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海豚
原售价: 26.80
折扣价: 13.40
折扣购买: ao鹅注音版 小萝卜头
ISBN: 9787511065247
李林樱,原名李弘。四川成都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新闻学专业。著有长篇报告文学《贫困的呐喊》、《山风浩荡》、《救救我们的孩子》等400余万字。曾获全国改革报刊作品评比一等奖、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等多个奖项。
"我的阅读计划 /?001 爸爸打鬼子去了 / 003 爸爸被捕了?/ 009 地狱——炼狱?/ 015 整个“义斋”都伸出了手?/ 018 可爱的“小萝卜头” / 021 蚂蚁、麻雀、牵牛花?/?025 年轻的小萍阿姨?/ 028 先忧后乐?/ 032 永远的分离?/ 035 世界呀,多么美?/ 041 狰狞的“渣滓洞” / 046 倔强的蒲小路?/ 052 小路哥哥真行?/ 059 智斗“猫头鹰” / 063 停水和送水?/ 069 新年联欢会?/ 075 再见了,小路哥哥?/ 079 “活棺材”白公馆?/ 082 鲜红的石榴花?/ 085 插上知识的翅膀?/ 089 跟黄伯伯读书?/?092 小小联络员?/ 095 妈妈病了?/ 099 《挺进报》 / 103 五星红旗在飘扬?/ 106 在黑暗的隧道里?/ 110 重返贵阳?/ 113 和爸爸在一起?/ 116 长大了,建设新中国?/ 120 飞向太阳?/ 123 本书归纳与整理 /?130 我的专属阅读报告 /?132 识字表 /?134 词语表 /?136 MULU 阅读 有规划 阅读 有方法 1?本书的阅读量:20 000字 2?每日阅读时长:25分钟 3?本书阅读天数:8天 4?主题词:爱国、勇敢、机智 1?遇到不懂的字词,要及时查阅工具书帮助自己理解。 2?书中有很多精彩的人物描写,阅读时,可以用画线的方式将其标出来,仔细体会这些描写的妙处。 3?边读边梳理小萝卜头去过的地方,并试着绘制整本书的故事脉络图。 一个可爱的婴儿被关进了监狱,由于长期营养不良,他长成了头大身小的“小萝卜头”。年幼的小萝卜头在监狱中开启了一段苦难的生活。在开始阅读前,让我们先来制定一个科学的阅读规划。 在阅读的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一些小困难,这时千万不要着急,这里有三个阅读小技巧分享给你。 我的阅读计划 阅读 有思考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小萝卜头在监狱中的生活,感受那段特殊岁月里的苦难与温情吧!阅读过程中,别忘了做好记录。 阅读耐力记录表 请认真记录你的每日阅读时长,养成阅读好习惯 本书阅读记录 开始时间:?年?月?日 结束时间:?年?月?日 表格 说明 该表格横向是日期,纵向是每天不间断的阅读时长,记录时每天在相应的格子里画个圈。读完本书之后,把所有的圈连起来,形成一条曲线,仔细观察这条曲线,看看自己的阅读耐力是否有所增强。 60分钟 55分钟 50分钟 45分钟 40分钟 35分钟 30分钟 25分钟 20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5分钟 第 1 天 第 2 天 第 3 天 第 4 天 第 5 天 第 6 天 第 7 天 第 8 天 1?小萝卜头是谁?他为什么被叫作“小萝卜头”? 2?小萝卜头因为什么进了监狱? 