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深处的北京

胡同深处的北京
作者: 刘选国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原售价: 26.00
折扣价: 16.70
折扣购买: 胡同深处的北京
ISBN: 9787101130362

作者简介

刘选国,工商管理硕士,**经济师,现任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副理事长。先后毕业于黄冈师专、华中师大、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长江商学院EMBA,当过中学教师、公务员、国企和企业高管;1999年开始进入公益行业,历任中国青基会社文委项目部副主任、主任;中国红基会部长、副秘书长、秘书长,2012年7月起任副理事长。兼任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理事、中国慈善联合会理事、中慈联救灾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基金会中心网理事、《中国慈善家》杂志编委、长江商学院公益委员等。近年在全国性报刊发表公益类论文、时评、书评百余篇,关注领域包括公益筹款、传统慈善、基金会治理、红十字运动等,在《新华每*电讯》和《公益时报》开设有“胡同深处”专栏和公益时评专栏。

内容简介

伟人出没的景山胡同 北京紫禁城北门后有一座景山。明成祖朱棣当年大规 模修筑城池和宫殿,用挖紫禁城筒子河和**的泥土堆成 了这座小山,称“万岁山”,清代改称“景山”,属皇室 独享的风景。民国时期,冯玉祥将末代皇帝溥仪赶走,北 洋**将景山辟为公园,向大众开放。景山*高处不过四 十多米,在景山公园中北京中轴线上的万春亭里南眺紫禁 城,只见红墙黄瓦,金碧辉煌;西边是北海公园,琼岛白 塔,碧水画舫;向北,目光越过景山后街,可以看到钟楼 和鼓楼;东望,能看到北大红楼及沙滩后街一片古老的胡 同街区。这里是北京风景的*佳看台。 在景山北边和东边有一大片保护较好的胡同,虽然现 在看起来街巷弯曲狭窄,布局**没有章法,院落破败凋 敝,但在近现代**,一代伟人和文化人曾在此出没。 1918年,***初来北京,在北京大学当图书管理员,曾 与人合住在景山后的三眼井胡同和吉安所左巷。从北大红 楼到三眼井胡同,距离不超过一公里,当年***就是穿 过这些弯曲的巷道,在图书馆和住所间往返。景山东街的 京师大学堂,后改称北京大学二院,梁启超、严复、蔡元 培、陈独秀、***、李四光、华罗庚、钱玄同、刘半农 、鲁迅等文化名人都曾在此工作。而景山后街的米粮库胡 同5号,则是***从1977年到去世,居住近20年的住所, 当年很多事关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稳定的重大决策都是在 这个院落里酝酿的。20世纪后期的一个时段,这里曾是中 国改革开放的心脏,是酝酿中国未来发展方向的大脑。 为追寻伟人的足迹,我曾三次探访景山后的这片街巷 。从嵩祝院北巷经西巷,到三眼井胡同,从五四大街北沙 滩的北大红楼,经中老胡同、西老胡同插到沙滩后街,在 一个挂有红灯笼的破旧中式大门旁,能看到两块白色大理 石的文物保护牌,标明为“京师大学堂建筑遗存”。大门 内有一个书有“福”字的照墙,右手一块牌子写有“中宣 部宿舍物业管理部”字样。进入院内,是一排建筑年代久 远的平房,这里曾是清代和嘉公主的府第。出院往东走几 十米,经过一个住宅小区后,看到的是华育宾馆的大门, 但挂有“中国韬奋基金会”和“人教书苑”的牌子,进入 院子才发觉这才是真正的“京师大学堂建筑遗存”。正对 着大门的一栋灰色两层楼的墙面上,挂有“京师大学堂建 筑遗存”的白色铭牌和简介。左拐几步,进入一个内院, 西边是宾馆高楼,北边是一个灰砖灰瓦的院落,东边的小 楼就是当年京师大学堂的数学系楼。这是一座四方形的中 西合璧式两层建筑,灰砖红门红窗,四周有拱柱回廊,饰 以红色的雕栏,陈旧的砖瓦和门窗记录着一段厚重而辉煌 的历史。院子的西北侧有一座中式大殿,挂有“原和嘉公 主府大殿”的牌子,这就是当年众多大师名家做过演讲的 北京大学的大讲堂,但在新建的六层宾馆高楼的挤压下, 已看不出大殿当年的气势。这个院子是京师大学堂的校址 ,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名为北京大学,1918年北京 大学本部迁到沙滩红楼,这里成为“北大二院”即理学院 的校址。1952年,北京大学全部迁往原燕京大学旧址后, 这里划拨给人民教育出版社和语言文字改革委员会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