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批评才能培养出自觉主动的孩子(适用年龄段3-12岁)

不批评才能培养出自觉主动的孩子(适用年龄段3-12岁)
作者: (日)奥田健次|译者:李友敏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24.90
折扣价: 14.80
折扣购买: 不批评才能培养出自觉主动的孩子(适用年龄段3-12岁)
ISBN: 9787550229938

作者简介

奥田健次,日本临床心理专家,专业行为治疗师、临床心理咨询师。现任日本樱花学园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日本家庭出诊型疗法“自闭症儿童的家庭介入型指导(home-based intervention)”的开创者,在全国各地进行家庭援助。提出了ABA应用行为分析疗法,不仅在日本国内深受好评,还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国的诊疗邀请。解决行为问题时严谨的观点、技术以及指导方案令人难以望其项背,受到国内外专家的一致赞许。 先后荣获1999“日本行为疗法学会奖”、2003“日本教育实践学会研究奖励奖”、2008“日本行为分析学会学会奖”,是当今日本最炙手可热的育儿畅销书作家。

内容简介

父母的赞赏和认可,轻松帮孩子养成新的习惯 帮孩子养成收拾房间等日常的生活习惯,看似简 单,实则并不容 易。我想,父母也并非有多发愁,只是常常会被孩子 搞得烦躁不安。 这位妈妈“觉得孩子应该能听懂自己的话”,我想 她一定是在不停 地对孩子说:“要自己收拾一下哦!”不难想象,过 了一会儿,当妈妈 发现孩子还没有收拾时,肯定会说:“啊,又没收拾 !”“这孩子真不 听话!”“为什么不能收拾一下呢?”最终只会一个 劲儿地批评孩子 “赶快收拾一下”。 对此,很多育儿书、育儿杂志和教育评论家大多 会给妈妈们这样的 建议:“帮孩子一起收拾”,或者“不妨准备一个简 便的收纳箱”,等 等。父母帮孩子一同收拾,或者教给孩子一些整理技 巧,可能当场会有 些效果。但我想,这些建议的实际意愿是,孩子要是 能在不断重复的过 程中养成独立的整理习惯就好了。 但是,这种方法也只能是权宜之计,孩子并不会 因此而养成“自己 动手整理物品”的习惯。其实,教孩子养成收拾房间 的习惯是有诀窍 的。 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并尽力“表扬”他 我在育儿指导和咨询过程中遇到过各种类型的孩 子,有时也会帮助 患有自闭症和心理发育障碍的孩子培养自己动手整理 东西的习惯。结果 证明,很多孩子虽然在语言表达上有障碍,却能很快 学会自己收拾东 西——而且是在不批评的情况下。 具体的做法是这样的: 假设有10样东西需要整理,妈妈就要先按照1、2 、3……的顺序依 次进行整理。最初几样东西的整理工作几乎完全由妈 妈来完成,但要将 最后三个,也就是第8、9、10样东西留给孩子,让孩 子体验完成整理 (整理得干干净净)时的快感。这时,妈妈不能只对 孩子说:“我们来 收拾一下好不好?”而是要让孩子坐在需要整理的东 西前,且妈妈要紧 跟其后,一边说“我们来收拾一下好不好?”,一边 和孩子一起将东西 放入收纳箱。 在孩子把最后三样东西整理好后,一定要记住表 扬孩子:“做得真 棒!”“真了不起!”只要是表扬的句子,什么都可 以。总之一定要表 扬孩子。表扬的标准就是要让孩子感到高兴,而并不 是只要“表扬了” 就可以。这就是说,妈妈要仔细观察孩子的表情,看 他是否真的因为妈 妈的表扬而开心。实际上,由于大部分整理工作都是 由妈妈来完成的, 要求较高的妈妈或许不太愿意去表扬孩子,但我希望 妈妈们能够不吝啬 自己的语言使劲儿地表扬,哪怕只是装装样子也可以 。如果是我,我会 发自内心地向孩子表达我的感动和喜悦。 第一步完成后,接下来将孩子要收拾的东西增加 到4个、5个,最终 引导孩子独立完成所有的整理工作。 这个方法的关键在于,虽然大部分东西是由妈妈 来整理的,但孩子 会感觉到是他自己完成的。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孩子 能够感受到“自己 动手整理东西能让妈妈高兴”,于是他自己也会感到 高兴,并逐渐养成 独立动手收拾房间的习惯。 有的学者单从理论层面出发,批判这种做法,说 孩子只是“为了得 到夸奖而并非真正喜欢”。其实这些人并不了解孩子 。妈妈们,放心 吧,即使刚开始是看似夸张的称赞和表扬,久而久之 ,孩子肯定能感受 到自己动手整理东西的乐趣。 批评不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但是,育儿过程中遇到困难前来咨询的妈妈们并 没有这样去做。她 们想让孩子独立完成所有的整理工作,于是便让孩子 从第1件物品开始 收拾。然后耐心地等孩子去收拾第2件、第3件……患 有自闭症的孩子可 能不一会儿便开始发呆了,或者干脆拿着本该收拾起 来的玩具玩起来, 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去好好整理。其实仔细观察一下 ,即便是正常的孩 子,有时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形。 孩子不愿意继续整理,于是,妈妈一着急便会批 评孩子。孩子“为 了不让妈妈批评自己只好继续收拾”,觉得“整理物 品一点儿都不好 玩”,就开始讨厌收拾房间。这样一来,孩子更加不 愿意去整理,而且 情绪也会变得很糟糕,妈妈也会因此而更加焦急。 试想一下,如果妈妈一直用半带批评的语气命令 孩子:“赶快收拾 一下!”“还有那边!”“这边也有!”“怎么还没 整理好?!”孩子 肯定觉得讨厌极了。这种做法,就算是大人也会觉得 不舒服。 但反过来,当人受到表扬的时候,就会想:“要 不试一下?”所以 说,表扬能改变人的行为。对教育孩子来说,表扬是 一个非常重要的因 素。 即使孩子没做到最完美, 也可以夸他“努力尝试”和“有进步” 当然,收拾房间以外的事情也是同样的道理,比 如训练孩子上厕 所。为了帮孩子养成独立上厕所的习惯,妈妈会对孩 子说:“想撒尿的时 候记得要跟妈妈说哟。”“因为没脱裤子才会把裤子 弄湿的哦。”但孩子 不可能一次全部记住妈妈的话,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往 往会比较艰难。 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办才好呢?记住: 要做到“只表扬,不批评”。 因为,帮孩子培养新习惯不需要“批评”。 即使孩子说得有些晚,没来得及进厕所,但只要 孩子说了“我想尿 尿”并拉着妈妈的手要去厕所,你就可以表扬他说: “知道要告诉妈妈 了呀,真棒!”孩子想要尝试自己脱掉裤子,即使脱 到一半就憋不住 了,也要表扬他说:“真了不起!都会自己脱裤子了 呢!”妈妈们就应 该以这种方式去肯定孩子的全部。 这样,孩子会发现,即使没做好,妈妈也不会批 评自己,于是便会 喜欢去上厕所。慢慢地,孩子便会逐渐知道什么时候 该说“要尿尿”, 而且也能学会自己脱裤子。 如果你想引导孩子尝试新的行为,“肯定”和“ 表扬”是最好的办 法。当你想教给孩子新的东西,或者想让他尝试新的 事物时,请记住不 要批评孩子。 P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