3?小萝卜头到过哪几所监狱?在监狱里他遇到了哪些人? 浏览本书的封面和目录,你产生了哪些疑惑?请带着下面的问题走进本书。 ?爸爸打鬼子去了? 1941年秋,西北军事要地西安附近的蒲阳村,满目荒?凉。 当时的蒲阳村,和别的地方一样,一片萧条和破败的战乱景象。一个满身尘土、背着孩子的年轻妈妈,疲惫地在蒲阳村一个农家小院门口席地坐下。她脚上没有鞋,只裹着几层破布,脚已经磨破了。背上的孩子在嘶哑地哭,妈妈慌忙把孩子解下来,搂到怀里,把干瘪的奶头塞进了他的小嘴里。 小院里走出来一个三十多岁、抱着孩子的女人。这个女人见到席地而坐的年轻妈妈,同情、爱怜地端详了片刻,然后转身进去,不一会儿又出来了。她端着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面汤,拿着一块杂面饼轻声说:“看把孩子饿的,快吃了吧!” 那位妈妈抬起头来看看她,眼睛里涌出了泪花,嘴唇抖动着,说不出一句话。 端着面汤的女人又轻轻地说了句:“你也饿了吧?哪还有奶呢,快趁热吃了吧!” 年轻的妈妈哆哆嗦嗦地把碗接住,感激地说:“大姐,多谢了!你贵姓啊?” “我姓徐……快吃吧!” 年轻的妈妈给孩子喂了些面汤,又把剩下的面汤喝完,把杂面饼吃下,然后说:“徐大姐,亏得到处都有好人,要不然,我们 娘儿俩早饿死在路上了……” “孩子的爸爸呢?” 年轻妈妈的脸上浮现出一丝骄傲的微笑:“到前方打鬼子去了!徐大姐,你当家的呢?” “也去打鬼子了!”被称作“徐大姐”的徐林侠露出了柔和的微笑。 “徐大姐,趁天色还早,我得再走一程,多谢了!”年轻的妈妈站了起来。 当她正要抬起脚步时,徐林侠又急忙止住了她:“大妹子,再等?等!” 徐林侠转身跨进院里,不一会儿又抱着孩子,拿着一双新布鞋、几块杂面饼走了出来,塞到年轻妈妈的怀里说:“大妹子,赶快把鞋换 上,这些饼带在路上吃!” 年轻妈妈的眼里又浮上了泪花,她换上新布鞋,揣好杂面饼,默默地亲了亲徐林侠怀里那个可爱的孩子。 孩子张开只有两颗乳牙的小嘴,露出可爱的笑窝。年轻的妈妈称赞道:“多疼人的孩子呀!他叫什么名字?” “森森!” 年轻的妈妈深情地说:“大姐,胜利了,我一定带着孩子来看你和小森森!” 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徐林侠心里也在悲愤地呼叫:“何时收复失地,还我大好河山,让 同胞们不再遭受苦难哪!” 怀里的孩子仿佛猜到了妈妈 心思,伸出一双小手抚摩着妈妈的面颊。 徐林侠把面颊贴到孩子柔嫩的、带着乳香的面颊上,轻轻地说:“小森森,快快长大吧,妈妈盼望你能和爸爸一道去打日本鬼子呢……” 小森森露出小小的笑窝,好像听懂了妈妈的话。 ?爸爸被捕了? 这天晚 上,尖嘴猴 腮的保长 闪进了徐林侠的家,他阴阳怪气地问:“宋先生还没回来吗?森森小少爷好像还没见过爸爸吧?” 徐林侠皱了皱眉头,说:“是的,小森森还从来没有看见过爸爸哩……” 保长走了,一种不安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地攫住了徐林侠。这几天,保长 总是在家门口转悠,而且多次打听丈夫宋绮云的消息,这意味着什么呢? 徐林侠对丈夫宋绮云的安全焦虑万分,一种不祥的预感时时在她的心里盘旋……然而就在此时此刻,正 在中条山从事抗日工作的宋绮云,突然接到一封加急电报,电文是:“家中 有急事,速回!” 面对电报,宋绮云的心里非常不安。他知道一贯很有主见的妻子是不会轻易发出加急电报的。 当天下午,他向 同志们交代了手里的工作后便匆匆赶路回家。他没有注意到,一出西安城,便有两个人,不远不近、鬼鬼祟祟地跟上了他…… 他没有料到,这封加急电报竟是敌人设下的一个圈套。 