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略元帅(华西列夫斯基1895-1977)(精)/二战风云人物

谋略元帅(华西列夫斯基1895-1977)(精)/二战风云人物
作者: 编者:鸿儒文轩
出版社: 中国书籍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30.60
折扣购买: 谋略元帅(华西列夫斯基1895-1977)(精)/二战风云人物
ISBN: 978750683026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俄罗斯帝国横跨亚欧两大洲,军事力量强大,曾 长期充当“欧洲宪兵”的角色。但这个强大的军事帝 国并没有把俄罗斯人,尤其是把农奴从穷困潦倒的生 活状况之中解救出来。相反,为了骑在人民的头上作 威作福和维持巨大的军费开支,帝国贵族们横征暴敛 ,弄得民不聊生,哀鸿遍野。 19世纪中叶,当欧洲各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和资 产阶级革命,成为政治、经济、军事强国之时,古老 的俄罗斯帝国却依然深陷在封建农奴制的泥潭之中, 不能自拔。各地农奴纷纷揭竿而起,为生存和自由向 贵族发起了挑战。庞大的帝国在风雨飘摇之中拖着贫 弱多病的身躯,苟延残喘着。 为了延续专制统治,沙皇亚历山大二世(1818~ 1881年,1855—1881年在位)被迫于1861年进行了一 场自上而下的废奴运动,给了农奴一定的人身自由, 甚至允许他们拥有土地。当然,这一切并不是沙皇的 无偿恩赐,农奴们需要付出高出地价几倍,甚至几十 倍的钱财才能获得一点点可怜的土地。 由于一贫如洗的农奴们根本无力承担这笔费用, 这场改革并没有消灭农奴主土地所有制,也未能改变 帝国脆弱的农业基础和歧视农奴的文化传统。在此后 的几十年之中,俄罗斯帝国的掌权者虽然由亚历山大 二世换成了他的儿子亚历山大三世,但这种状况始终 未曾改变。少数的农奴主贵族仍然霸占着大量肥沃的 土地,而占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却只占少量贫瘠的土 地。农奴主骑在农民的头上作威作福,而广大农民却 依然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贫苦生活。 1894年,沙皇亚历山大三世(1845~1894年, 1881~1894年在位)去世了,他的儿子尼古拉二世( 1868~1918年,1894~1917年在位)继承了皇位,成 为俄罗斯帝国最后一位君主。尼古拉二世深受其父亚 历山大三世的影响,对外侵略,对内镇压,导致广大 农民的生活更加困苦不堪。 俄罗斯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在尼古拉二世登 基一年之后,一个伟大的英雄便在伏尔加河中游平原 的伊凡诺沃州基涅什马县的新戈利奇哈村出生了。他 就是日后叱咤风云的苏联元帅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 奇·华西列夫斯基。 伏尔加河中游平原生长着大片大片茂盛的森林, 翁扎河、涅姆达河、卢赫河、科斯特罗马河等伏尔加 河的支流在森林中蜿蜒着,滋养着在这片贫瘠的平原 上世代生息的人们。新戈利奇哈村是这片平原上典型 的古典俄罗斯式的自然村落。村子四周长满了高大的 云杉,伏尔加河的支流叶尔纳季河就在这些高大的云 杉中穿梭而过。 尽管新戈利奇哈村的风景十分秀丽,但村民们根 本无心领略大自然赐给他们的美丽景色。这里的土地 十分贫瘠,人们一年辛苦到头也只能勉强维持最低的 生存需求。 新戈利奇哈村的规模很小。与其说它是一个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