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0.80
折扣购买: 艺术人类学译丛(第二辑) 异体:表演、艺术与象征人类学
ISBN: 9787559847638
A.大卫·纳皮尔,担任伦敦大学医学人类学教授,佛蒙特州明德学院艺术人类学教授,人文生态学生会董事。代表作有《当今世界人类学的生死观》《复归:对现代主义之后所面临挑战的认知》《古代世界中的面具与形而上学:人类学的视角》等。 牛忠光,江汉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副教授,主要从事美国社会文化研究、国际移民研究、文化翻译研究。 张嘉馨,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博士,清华大学公共政策博士后,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所访问学者(2018-2019)。现为中国社科院边疆所助理研究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海峡两岸岩画比较研究与文化认同”。
《异体:表演、艺术与象征人类学》是一本从想象与象征的关系角度出发,剖析图像,焦聚文化,解读社会情感和社会心理的艺术人类学著作。 在当代西方艺术的视角里,原始艺术往往被看作是神秘的,正如一些粗麻布匹被当作艺术品陈列在艺术展厅里那样令人费解,人们不禁发出难道艺术就等同于讳莫如深的感叹。《异体:表演、艺术与象征人类学》试图消解这些疑惑,揭示出原始的艺术(异体)与西方当代艺术(我者)的关联。多贡人在编织布衫时,把对山川与田野的理解编织进服饰中,从而创造出具有艺术美的棋格状布衫。多贡妇女的这一创作无意中印证了“大自然不是外来的,人类是大自然的真实组成部分”的观点,这与杰克逊· 波洛克创作《秋天的韵律》的思路别无二致,与圣彼得大教堂的设计需要向人类的子宫借鉴一样——艺术往往诞生于与外来事物的关联中。本书即以这样一种研究方式,从不同民族、不同时段的艺术创作出发,探讨了艺术在社会发展中的文化功能和民族记忆。 本书中文版的引进为国内人类学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佐料。同时,本书也能满足艺术爱好者和社会科学读者对文化、艺术、人类学的猎奇与嗜求。这会是一场在古希腊、古罗马、霍尔特《太阳隧道》里肆意遨游的探索之旅,阅读者们终将在异体之中寻获自我与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