当 宋绮云风?尘仆仆地走进蒲阳村那小小的庄稼院子时,徐林侠正好抱着小森森到邻居家去了。 宋绮云走进门后,几个小一些的孩子都诧异而好奇地望着这个“陌生人”,只有大女儿马上认出了父亲,惊喜地叫着“爸爸”,扑了过来。 他伸出手臂把孩子们全搂到了怀里。正当父亲和孩子们沉浸在久别重逢的喜悦中时,那两个从西安就开始尾随他的男人,由保长带着,像幽灵一样闪进了院子里。为首的那个人,露出腰上别着的手 枪,阴笑着说:“请宋先生跟我们走一趟,长 官有要事商?量!” 这时,宋绮云才明白,自己中计了。 宋绮云环视着儿女们,平静地说:“孩子们,再见了,替我向妈妈问好。记住,一定要听妈妈的话,做一个有志气的、顶天立地的中国人!” 他刚 刚走出门,就迎面 碰见了抱着小儿子回来的徐林侠。夫妻俩四目相对,徐林侠像被什么猛地一击,浑身颤抖着怔住,很快,她什么都明白了。这个温柔而坚强的女人,一句话都没有说,只用深情的目光,向丈夫表达着无言的告别和勉励。她随即把手里的小森森举了起来,好让丈夫看一看这个从未见过面的孩子。 他爱抚地看看孩子,又用严肃而深 沉的目光看看妻子,默默地点了点头,便在特务们的推搡下离开了家。 望着丈夫的背影,徐林侠紧紧地搂着孩子,踉踉跄跄地跨进家门。孩子们惊慌失措地围住了妈妈,号啕大哭起来。他们一面哭一面问:“爸爸不是好人吗?他们为什么要抓爸爸呢?” 妈妈用慈爱而辛酸的目光 望着孩子们,尽量 用平静而响亮的声音回答:“你们要记住,爸爸是最好最好的人,为了救中国,为了抵抗日本鬼子的侵略,为了让 民众 能过上好日子,他才被坏人抓去了!” ?地狱——炼狱? 从 丈夫被捕后的第二天起,徐林侠便到处打听他的下落,但是并没有结果。 徐林侠越来越感到不安和愤怒。于是,她毫无畏惧地利用一切机会,通过一切渠道,向舆论界揭露国民党反动派迫害爱国人士的罪行。她的揭露,得到了社会 上广泛的支持,也引起了特务们的注意。 两个多月后,一个打扮得像 工人模样的人,带着一封信来找她。信上是丈夫模糊的字迹,写的是:“奉蒋委座令,我到重庆受训,你愿意去否……” 蒲阳村的乡亲们都认为这是一个圈套,但徐林侠拿定了主意,只固执地重复着一句话:“好容易才有了消息,上 刀山下火海我也得去!”她把几个较大的孩子托付给了蒲阳村的乡亲,然后抱着襁褓中的小森森出了门。 徐林侠被来人带进了一个门禁森严的府第,走进一间陈设讲究的客厅。在这里,她见到了一个矮胖的男人,这个人阴阳怪气地让徐林侠劝说宋绮云,让他有所“悔悟”,背叛共 产 党,效忠党国。可是,徐林侠却坚决地拒绝了他。矮胖子的脸色变了,他威胁徐林侠,如果不愿配合,那么她和孩子就再也不能回家了。徐林侠早就料到会有这样的结果,于是,她庄严而沉静地抱着孩子站了起来,说:“带我到绮云那里去吧!” 矮胖子的嘴角露出一丝狞笑,说:“你明白吗?你的前 面 将是地狱!” “我明白,但地狱也是炼狱!”徐林侠把手里的孩子搂得更紧了。 矮胖子狞笑起来:“那你们就好好地炼一炼吧!” 一个寒风凛冽的夜晚,还下着雨,徐林侠穿着单薄的衣衫,抱着小儿子,浑身湿透,被押到了贵州的息烽监狱。 息烽监狱是国民党军统特务机构的一个重要集中营,经常关有几百名“政治犯”。徐林侠被关进囚禁女犯的“义斋”,宋绮云被关在囚禁男犯的“忠?斋”。 徐林侠精疲力竭,但她高高地昂着头,庄 严地走过牢房 中的过道。 牢门在她身后嘭的一声 关?上了。 这时,她才感觉到自己身体的极度虚弱。她抱着孩子坐在那扔了几根潮湿稻草的木板床 上,孩子嘶哑地哭了起来。 黑暗中,她感觉到全牢房的人都向她围了过来。隔壁牢房传来声音:“孩子一定饿了,快把这半筒奶粉送过去!” “把我这床毯子也给孩子拿去!” “我这里还有一床?棉絮……” 徐林侠觉得,整个“义斋”的人都向孩子伸出了援?手。 