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江苏人民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56.20
折扣购买: 澳大利亚史
ISBN: 9787214177933
王宇博,男,1960年生,江苏省南京市人。历史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职于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历史系世界史专业,研究方向为英国及英联邦国家史。江苏省“333二期工程”首批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第二期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出版《澳大利亚——在移植中再造》《渐进中的转型——联邦运动与澳大利亚民族国家的形成》《移植与现代化——大洋洲文明之路》《世界现代化历程·大洋洲卷》等多部论著,在《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当代亚太》《史学月刊》《史学集刊》《江海学刊》等数十种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80余篇。论著与论文多次获得多种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项。
第一章 土著原始文明的传承与终结 一 早期澳洲土著社会 至1788年英国“第一舰队”到达澳洲为止,澳洲 土著社会还处于原始氏族社会时期。从土著制造工具 的水平来看,石块是主要材料,工具的种类既有粗糙 的打制石器,也有相对精致的磨制石器,由此可以确 定土著尚在石器时代。O.J.莫瓦尼的《澳大利亚史前 史》或许是第一部论述澳洲土著社会古老历史的论著 ,他在该书的引言中写道:“发现澳大利亚300万平 方英里土地,并且首先在这块土地上耕耘的,是澳大 利亚的土著居民”;“土著人分散居住在这片广阔的 土地上,他们适应了艰苦的环境,有效地利用了少得 可怜的资源,这些都能证明人类精神所能取得的成就 ,并且使我们感到振奋”。迄今为止,科学家对已发 现的几处最古老的土著人遗址的年代考证结果大致为 5万年。1996年,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的一处土著人遗 址,有人用“热释光”方法测定其年龄为12万年,但 该结果被许多科学家质疑。因此,大多数学者认为最 早的土著人大约在5万年前已经到达澳洲大陆。而他 们来自何方的问题则众说纷纭。 狩猎与采集是澳洲土著人的重要生产内容,每个 部落都在自己的限定区域内寻觅作为食物的猎物。在 它们各自的活动区域,“每一个当地部落要繁衍生息 下去,都不得不熟悉所有植物的生长地和所有动物的 栖息地,即使是最小岩洞所在的位置和临时水源”。 这样的区域在荒芜的沙漠地区幅员可达10万平方公里 ,而肥沃的海滨地区则可能只有500平方公里。在欧 洲人到来前,澳洲几乎既没有植物种植,也没有动物 养殖,以致早期来到澳洲的欧洲人曾经以为土著人乐 于一直过着游猎生活,而不愿从事农耕的定居生活, 并为此感到困惑。 澳洲土著人的猎捕方式和技术非常特别,引起早 期欧洲探险家们极大的好奇心。袋鼠是澳洲大陆上最 大的动物,土著人能够相当熟练地辨别它们的痕迹和 种类。在猎捕中,土著人使用的主要武器是长矛,常 见的捕获方法有集体围猎、猎人实施协同诱捕追逐、 猎人个人凭借毅力与耐性进行长时间追逐,等等。在 狩猎中,土著人练就出独特的爬树本领。爬树时,他 们像履平地一样在树干上行走,而不是用膝盖夹着树 干进行攀爬。树皮上凹凸不平的地方正好被用于当作 手脚的支撑点。如遇树干光滑,他们就左手紧抱树干 ,右手挥动石斧,砍出一道道阶蹬;如果树干太粗, 他们就用藤蔓缠绕树干,然后一蹶一蹶地攀爬而上。 飞去来器又被称为飞镖,是一种形似镰刀,截面 扁平,中央弯成钝角,边缘尖锐的工具,制作材料是 硬质的木料。这是土著人用于猎捕飞禽的主要工具, 其用途的重要性不亚于长矛。使用时,投掷者将其用 力抛出,于是,飞去来器在空中呈环形轨迹飞行,在 划出一个大大的圆圈后,又飞回投掷者跟前。技巧高 超的投掷者可使它的飞行图案花样百出。 土著人的捕鱼方法很简单,用提篮捕鱼是最常见 ,也是最简单的,即将一截空心树干放入河中一段时 间,然后把它和陷在其中的鱼一起取出即可。渔网捕 鱼的方式也有多见。渔网多是用带叶子的树枝或草束 编制而成。此外,在捕鱼中,也有使用鱼钩、钓竿、 鱼又和长矛的。 P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