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
原售价: 59.80
折扣价: 35.30
折扣购买: 青岛这座城/遇见
ISBN: 9787200152234
藏羚羊旅行指南编辑部成立于2000年7月,是国内为数很少多年来一直坚持自己踩线的旅游指南创作团队。2014年与台湾墨刻出版全面合作,拥有更多、更丰富的出版资源。“藏羚羊”旅游指南图书推出以来,已累计出版100种以上。团队拥有非常强的市场意识和比较高的工作效率,是国内优秀的旅游图书创作团队之一。其作品被称为中国自助旅行者的“圣经”,深受广大旅行者的喜爱。
透过德式建筑看青岛百年 在中国,青岛只能算是一座只有百年历史的年轻城 市,然而这座城市却历经沧桑,风霜满面。1891年,清政 府在胶澳设防,青岛由此建置。自19世纪末开始,它的命 运就被改变了,而这样的改变,最后沉淀在依山傍海的老 城区,点缀在市南区满眼的德式建筑中,伴随着海风,日 夜呢喃属于自己的故事。来到青岛,必需的体验之一就 是:在德式风格的建筑中,深入浅出地品味百年历史带来 的沉淀。 回到改变青岛历史的1897年,“巨野教案”事发,德 军于青岛湾强行登陆。翌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 的《胶澳租界条约》,这座城市自此开始了它令人叹喟的 命运轨迹。而今匆匆百年淌过,物是人非,只有在老城大 街遗留下来的德式历史建筑群仍默然伫立,它们是那段动 荡岁月曾经存在过的证据。 1913年的《香港每目新闻》这样描述青岛德国建筑: “从海上眺望青岛城,只见其坐落在一片旖旎风光之中。 其建筑整齐美观,重重红色屋顶跃动于层层翠绿之中,令 人心旷神怡。”漫步在青岛老城区的中山路商业区附近, 这里现在基本还保持着德占时期的建筑格局和原有的历史 风貌,当年的公共建筑经过修葺,至今仍然在被使用。人 来人往的青岛火车站、背山面海的胶澳总督府旧址、罗马 建筑圣保罗教堂、浙江路圣弥厄尔教堂……一座座雄伟庄 严的欧式建筑依然屹立在青岛这片土地上,丰富着这座城 市的人文肌理。而与欧人区略显奢侈的德式建筑不同,德 国殖民者为殖民地建设初期的新移民而规划出的“里 院”,则是另外一种民间建筑风貌。 青岛火车站 第一眼青岛印象 泰安路1号,一座巍峨的德式风格建筑赫然在列。广 场上人头攒动,有人匆忙而过,有人悠然信步,众生百 态,迎来送往,这便是青岛火车站。对于坐火车来青岛的 旅人来说,这里是他们踏足青岛所欣赏到的第一道风景。 火车站傍海而矗,高达38米的钟楼是标志性景观,曾 是青岛的最高点,车站整体呈现出典型的德国文艺复兴时 期的建筑风格。这座历史悠久的建筑始建于1899年9月, 至1901年4月完工投入使用,是青岛最具代表性的德国风 格建筑之一。同时它也是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胶 澳租界条约》之后,侵略者利用铁路大肆掠夺山东半岛的 各种资源的那一段历史的见证者。 青岛站的老建筑是由德国人魏尔勒和格德尔茨设计, 主要由钟楼和候车大厅两部分组成,北联一层办公用房是 砖木钢混合结构,车站候车大厅以高大的装饰山墙和三个 大型券门突出面向市区的主入口,楼南角耸起一座造型优 美的尖钟塔,正居于广西路和兰山路的轴线上,成为兰山 路对景。屋顶为四坡顶,面覆中国杂色琉璃瓦,钟塔的基 座、窗边、门边及山墙和塔顶的装饰都用花岗石砌成,是 仿半木构式样的公共建筑。车站虽历百年来的多次改建、 扩建,但依旧保持着当年的风貌。2017年青岛火车站入选 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单。如今火车站主体部分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