不一会儿,牢门打开了,长着一脸大麻子的女特务把一个盛有半罐水的瓦罐 放在床 前,然 后转 身出去,锁上了牢门。 全牢房的人都为新来的这一对母子忙碌起来:有的拿出碗和勺子倒上水,搅和着难友们 送来的奶粉;有的抱过孩子,用毯子把孩子严严实实地裹了起来;有的替母子俩铺了一个全牢房 中最“舒适”的铺位。 徐林侠的眼睛湿润了,在冰冷的牢房里,她确确实实地感觉到了来自战友和人世的温?暖…… ?可爱的“小萝卜头”? 虽然牢房的环境极端恶劣,生活十分艰难,小森森仍然一天天长大了。 但由于严重缺乏营养,小森森的外表像一棵柔弱的小豆芽儿:身材又瘦又矮,脸庞又白又黄,在他瘦弱的身躯上顶着一个大大的脑袋,脸庞 上嵌着一双又明亮又清澈的大眼睛。 小森森常 常痴痴地望着牢房的铁 窗外,他多么想看看牢房外面的世界呀! 一天晚 上,小森森病了,发了一整夜烧。黎明时分,麻脸女特务来催“女犯们”出工,妈妈不忍心把他一个人丢在牢房里,于是答应了特务提出的“不准 少干活儿”的条件,背着小森森出了牢门。 小森森闻到了牢房外面的新鲜空气,觉得舒服多了。他惊奇地发现,天 原来那么大、那么高、那么蓝,除了红得耀眼的太阳,还有一片片白云。他看见了一座座房屋,还看清楚了窗前那棵大柳树和核桃树,它们原来是这样的,又高、又大、又漂亮。妈妈刚把小森森放在树荫下,特务便押着妈妈和阿姨们去背砖。 一群叔叔也被带了出来。叔叔们走到小森森面前,一个戴着眼镜的高个子叔叔伸 手摸了摸他的脑袋,微笑着说:“你真 像个可爱的小萝卜头!” 眼镜叔叔回头又对后面一个粗壮的圆脸叔叔笑嘻嘻地招呼道:“老萝卜头,快来看看你的小萝卜头哇!” 圆脸叔叔快步走了过来,兴奋地抱起小森森,轻轻说:“叫我——爸爸!” 特务走了过来,扬着皮鞭大声呵斥:“快走,快去干活儿!” 圆脸叔叔抱着小森森亲了亲,然后把他放下,说:“小萝卜头,再见了。代我向妈妈问好,你要快点儿长大呀!” 这天晚 上,小森森把眼镜叔叔叫他“小萝卜头”的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那是罗叔叔,一个很有学问、很勇敢的人。‘小萝卜头’这个名字起得好,你就当个可爱的、对人们 有用的小萝卜头吧!” 从这天起,小森森有了个外号——“小萝卜头”,叔叔阿姨们都这样叫他了。 ?蚂蚁、麻雀、牵牛花? 本来,小萝卜头、妈妈和许多阿姨是关在一间牢房里的,但提审几次后,特务们就把妈妈和小萝卜头关在单独的牢房里了。妈妈仍然是天没亮就被押着去做苦工。小萝卜头一个人待在牢房里,随着一天天长大,他已经不再感到害怕了,却更加感到寂寞。 有一天,他在牢房铁窗的缝隙里发现了一棵嫩绿色的幼苗。这天晚上,他把这棵幼苗指给妈妈看,并问妈妈这是什么。妈妈说:“这好像是牵牛花的幼苗,记得给它浇点儿水,帮助它长大吧!” 从此以后,小萝卜头每天都给牵牛花浇上一点儿水。幼苗慢慢长大了,长 出了好多绿叶,还有了长长的藤蔓。终于有一天,天一亮,小萝卜头睁开眼睛便看见绿叶中有了一朵漂亮的紫红色的小花,他和妈妈高兴地望着它,快乐极了。 除了牵牛花,小萝卜头还和屋角一些忙忙碌碌的小东西交上了朋友。妈妈告诉他:“它们是蚂蚁,是勤劳而可爱的小动物。”孤独的他十分喜欢这群小动物,常 常蹲在地上看它们怎样来来往往地奔走,怎样努力地搬运比它们大得多的东西。 不知什么时候,窗 外多了一个麻雀窝。小萝卜头多么羡慕自由自在、飞来飞去的小麻雀呀!他常常向它们招手,邀请它们飞进来和他一起玩儿。有一天,一只小麻雀突然飞进了牢房,不过,小麻雀和小萝卜头一样,也不喜欢牢房,它只在房里飞了两 圈,就飞走了。 ?年轻的小萍阿姨? 小萝卜头寂寞的生活突然结束了,那是因为来了小萍阿姨。那一天,妈妈去做苦工后,麻脸女特务把一个年轻的阿姨带进了小萝卜头的牢房里。 