这也未免太过钟情。 问题是这种深情在宋词中并不罕见。比如: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 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 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章台路,其实是夜总会的代名词,因为唐代长安歌女和舞 女集中居住的地方就叫章台街。词中“门掩黄昏,无计留春 住”一句,也有红颜易老青春不再的意思。显然,这首词就是 为花街柳巷的青楼女子所写,而且充满同情心。 那么,作者又是谁? 当过副宰相,常以儒家庄重面目示人的欧阳修。 当然,也有人说作者是五代南唐的冯延巳。但是这并无所 谓,冯延巳也当过宰相的。何况欧阳修还为歌女写过别的词 作,比如: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这可真是:时代精神不在马上,而在闺房。 说起来这也是晚唐和五代的传统。实际上,又被称为长短 句的词,几乎从它诞生之目起便以闺情为主旋律。这不仅因为 词在早期原本由歌女传唱,流行于秦楼楚馆,也因为正如《安 史之乱》一卷中所说,中唐以后士大夫的心境已经发生变化, 目光也从外部世界收回到内心。唯其如此,他们对情感的体验 才会变得十分细腻和真切。 那是一些相当感人的故事。比如有位女子明明知道留不住 自己的情郎,即便“留得也应无益”,却又清楚地记得离别之 时他穿的衣服:白纻(同苎,读如住)春衫如雪色,扬州初去 日。是啊,这样一位白衣翩翩美少年,在春光明媚的日子却要 去那莺歌燕舞的扬州,怎不让人伤心欲绝?。 异曲同工的还有另一首: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 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如同记录历史一样以准确的日 子开篇,之前虽然也有杜甫做过(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 吉),但《北征》原本就是反映社情民意的作品,当然郑重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