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的荣耀(拖雷家族上下)

王者的荣耀(拖雷家族上下)
作者: 李兆庆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
原售价: 120.00
折扣价: 70.80
折扣购买: 王者的荣耀(拖雷家族上下)
ISBN: 9787507843620

作者简介

李兆庆,笔名剑锋,作家、出版人,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自1992年以来,多篇文章入选各种文学选本。有《路遥传》《路遥画传》《成吉思汗》《忽必烈》等传记、小说出版。

内容简介

第一章 立储隐患 毋庸置疑,挥师西征花剌子模之际,成吉思汗 经过反复权衡,决定废黜蒙古“幼子守灶”的传统 ,量才用人,擢升更具有治国理政才能的三子窝阔 台为继承人,使四子拖雷与蒙古帝国的汗权失之交 臂。冒着被瓦解、受辱的危险,励精图治、忍辱负 重,直到三十二年后,拖雷长子蒙哥才成为继成吉 思汗、窝阔台、贵由之后蒙古帝国的第四任大汗, 拖雷家族才重新成为蒙古帝国权力舞台上的主角。 当然,这一切的一切都得益于拖雷主妻唆鲁禾 帖尼的深谋远虑以及危急时刻驾驭全局的能力,倘 若没有她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的手腕,成吉思汗所 铸就的蒙古帝国极有可能在创建几十年后毁灭于黄 金家族分支争夺汗权的纷争之中,而之后蒙哥、忽 必烈能否登上汗位也是一个未知数。 时间回溯到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亲率蒙古精 锐骑兵二十万(这是蒙古帝国自建国以来最大一次 集合,尽管如此,兵力仍然比敌人少一半),声势 浩大地向花剌子模开拔,开始了纵横万里的西征之 路。 在西征前召开的忽里台会议上,成吉思汗对诸 子及万户长、千户长、百户长进行了任命和分派, 对以前制定的札撒、律令和古代习惯重新做了规定 。这些都是蒙军西征的最后准备事项。 虽然成吉思汗驰骋疆场大半生,但决意征伐花 剌子模是开启他一生最重要的战端。之前,他横刀 策马统一蒙古诸部,又挥师南下攻克金朝的中都, 都是在蒙古草原或草原延展地域冲锋陷阵。而此次 征伐的花剌子模路途遥远不说,还要涉足伊斯兰教 的圣地,对雄踞东方的蒙古帝国而言,感到未知和 神秘。另外,花剌子模屯兵的数量强于蒙军数倍之 多。看来,此次劳师西伐兵力强大的花剌子模,胜 败难料。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此次蒙军西征是机遇与 危险并存,战功与流血同在。成吉思汗尽管身体健 如松柏,但毕竟是年过花甲的暮年英雄了,对此, 他身边的诸臣、妻妾,大都心怀忐忑而不敢言。 西征前夕,成吉思汗与各妃子一一话别。西征 前最后一夜在也遂皇后的宫帐内留宿(蒙古帝国多 位皇后并立,正妻为后宫之主)。这个阿鲁孩塔塔 儿人首领也客扯连之女,生于怯禄连河畔的曲雕阿 兰的妃子,作为成吉思汗的第三侧妃,不仅花容月 貌,当世无双,而且颖悟殊伦,胆识过人,敢于直 谏,深得成吉思汗的宠爱。她的智慧、手腕、品德 不仅影响着成吉思汗,也影响着蒙古历史的走向, 她应该是蒙古帝国继诃额仑之后第二个伟大的后宫 管理者。 成吉思汗后妃成群,除正妻孛儿帖外,较为知 名的是也速干、也遂和忽兰。因忙于征伐,很长时 间没在也遂的宫帐内留宿了。是夜,也遂枕着成吉 "拖雷家族是一个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家族,这不仅仅是因为拖雷及其子孙从被排除出继承人之外到蒙哥成汗,再到忽必烈建立元朝,故事一波三折,凸显了一个家族的隐忍与抗争、睿智与坚毅;也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家族一再出不凡的女性,力挽狂澜于家族为难之时,谱写了一曲曲巾帼不让须眉的千古佳话;更不仅仅是因为在家族振兴的过程中,他们不断开疆扩土,让版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而是因为他们戏剧性的终点隐隐约约可见于他们家族振兴的过程中。从他们的家族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五千年王朝更替的一个缩影,而且是浓墨重彩的那一个。 有好的故事,还要有会讲故事的人。李兆庆长期研究历史,关于蒙古帝国和元朝的前尘往事、前因后果,他信手拈来、如数家珍。所以,看他写的故事,你会发现历史是连续的、有始有终的。而他写的不只是故事,还有对真实历史的还原。历史本身,不仅真实,而且好看。 帝位的选择,是先王的遗愿,还是历史的抉择? 成吉思汗摒弃了蒙古幼子守灶的传统,使原本的继承人拖雷与汗位无缘。可是,被选中的继承人却不堪重任,手握重兵、战功赫赫的拖雷成了兄长卧榻旁匍匐的猛虎。最终,兄长借巫蛊之名毒杀了拖雷,也把拖雷家族推向了分崩离析的边缘。拖雷的妻子扛起了整个家族的重担,带领孩子们在汗王虎视眈眈中艰难求生……而历史似乎对拖雷家族有着更深的偏爱…… 兄弟相残,是皇权的宿命,还是历史的鞭策? 在当权者的虎视眈眈之下,他们是一起披荆斩棘的兄弟。但是,蒙哥为汗后,功高盖主的忽必烈曾经一度成为他的“肉中刺”,兄弟二人是否会重复祖辈的悲剧呢?成为大汗的忽必烈,完成了祖辈的心愿,踏平南宋,建立了元朝,却为何难逃短命王朝的厄运?在确定继承者人选和继承者制度上,忽必烈的历史选择又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一部家族史,一段帝国神话,一场席卷欧亚大陆的血雨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