阿姨穿着一身淡绿色的连衣裙,长得非常美。她戴着一副沉重的脚镣,衣裙上有一些暗红色的血迹。 阿姨打量着小萝卜头,突然,她微笑了,用柔和的嗓音说:“小朋友,你好哇!你叫什么名字?” 小萝卜头很高兴有人来和自己做伴,连忙回答:“关在这里的人都不叫名字,只叫号数。我叫宋 振 中,小名森森,现在大家都喊我小萝卜头。” 阿姨走过来坐在他的身边,搂住他亲热地说:“我叫你小萝卜头,你叫我小萍阿姨好了!” 小萝卜头很喜欢小萍阿姨美丽而开朗的笑容。 “小萍阿姨,你不伤心吗?脚上还戴着脚镣哩,衣服上有血,他们打过你吧,还痛不痛啊?”小萝卜头关心地问道。 小萍阿姨又笑了:“他们为什么打我呢?因为要我出卖别的好人,我不干!他们为什么给我戴脚镣呢?因为害怕我像孙悟空一样,摇身一变,飞出去后惩罚他们!” 小萝卜头懂事地点点头:“我明白了。只是小萍阿姨,什么叫孙悟空啊?” 于是,小萍阿姨向小萝卜头讲起了孙悟空的故事。 这一天,他再也没有感到时间漫 长。傍晚,妈妈收工回来时,他连忙 向妈妈介绍了自己新结识的大朋友。他很高兴,觉察到妈妈也很喜欢 小萍阿姨。 小萍阿姨是不准出外做苦工的,每天都被锁在牢房里。她精力旺盛,好像从来也没有伤心和发愁的时候。她给小萝卜头讲故事,教小卜头唱歌、扭秧歌,还教小萝卜头把签子门上的铁条当成单杠,紧紧地拉住做体操…… 小萍阿姨还教小萝卜头画画和认字、写字。她常对小萝卜头说:“你要多学一些本事,将来出去后才能为建设新中国出力呀!”在小萍阿姨的教导下,不长时间,聪 明的小萝卜头就会认、会写好多字了。 ?先忧后乐? 小萝卜头发现,自从 小萍阿姨来了后,面孔又黑又瘦的监狱主任周胡子便经常到小萝卜头的牢房里来。他一来,便满脸露着讨好的笑容,不停地柔声对小萍阿姨说着话。小萍阿姨经常板着脸尖刻地讽刺他,但周胡子从来不生气。 这一天,周胡子又到牢房里来了,他答应小萍阿姨帮她弄到鸡蛋。 第二天,麻脸女特务便把一只羽毛雪白的漂 亮母鸡丢进了牢房。 但是小萝卜头不相信周胡子的好心,惴惴不安地问道:“小萍阿姨,周胡子真的把它送给你了吗?” 小萍阿姨轻松地回答:“管他呢!小萝卜头,好好喂吧,让它每天生下一个鸡蛋,你吃了鸡蛋好快快?长大!” 于是,小萝卜头常常把小白鸡搂在怀里,手心里托着饭粒喂它。而小白鸡呢,每天都生下一个温热的鸡蛋,小萍阿姨每天都要亲眼看着小萝卜头把鸡蛋吃掉。 有一天,小萍阿姨站在铁窗前向外看了看,忽然兴奋地招呼小萝卜头:“快来,快来看!” 小萝卜头跑了过去,小萍阿姨激动地说:“你快看看那棵核桃树!” 小萝卜头看到,在窗 前那棵核桃树的树干上,深 深地刻着几个大字。小萍阿姨指点着告诉他,刻的是“先忧后乐”四个字,这是一个勇敢的叔叔刻上去的,意 思是要让 全 中国的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了,自己才过好日子。 小萝卜头虽然还不完全 明白小萍阿姨的话,但从此,核桃树上的“先忧后乐”四个字,和小萍阿姨讲到这四个字时那种激动、庄严的表情,都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坎上。 ?永远的分离? 炎热的盛夏到了。这一天,牢房里的“政治犯”全天都没有被押出去做苦工,也没有放风。突然,小萝卜头住的牢房门打开了,周胡子站在门口慌慌张张地喊道:“253号,准备转移,快一点儿!” 小萝卜头知道,“253号”指的是小萍阿姨,他的心咚 咚地跳起来,妈妈的脸色也变了。小萍阿姨站起来微微一笑,对周胡子说:“你这么慌慌张张的干吗?今天情势不对,你又何必隐瞒?什么转移不转移,死是决定了的,我不害怕!” 妈妈对周胡子说:“你出去吧,她要换换衣服!” 周胡子转身走了。