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浙江人美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52.00
折扣购买: 江南词典(精)
ISBN: 9787534057779
邹汉明,**诗人,1966年生于浙江桐乡。曾在《诗刊》、《诗神》等刊物发表组诗,创作以诗歌为主,兼及散文和评论。著有诗集《远方,光线飞去》《在光线上奔跑》等,以及《江南词典》《少年游》等散文集。曾获“诗神杯”全国诗歌一等奖。系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嘉兴报社。
蚌 ◎这一年的夏天,少年去白马塘不单单为了游泳 ,还带着一个响**的理由——摸河蚌。 夏天一到,顽皮少年的**基本上要在河水里度 过。就像冬天依赖火一样,赤*炎炎的盛夏,七八岁 、十来岁的少年特别喜爱水,对水有一股骨子里来的 亲近感。少年心气大,位于塔鱼浜北面的小河严家浜 兜里的细水,那些*脚,根本就不会留意在他的眼睛 里。记得七岁那年,在南埭木桥头的河浜里,他抱住 一根粗壮的门闩,扑入深不可测的河水,开始了平生 **次游泳。经过一番生死挣扎(差点淹死)之后, 少年无师自通,竟然一下子就学会了游泳。随即,即 使游长长一段水路,也不需要门闩了。光着身子悠游 在清澈的水面,这无物依托的身体,无挂碍的自由境 界,感觉真是好极了。后来,跟着比他年龄稍大的同 伴,胳膊里挽着一只提水用的木桶,光脚走向塔鱼浜 西边两三里路远的白马塘。一路上,尘埃落定,万籁 俱静,桑叶、玉米棒子、烟片、向*葵等庄稼被严厉 的老太阳烤得全都低下了头。老蝉那天似乎也害怕太 阳,很知趣地停止了唠叨。道路发烫,几乎落不得脚 掌。那次,因烫脚而快步疾走到几乎蹦跳的赶路,他 一辈子都记得。走过伍启桥,就来到了一条离家乡* 近的大河——白马塘。这白马塘,南通京杭大运河, 经石门,通杭州;北达乌镇,过车溪,入烂溪塘…… 冗长得很哩。而耳朵边,时常地,会传来乌镇至石门 的大轮船“突突突”经过的响声。这一年的夏天,少 年去白马塘不单单为了游泳,还带着一个响**的理 由——摸河蚌。白马塘河大,塘河里的河蚌理所当然 比严家浜里的河蚌不仅来得大,还多。少年到达那里 的时候,总会遇到同村人。看到他们浮在水面上,河 心蹭出一颗颗小小的头颅。他们,一边用土语沟通, 一边用脚尖试探着、搜索着河底可能出现的河蚌。他 也照样跳入水中,毫不犹豫。浑浊的水面上,随即多 出一个脑袋,以及一只等待着装满河蚌的木桶。过一 歇歇,空空的木桶因河水的流淌而漂离身边。赶紧游 过去,重新将它拉回来。起初,塘岸边的河蚌很多, 没过多久,就给人家摸光了。再后来,想摸到较大的 河蚌,就非得游到河中央不可了。白马塘的中央,少 年的双脚是够不到底的,只能——用他们村子里的方 言,就是“打没头团”(即扎猛子)——眼睛紧闭着 ,身体倒栽,垂直下沉到河底,双手快速地掠过河底 淤泥。就在这一口气的时间里,有时还真会摸到一只 巨大的河蚌,黑色,黄色,或褐色,有着很硬的蚌壳 ,不小心,还会将少年的手指牢牢地夹住。待在河底 的那几十秒钟,只听得自己的心跳和满脑子的幻想, 充耳不闻外界的声息,仿佛整个世界被一条厚厚的水 被挡在了外面。这样的感觉,真是美妙之极。双手捏 着大河蚌,脚底一蹬,身子笔直,瞬间蹿出水面,高 高举起大河蚌,兴兴轰轰将摸到的喜悦放入木桶。当 然,不是每次“打没头团”,都有这样一个好运道。 人在水底,不能开眼视物,动作总带有一点盲目性。 有时会连带着淤泥摸上一块扁圆的石头。无可奈何的 事总常有的。还有,感觉一只大河蚌快到手了,可是 ,一口气实在憋不过来,只好悻悻然浮出水面。换口 气,继续“打没头团”,下到水底,可是摸来摸去, 再也摸不到原先的那只大河蚌了。河蚌越摸越少,有 一次,少年从伍启桥口一直摸到民兴陈家桥,实足有 五里路远呢……总算将随带的木桶给装满了。上岸, 提着一提桶河蚌,踏上发烫的机耕路,回到塔鱼浜, 将大大小小的蚌倒入一只大脚桶。这些河蚌,少年满 怀**地剖了满满一脸盆蚌肉。其实,少年根本不喜 欢吃蚌肉。蚌肉腥气,嚼起来像咬老破絮,他们家都 不喜欢吃,也实在呒啥吃头。那年月,塔鱼浜的少年 去白马塘摸河蚌,多半和时下城里少年K歌一样,赶 赶潮流,图一个实实在在的快活,如此而已。不过, 一代人和另一代人,对快活的定义和理解终究不一样 的,但对于快活的感觉,谁又能说不一样呢? P9-11
《江南词典》是不可多得的细细描述江南生活的散文集。那些在记忆中鲜活,又在现实中消逝着的江南,被书中精心提炼的细腻文字解释,向大家展现了一个作为名词的江南,一个基于主观,有血有肉又有呼吸的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