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梦镜中人

诡梦镜中人
作者: 刘少言
出版社: 江苏文艺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19.00
折扣购买: 诡梦镜中人
ISBN: 9787539998466

作者简介

刘少言,天涯舞文弄墨版主,闲时好研家传古籍,略识《易经》。天涯社区18周年人物盛典文学分区网络红人冠军。其著作《原谅我荒唐过往》获网易云阅读首届原创大赛二等奖,《平安扣》获凤凰网首届原创文学大赛三等奖。短篇小说散见于《青年作家》等文学刊物。

内容简介

第一章 镜中人 甲 陈安妮颤抖着摸过床头柜上的遥控器,狠狠地按 下房间电灯的开关,虽然灯光照亮了每个角落,她还 是紧闭着双眼,不敢睁开。 深呼吸。 电灯发出的柔和白光,像充电一般缓缓地给了她 睁眼的勇气,她徐徐地睁开双眼,将睡衣裹在身上, 从卧室颤抖着走到客厅。 从饮水机里流出的凉水,被倒在她同样冰凉的掌 心,又拍打在已面无血色的脸上。 水散乱地溅开,落在她脚下的实木地板上,也溅 湿了她身上的真丝睡衣。水在睡衣表面濡开成云朵般 的样子,贴在她的小腹上。一丝凉意从小腹升了起来 。她直起身子,下意识地扯了扯睡衣,深深吸了口气 。 一股百合花的幽香袭入她心肺。她笑了,笑自己 ,却又有些无奈。目光落在她刚才盛水的水杯上,上 面印着的李小龙,正对着她摆出那个全世界都熟悉的 招牌动作。 她冲着水杯一声龙吼的同时,摆出了李小龙的招 牌动作,于是,变回了原来的陈安妮。女人天生是容 易恐惧的动物,却也是最善变的。刚才还因为洗漱池 墙壁上的镜子而不敢进卫生间的陈安妮,满血复活了 。 “如果下一次还是这个梦,我一定要问问镜子里 的那个人,她到底是谁!”陈安妮小声呢喃着。 人对于噩梦的恐惧,在梦与醒之间最为强烈。因 为此时,我们甚至无法分辨自己是在梦里还是现实中 。当人的意识觉察到那仅仅是梦时,大多数人便会释 怀。恐惧、痛苦、悲伤甚至饥饿,若不是亲历便无法 体味其真正滋味。你有多痛,或是多苦,又或是多惨 、多怕,那些感觉始终是你自己的,无法传递给别人 。正如别人把他的噩梦讲给你时,无论他如何绘声绘 色、声情并茂,你都无法感受到他在梦中所遭遇的恐 惧。 陈安妮拿着抹布,一边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擦拭 着地板上的水珠,一边回想刚才那个噩梦中的细节, 突然意识到,这次的噩梦和前几天的似乎一模一样。 ’ 为什么又是这个梦?这已经是第三次了。 镜子里的人是谁?她想告诉我什么?…… 一大堆问题涌了出来,无解地堵在胸口。 “或许,在梦里我漏掉了什么?”陈安妮手里的 抹布被攥紧,水再次落在地板上晕开…… 她缓缓眯起双眼,梦里的情景又再次浮现了出来 。 陈安妮看见自己赤裸着双脚站在屋前的空地上。 透过她的双眼,穿过葱郁的竹林,不远处便是一 片稻田。金黄色的稻子犹如黄金铺就的海洋,正乘着 风撒欢,金色的波浪翻滚着直逼干净如水晶般的蓝天 。几只不知名的鸟穿梭在竹林间的梧桐树上叽喳着。 身后的屋子里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安妮,快 进来,等会有客人来。你不好好梳个头吗?” 她应声转身朝屋子走去。脚底传来隐隐的疼痛, 那是脚踩在泥里砂砾上的感觉。 这是一栋陌生又熟悉的老房子,陌生是因为已经 清醒的她确定自己从未到过这里,熟悉是因为这栋房 子已经在她的梦中出现了三次。 老房子看上去已经经历了至少上百年的风雨。 