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当代世界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8.80
折扣购买: 史记故事全知道
ISBN: 9787509005392
五帝本纪 导读 《五帝本纪》记载的是远古传说中相继为帝的五个部落首领——黄帝 、颛顼、帝喾、尧、舜的事迹,同时也记录了当时部落之间频繁的战争, 部落联盟首领实行禅让,远古初民战猛兽、治洪水、开良田、种嘉谷、观 测天文、推算历法、谱制音乐舞蹈等多方面的情况。这些虽为传说,但有 些记载亦属言之有征,为我们了解和研究远古社会提供了某些线索或信息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就是从这远古的传说开始的,黄帝和炎帝 两个部落的联合,战争,最后融为一体,在黄河流域定居繁衍,从而构成 了华夏族的主干,创造了我国远古时代的灿烂文化。 司马迁将黄帝以下的古代帝王、中原诸国以及周边的匈奴、东越、南 越等都说成是黄帝的子孙,列出清晰的谱系,这就一方面为中国人确定了 “始祖”,同时又确定了华夏与周边诸族都是黄帝的子孙,都是同胞兄弟 。这种说法的影响非常重大,有利于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巩固。 尧舜禅让 帝尧就是放勋,他的仁德像天一样广大,他的智慧像神一样渊深。人 们趋附他就像趋附太阳,期盼他就如期盼祥云。他富而不骄,贵而不傲。 他头戴黄色的帽子,身穿黑色衣服。乘坐着红色的车子,驾着白色的马。 他首先提高个人的德操,把自己的宗族团结起来,宗族团结之后,遂进一 步明确百官的职责。待至百官的政绩卓著后,天下万邦就无不融洽和睦了 。 帝尧在位七十年而得到了舜。再过二十年,帝尧退居二线,让舜代行 天子的职务,把舜举荐给上天。尧帝退居二线二十八年后去世,百姓非常 悲哀,就像死了父母亲。尧死后的三年里,人们停止奏乐娱乐,以表示对 尧的哀思。尧知道自己的儿子丹朱不成器,不能把天下交给他,于是把帝 位传给了舜。把帝位传给舜,天下人都将得到好处,只有丹朱一个人不乐 意;如果把帝位传给丹朱,则天下人都将吃苦,只有丹朱一个人将得利。 尧说:“无论如何,不能让天下人受苦,而让丹朱一个人得利!”于是毅 然把帝位传给了舜。 尧去世,舜为尧服丧三年期满后,把帝位让给丹朱,自己躲到南河以 南。可是朝见天子的诸侯不找丹朱而找舜,争讼告状的人不找丹朱而找到 舜,唱歌的不赞美丹朱而赞美舜。舜说:“看来这是天意。”这以后,舜 才回到都城登上天子之位。这就是虞舜。 虞舜是冀州人,曾在历山种过田,在雷泽打过鱼,在黄河边上烧制过 陶器,在寿丘制造过各种工具,在负夏做过生意。舜的父亲瞽叟愚顽,母 亲泼悍,弟弟象骄纵,他们都想杀害舜。舜很恭顺,不失为子之道,对弟 弟很慈爱。即使他们想杀他,也无从下手;如果有事找他,他又常常在身 边。 舜二十岁就以孝顺闻名于世。到三十岁时,尧询问可以重用的人,四 方诸侯都推荐舜,说他可以重用。于是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他,以考察他如 何治家。又让九个儿子与他相处,以考查他的待人接物。舜住在妫水与黄 河的汇合处,在家里的表现愈益谨慎。尧的两个女儿也不敢因出身的高贵 而傲视舜的亲戚,都很懂得做媳妇的规矩,尧的九个儿子也越来越诚实厚 道。舜在历山种地,历山的种田人因受感化都能互相谦让,在田界处让对 方多占有土地;舜到雷泽打鱼,雷泽的渔人受感化都能互相推让居住的地 方;舜在黄河之滨烧制陶器,黄河边出产的陶器从此不再粗制滥造。他住 的地方,一年就成了村落,两年就成了市镇,三年就成了都城。于是帝尧 便试着让舜主管礼教,担任各种职务,舜都做得很好。 舜二十岁以孝顺闻名,三十岁尧委以重任,五十岁代尧行天子职权。 五十八岁时尧去世,六十一岁登上帝位。舜在位的第三十九年到南方视察 ,死在了苍梧的郊野。葬在长江以南的九嶷山,地处于零陵郡。 知识链接 古代的禅让 司马迁将尧舜禅让的事载于《史记》,但那只是传说。中国历史上有 文字记载的禅让故事,最早的就是汉魏禅让。从那以后,禅让逐渐成了一 种制度,并有了相对固定的禅让仪式。 综观汉魏的禅让,曹氏父子以魏代汉的全过程大致如下:一、曹操受 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并可剑履上殿;二、策命为魏公,加九锡;三、 进号为魏王;四、使用皇帝的全副仪仗;五、大造舆论,制造种种魏将代 汉的谶纬和祥瑞,以预示此乃天意;六、百官劝进,献帝下第一道禅让诏 书,曹丕坚决辞让,于是百官再劝进,献帝再下第二道诏书,曹丕再坚辞 ,如是者三;七、百官第四次敦劝固请,献帝下第四道禅位册文,以明“ 天命不可拒,民望不可违”,于是曹丕不再坚持,选定吉日,准备登坛受 命;八、在受禅坛告天禅让,完成改朝换代的仪式,正式登基做皇帝。 以上便是汉魏禅让仪式的全过程。从时间上讲,前后长达八年之久。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的禅让仪式,以后的历朝历代都是仿效这个汉 魏故事的,只是时间上没有那么长,过程上也相对简化了些而已。现简述 如下: 汉魏禅让四十五年之后,曹丕的侄孙魏元帝曹奂禅位于晋武帝司马炎 ,“如汉魏故事”。 东晋的末代皇帝晋恭帝司马德文,在位不过两年,就禅位于南朝宋武 帝刘裕了。 南朝宋顺帝刘准禅位于齐高帝萧道成,齐和帝萧宝融禅位于梁武帝萧 衍,梁敬帝萧方智禅位于陈武帝陈霸先。 北朝由北魏统一北方后,不久分裂为东西魏,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禅北 齐文宣帝高洋,西魏恭帝拓跋廓禅北周闵帝宇文觉。北周灭齐统一北方后 ,北周静帝宇文衍又禅位于隋文帝杨坚。 隋统一南北后,不过二世,又禅位于唐。大唐之夺取天下,在形式上 也是由隋恭帝禅位于唐高祖李渊的。 大唐三百年,至唐哀帝时又禅位于后梁太祖朱晃。五代中的后唐、后 晋、后汉三代未经禅让,然至后汉隐帝刘承佑时又禅位于后周太祖郭威。 后周恭帝柴宗训又禅位于宋太祖赵匡胤。 中国历史上的禅让故事,其实都是一些篡位的故事。面子上谦恭礼让 ,骨子里却是刀光剑影的。汉献帝禅位后被封为山阳公,十四年后寿终, 得以天子礼安葬。禅位于司马炎的曹奂也是比较幸运的,当了三十七年的 陈留王,也得以善终。其他禅位君主的命运就比较惨了。如东晋的司马德 文,在禅位的第二年即为刘裕所杀害,刘裕开了杀让位君王的恶例。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