小萍阿姨拿出刚进牢房那天穿过的浅绿色连衣裙,仔细地穿好,又拿出梳子递给徐林侠,柔声请求:“徐大姐,替我梳梳头吧!” 徐林侠默默地接过梳子,含着眼泪仔细地梳理了小萍阿姨长长的头发,重新编好了辫子。小萝卜头扑在小萍阿姨怀里,难过地问道:“小萍阿姨,你真的要走吗?什么时候再来看看我和妈妈呢?” 小萍阿姨紧紧地搂住他亲了亲:“我很快就会回来的。你要记住,不管遇到什么,都要当一个勇敢的好孩子,要听爸爸妈妈的话!” 小萝卜头认真地点了点头:“我记住了!” 屋角的小白鸡咕咕地叫了起来。小萍阿姨一面抓起一把剩饭喂它,一面对小萝卜头说:“这只小白鸡就送给你了,好好喂吧。让它每天都给我们的小萝卜头下一个大大的蛋,让小萝卜头快快长大!” 小萍阿姨站了起来,然后从?容不迫地跨出了牢门。她走到门口又转过身来说了句:“再见了,徐大姐!再见了,小萝卜头!等到胜利的那天,请代我向红旗致敬!” 妈妈哽咽着喊了一声“小萍”,向牢门口扑了过去…… 牢门在小萍阿姨的身后关?上了,小萝卜头突然觉得牢房里变得多么寂寞和冷清啊,他难过地哭了起来。他问道:“妈妈,小萍阿姨还会回来吗?” 妈妈泪流满面,轻轻回答道:“她永?远也不会回来了!” “什么叫永?远呢?她不想我了吗?” “她会想你的……” 许多日子以后,小萝卜头还在想念小萍阿姨,但他一直不懂?什么叫“永?远”。 有一天,小萝卜头在喂小萍阿姨留下的那只小白鸡。这时,麻脸女特务突然开门进来,她从小萝卜头手里夺过小白鸡,重?重地往地上一摔。 小白鸡叫了一声,便一动也不动了。 女特务走了,小萝卜头含着眼泪把小白鸡抱了起来,轻轻地摇它、亲它、喊叫它,但不管怎么样,它仍然一动也不动。傍晚,妈妈回来,告诉小萝卜头:“小白鸡死了……” “这是永?远吗?” “是永?远!” 小萝卜头在人生的路途上,终于懂得了“永?远”这两个字的含义。从此,他明白了,那些凶恶的特务让他再也见不到小萍阿姨了。 ?世界呀,多么美? 抗战胜利了,日本鬼子投降了,喜讯传到监狱里。叔叔阿姨们全都高兴得又笑又唱。许多阿姨对妈妈说:“你们是因为主张抗日被捕的,日本鬼子投降了,你们该被释放了!”妈妈微笑着说:“希望这样吧,小萝卜头也该出去看看世界了!” 小萝卜头问:“什么叫世界呀?” 妈妈回答:“世界很大,很美丽,有山,有海,有城市,有田野,有花园,有很多很多的国家,有很多很多的人……” 小萝卜头思索着,无论怎样,也想不出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但是,小萝卜头一家并没有被释放。 一天,监狱主任周胡子突然通知他们要转移到?重?庆去。 妈妈和叔叔阿姨们交换着眼神,大家心里都在暗暗地猜想:也许新的苦难又开始了!只是听说重庆很远很远,到那里去得坐汽车,小萝卜头心里倒很高兴,他还从来没有离开过息烽监狱,更没有坐过汽车,这下,他一定可以看见外面的“世界”了。 妈妈、小萝卜头和阿姨们挤在一辆汽车里。小萝卜头终于看见了世界。世界多么大呀!路那么宽、那么长,简直看不到尽头。天那么蓝、那么高,一团团的白云飘飘荡荡,千姿百态。红?红的太阳,发出耀眼的光芒。在道路的两边,还有连绵不断的山峦和沟壑,有许多蓊蓊郁郁的翠竹和高大的树木。小萝卜头看着这些新鲜的景象,又惊奇,又喜悦。 这次转移,让小萝卜头看到了世界的一角。他多么喜欢外面的世界呀!但是他还没来得及仔细地看一看,又被关进黑暗的牢房里了。 ?狰狞的“渣滓洞”? 汽车驶入重庆沙坪坝歌乐山“中美合作所”的禁区,荒?山?上出现了无数碉堡和岗亭。在这个纵横二十余里的禁区里,有二十多所阴森恐怖的监狱,其中最大的两所是渣滓洞和白公?馆。 小萝卜头和妈妈被押进了渣滓洞。小萝卜头很不喜欢这个地方。他看见高墙上全是电网,高墙外还有六个岗亭,岗亭里站着持枪的哨?