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新星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42.00
折扣购买: 我能做医生吗
ISBN: 9787513349680
编著者: 廖偌熙 得到图书专职作者。 受访医生: 胡大一 著名心血管疾病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家和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研究所所长,中国控烟协会会长,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肺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医学部心内科学系主任。 何方方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教授,北京协和医院生殖中心创始人,何方方生殖医学工作室创始人,曾任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第二、三、四届常委,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临床学组第一届常务副组长,北京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 张凯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癫痫外科病区主任。在国内率先开展影像后处理技术,率先开展激光间质热疗治疗癫痫,作为负责人承担多项国家级课题,参与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马长生 北京安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主任,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顾晋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美国外科学院会员,法国国家外科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华医学会肿瘤学会(第九届)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前主任委员。
医生这个职业值得从事吗 ·何方方 医生这个职业堪称“围城”,“城”外的人觉得医生工作稳定,也很体面,是大部分人的最佳职业选择,但“城”里的人清楚,医生的培养周期长、工作强度大、压力大。所以很多正埋头苦读的医学生,或者已在临床经历过锤炼的医生调侃道:“当初满怀学医的理想和热情,是因为还不懂成年人的辛苦。” 既然医生的现实处境如此艰难,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能坚持下去,甚至有很多人当了一辈子医生?在我看来,这是因为医生这个职业带给我们的价值和意义,远超它的辛苦。 我刚进协和妇产科工作时,有位产妇突然在夜里出血。产后出血很正常,可她的血却一直止不住,人已经神志不清了。我当即判断她得的是羊水栓塞症。这个病的死亡率极高,且往往是突发性的,一旦发生就非常凶险。 科主任负责总指挥,我带着底下的低年资医生开始给患者清宫、塞纱布、输血。也就一小会儿,患者就输了一万多毫升的血,几乎相当于人体总血量的三倍。血库的人给我打电话:“何大夫,人还能救活吗?我们这儿没血了啊。”我冲着电话吼:“无论如何都得救,没血了就去血站取。”最后,全院十几个科室的人参与了抢救,忙了将近一个晚上。在我们的努力下,她终于活下来了。 我们治病救人,救的不只是患者一个人,还有她身后的众多家人。如果那天没有把她抢救回来,她的孩子会失去妈妈,丈夫会失去妻子,父母会失去女儿,公婆会失去儿媳,朋友会失去挚友……只有她活下来,每个人寄托在她身上的爱才能延续。 因此我常常感叹,何其有幸,能成为医生,能为患者带去“活下去”的希望,能给众多家庭带去幸福。 我有一位患者,从37岁到40岁一直在其他生殖中心做试管婴儿,但是都失败了。最后,她找到我这里来。一看她的情况,我备感压力,因为难度太高了。 试管婴儿手术本身就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再加上这位患者不仅年龄偏大、卵泡质量不好,子宫内膜情况也不好,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在这位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中,我几乎每天都在思考和分析,到底怎么用药合适,怎么改进合适。第一次给她取卵取了十几个,没有成功;第二次也取了十几个,移了四次胚胎,仍然没有成功;到了第三次,她终于怀上了。为了保证效果,我们一直观察到她怀孕四个月,确保没有任何问题了,才让她从我们这里离开。最后,她顺利生了个女儿。 这样的挑战在医生的工作中很常见。当其他职业可能因为重复性工作而感到疲乏、遭遇瓶颈时,医生却不会有这方面的困扰。 成为医生,就相当于端起了真正的“铁饭碗”。这里的“铁饭碗”指的不是公立医院的编制,而是指医生这份职业本身的特殊性—— 有一次我们医院组织医生出国开学术会议,在飞机上,空姐突然喊:“有人晕倒了,有没有医生?”当时我们二十多位医生全站了起来,空姐顿时没那么紧张了。 大家开玩笑说,北京的东单是最安全的地方,因为协和医院就在东单。很多次,有人在那里突发心肌梗死,都被路过的协和医生紧急抢救后送到了医院。 当其他职业的人担心会不会被时代淘汰,会不会离开某个特定的城市就失去价值时,我们医生没有这方面的担心。 我们这一行还不受年龄限制,越老越值钱。可能你会问,医生难道没有黄金年龄吗?过去的确有。比如做手术,对手术医生眼睛的敏锐度和手的稳定度要求非常高,手术医生从业的黄金年龄在40到60岁。现在,随着科技发展,手术的很多基础工作已经交给机器完成,因此对年龄就基本没什么限制了。 而且,医生即使年龄大了做不了手术,也不意味着就“失业”了,他依然可以为患者看病。并且,年龄大的医生具备远超年轻医生的经验,树立起了良好的业界口碑,这正是大家愿意找老大夫看病的原因。比如我自己,退休后还照常出诊。 我已经从业四十多年了,很多人问我,明明可以在家陪孙子玩了,为什么还要工作?我的答案是,我仍觉得自己被需要,我仍想在我的有生之年,多帮一个是一个。在我们这个行业里,有太多“一日为医,一生为医”的人,大家都是怀着这样的想法,无畏年龄、无畏时代变化地在工作。 写给当代人的职业选择指南 该入哪一行 高手来帮忙 知名专家胡大一 何方方 张凯 马长生 顾晋 手把手教你报志愿、找工作、换赛道、入行 你关心的所有职业问题 只需三小时 就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