白色的外墙显得有些破败,夹杂着剥落后的青灰 与水浸后的灰黄;青黑色的屋檐、瓦片与砖花小窗, 倒是有着说不出的清爽;檐口飞翘处似乎是石雕的某 种小兽;两根笔直的木柱隐约还看得出曾经是红漆染 就的,稳稳地落在篮球大小的的圆石上,圆石上的花 纹同样也是模糊不清无法辨认;半开着的木门不知是 因为昏暗还是老旧早已看不出颜色,唯有高高的门槛 很是突兀的立在门前。 她熟练地跨过门槛,却在不经意间碰到了门。木 门发出一声绵长得有些刺耳的“吱呀”声。屋子里的 女人,和她年纪相仿,是她从未见过的模样。 阳光从称不上是窗户的窗户里漏进来,浑浑地洒 在房间里。 屋里的女人剪着短发,穿着一身红色真丝旗袍。 旗袍上似乎绣着朵朵黑色的花。女人微笑着对陈安妮 说,赶紧吧,再不梳头就真没时间了。 女人一边说着一边亲密地拍了拍她肩膀,示意她 在自己前面的梳妆台前坐下。或者这只能算是简易梳 妆台,在她眼中不过是一张有镜子靠着墙壁的旧木台 而已。安妮拿起女人备在台子上的木梳,拢过自己的 长发,轻轻地散开。木梳一遍遍划过每根秀发,直到 它们变得顺滑如丝。她把头发捋在脑后,并未急着将 它们编起或是盘好,就那么随性垂坠着,然后开始专 心致志地收拾缠在梳齿间的发丝。她收拾得非常缓慢 ,仿佛是怕扯断缠绕在梳子上的头发。过了好一阵, 她终于扯出缠绕在梳齿间的长发。阳光从窗户斜射在 发丝上,发丝溶进了金色的阳光,若有若无,像极了 金丝。她将头发再次整理好,抬头望向镜子准备将它 们扎起,却被眼前的景象钉在原处。 镜子里不是她! 不是刚才安静梳头的她,也不是此刻杲若木鸡的 她。 镜子里是一位满脸疤痕的女子,狰狞而恐怖的脸 上镶着的那双眼睛,射出满是怨恨、冰冷的光。那光 犹如一道带血的闪电击中镜外的陈安妮,她不禁打了 个寒战,从毛骨悚然的梦境里猝然惊醒。 地板已被擦拭干净,噩梦的恐惧也随着地上的水 痕消逝。 陈安妮蜷着双腿、背靠沙发,眼睛盯着手中刚晃 动过的高脚红酒杯。挂在杯壁的红酒,以极其缓慢的 速度下滑。在第二次梦到这个噩梦之后,陈安妮就觉 得这不是一个普通的重复。清醒时的自己,摆脱了梦 中的恐惧,她的心理学专业知识便开始试图理性的分 析梦中的细节。她一再提醒自己,如果自己再次入梦 ,要尽量克制住自己内心的恐惧保持镇定,最好能试 着跟镜子里的女人对话,或许梦会就此解开。 第三次,她又进入这个重复的梦境,却还是没能 完成和镜中人对话的想法。那眼神的穿透力太强,强 到竟无法反抗。 梦的起初是那么的温暖、宁静,使得身心完全放 松并沉醉于那祥和、美好之中。在这样美好的情境之 中,忽然被那么诡异的镜中人击碎,强烈的反差将最 后的恐惧无限放大,就算是有着心理学博士头衔的陈 安妮都无法将心境控制自如。 我们大概都有类似的经历:当我们正沉浸于自我 的世界之中,哪怕是他人轻柔的呼唤,或是在肩膀上 轻轻的一拍,都能产生吓到惊魂的效果。 而这个梦最让陈安妮困惑的是:梦中所见的所有 事物,都是她不曾遇见过的。如果构成这个梦的所有 细节都不是已经存在的记忆碎片,那么这些细节从何 而来?在梦里,她唯一熟悉的,便是自己。可是到最 后镜子里映现的自己又不是自己。作为拥有美国知名 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已治疗过上百个心理疾病患者 的她,实在是百思不得其解。 这似乎不符合弗洛伊德梦的理论! 她生于美国、长于美国,回到故乡——上海也只 不过不到半年,而且这半年间,她并未有离开上海, 也没有去其他城市旅行的计划。她希望工作能尽快地 步入正轨,好不让父母看到自己灰头土脸回到美国的 结局。 陈安妮抿了口红酒,让熟悉的单宁在舌尖滚动。 酒滑入喉咙的同时,她放下手中的高脚杯,拿起 手边的记事本在上面写道:那个女人第三次出现在梦 里时,穿在她身上的旗袍比第二次多了花朵。不过, 并未看清那究竟是什么花。 P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