兵。 初到这里时,小萝卜头总是睡不着觉。半夜,他总是听见有什么东西在厉声号叫。妈妈把他紧紧地搂在怀里说:“别怕,那是狼犬……” 深夜,他还常常听见从牢房隔壁的刑讯室里传来凶恶的审问声、拷打声。他在妈妈的怀里发抖了,轻轻地说:“妈妈,我怕……”妈妈安慰他:“不怕,妈妈在这里哩!你还记得小萍阿姨说过的话吗?” “记得,‘不管遇到什么,都要当一个勇敢的好孩子,要听爸爸妈妈的话!’” “是的,我的森森就是一个勇敢的好孩子!”妈妈的脸颊贴着他,声音很轻柔,小萝卜头终于平静下来了。 不久,小萝卜头住的牢房里关进了一个脸上总带着微笑的江阿姨。小萝卜头一见面就喜欢上江阿姨了,江阿姨也很喜欢他。江阿姨和小萍阿姨一样,爱唱歌,爱讲故事。她还和妈妈一起,教小萝卜头认字。 一天晚上,看守 长“猫头鹰”和看守“狗熊”突然到女牢来了。“猫头鹰”鹰鼻鹞眼,两只眼睛中那阴鸷的、闪 烁不定的目光活像猫头鹰。“狗熊”五官 丑陋,身躯笨重,弯腰驼背,走起路来摇摇摆摆,活像一只凶恶的狗熊。 江阿姨被“猫头鹰”和“狗熊”带走了。 早晨,江阿姨被两个特务拖着从铁门外进来。一夜不见,穿 着 整洁、姿态文雅的江阿姨完全变了样子,浑身是血,已经昏迷了…… 妈妈和阿姨们把江阿姨抬到了床 上。小萝卜头走到她的身边,轻声喊道:“江阿姨!”江阿姨仍然一动不动。 小萝卜头眼里噙满了泪水,晶莹的泪珠滴在江阿姨的脸?上…… 江阿姨颤抖了一下,睁开了眼睛。她望着小萝卜头,突然微笑了,轻声说:“小萝卜头,勇敢的孩子是不兴哭鼻子的,知道吗?就是有眼泪也要往肚子里流哇!” 小萝卜头连忙 用 手背揩干眼泪,高兴地喊叫起来:“妈妈,江阿姨说话了!” 女牢的阿姨们都围在江阿姨身边。小萝卜头轻轻地抚摩着江阿姨的手,亲热地问:“江阿姨,他们要你说,你说了吗?” “我没有说,而且我永远也不会说!”江阿姨的声音仍然平静而安详。 “你不怕他们吗?我可害怕哩!” 江阿姨举起无力的右手抚摩着小萝卜头的脑袋:“小萝卜头,对魔鬼不能害怕,只能 用 战斗来回答。你看,他们拷打了我一夜,结果什么也没有得到,他们还有什么办法呢?” 男牢的叔叔们利用放风的时间,秘密地把一个个纸团投进了女牢,这些都是用竹签子、红药水或自制炭墨写在草纸上的诗篇和慰问信…… 江阿姨用自己的行动鼓舞着全体难友,全体难友也用革命的情谊支持着江阿姨。渣滓洞二百多个难友紧紧地团结在一起,成了坚强的战斗集体。"头在喂小萍阿姨留下的那只小白鸡。这时,麻脸女特务突然开门进来,她从小萝卜头手里夺过小白鸡,重?重地往地上一摔。 小白鸡叫了一声,便一动也不动了。 女特务走了,小萝卜头含着眼泪把小白鸡抱了起来,轻轻地摇它、亲它、喊叫它,但不管怎么样,它仍然一动也不动。傍晚,妈妈回来,告诉小萝卜头:“小白鸡死了……” “这是永?远吗?” “是永?远!” 小萝卜头在人生的路途上,终于懂得了“永?远”这两个字的含义。从此,他明白了,那些凶恶的特务让他再也见不到小萍阿姨了。 ?世界呀,多么美? 抗战胜利了,日本鬼子投降了,喜讯传到监狱里。叔叔阿姨们全都高兴得又笑又唱。许多阿姨对妈妈说:“你们是因为主张抗日被捕的,日本鬼子投降了,你们该被释放了!”妈妈微笑着说:“希望这样吧,小萝卜头也该出去看看世界了!” 小萝卜头问:“什么叫世界呀?” 妈妈回答:“世界很大,很美丽,有山,有海,有城市,有田野,有花园,有很多很多的国家,有很多很多的人……” 小萝卜头思索着,无论怎样,也想不出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但是,小萝卜头一家并没有被释放。 一天,监狱主任周胡子突然通知他们要转移到?重?庆去。 妈妈和叔叔阿姨们交换着眼神,大家心里都在暗暗地猜想:也许新的苦难又开始了!只是听说重庆很远很远,到那里去得坐汽车,小萝卜头心里倒很高兴,他还从来没有离开过息烽监狱,更没有坐过汽车,这下,他一定可以看见外面的“世界”了。 妈妈、小萝卜头和阿姨们挤在一辆汽车里。小萝卜头终于看见了世界。世界多么大呀!路那么宽、那么长,简直看不到尽头。天那么蓝、那么高,一团团的白云飘飘荡荡,千姿百态。红?红的太阳,发出耀眼的光芒。在道路的两边,还有连绵不断的山峦和沟壑,有许多蓊蓊郁郁的翠竹和高大的树木。小萝卜头看着这些新鲜的景象,又惊奇,又喜悦。 这次转移,让小萝卜头看到了世界的一角。他多么喜欢外面的世界呀!但是他还没来得及仔细地看一看,又被关进黑暗的牢房里了。 ?狰狞的“渣滓洞”? 汽车驶入重庆沙坪坝歌乐山“中美合作所”的禁区,荒?山?上出现了无数碉堡和岗亭。在这个纵横二十余里的禁区里,有二十多所阴森恐怖的监狱,其中最大的两所是渣滓洞和白公?馆。 小萝卜头和妈妈被押进了渣滓洞。小萝卜头很不喜欢这个地方。他看见高墙上全是电网,高墙外还有六个岗亭,岗亭里站着持枪的哨?兵。 初到这里时,小萝卜头总是睡不着觉。半夜,他总是听见有什么东西在厉声号叫。妈妈把他紧紧地搂在怀里说:“别怕,那是狼犬……” 深夜,他还常常听见从牢房隔壁的刑讯室里传来凶恶的审问声、拷打声。他在妈妈的怀里发抖了,轻轻地说:“妈妈,我怕……”妈妈安慰他:“不怕,妈妈在这里哩!你还记得小萍阿姨说过的话吗?” “记得,‘不管遇到什么,都要当一个勇敢的好孩子,要听爸爸妈妈的话!’” “是的,我的森森就是一个勇敢的好孩子!”妈妈的脸颊贴着他,声音很轻柔,小萝卜头终于平静下来了。 不久,小萝卜头住的牢房里关进了一个脸上总带着微笑的江阿姨。小萝卜头一见面就喜欢上江阿姨了,江阿姨也很喜欢他。江阿姨和小萍阿姨一样,爱唱歌,爱讲故事。她还和妈妈一起,教小萝卜头认字。 一天晚上,看守 长“猫头鹰”和看守“狗熊”突然到女牢来了。“猫头鹰”鹰鼻鹞眼,两只眼睛中那阴鸷的、闪 烁不定的目光活像猫头鹰。“狗熊”五官 丑陋,身躯笨重,弯腰驼背,走起路来摇摇摆摆,活像一只凶恶的狗熊。 江阿姨被“猫头鹰”和“狗熊”带走了。 早晨,江阿姨被两个特务拖着从铁门外进来。一夜不见,穿 着 整洁、姿态文雅的江阿姨完全变了样子,浑身是血,已经昏迷了…… 妈妈和阿姨们把江阿姨抬到了床 上。小萝卜头走到她的身边,轻声喊道:“江阿姨!”江阿姨仍然一动不动。 小萝卜头眼里噙满了泪水,晶莹的泪珠滴在江阿姨的脸?上…… 江阿姨颤抖了一下,睁开了眼睛。她望着小萝卜头,突然微笑了,轻声说:“小萝卜头,勇敢的孩子是不兴哭鼻子的,知道吗?就是有眼泪也要往肚子里流哇!” 小萝卜头连忙 用 手背揩干眼泪,高兴地喊叫起来:“妈妈,江阿姨说话了!” 女牢的阿姨们都围在江阿姨身边。小萝卜头轻轻地抚摩着江阿姨的手,亲热地问:“江阿姨,他们要你说,你说了吗?” “我没有说,而且我永远也不会说!”江阿姨的声音仍然平静而安详。 “你不怕他们吗?我可害怕哩!” 江阿姨举起无力的右手抚摩着小萝卜头的脑袋:“小萝卜头,对魔鬼不能害怕,只能 用 战斗来回答。你看,他们拷打了我一夜,结果什么也没有得到,他们还有什么办法呢?” 男牢的叔叔们利用放风的时间,秘密地把一个个纸团投进了女牢,这些都是用竹签子、红药水或自制炭墨写在草纸上的诗篇和慰问信…… 江阿姨用自己的行动鼓舞着全体难友,全体难友也用革命的情谊支持着江阿姨。渣滓洞二百多个难友紧紧地团结在一起,成了坚强的战斗集体。" 本书通过小萝卜头在狱中的经历,让孩子感受小萝卜头身上坚强勇敢的革命精神。全书采用无障碍阅读、问题引导的方式帮助孩子打好阅读基础,有效提升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