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30.90
折扣购买: 虚张声势(欧美央行的出牌逻辑与宏观调控思路)
ISBN: 9787559611956
[英]安于姆·霍达(Anjum Hoda) 英国**金融专家,在摩根大通、渣打银行以及瑞士再保险公司任职20多年,历任投资经理、衍生品交易员及宏观经济分析师等。
第二章 虚张声势的动机 在英文字典里,**uff这个单词的动词形式有三 个意思:一、误导或欺骗;二、假装自信让某人印象 深刻或阻碍对方做某事,恐吓;三、(在纸牌赌局中 )下重注在心理上吓倒对方。 似乎指责央行假装自信误导民众听起来不仅很荒 谬,而且没有明显动机。一个能够改变利率并且向社 会提供无限流动性的实权机构怎么会对自己掌控经济 运行的能力如此不自信,沦落到要靠误导民众才能发 挥其作用呢? 老话说得好,“你能把一匹马拉到河边,但不能 强迫马喝水。”央行确实可以调低借贷利率,但却无 法保证民众也会乖乖遵循其意志进行贷款投资。我们 可以用“囚徒困境”的思维来考虑人们对低利率的反 应,这样就能够理解央行虚张声势背后的动机了。本 质上来说,人们担心别人的行动会对自己的利益造成 影响,所以他们对此**敏感。 囚徒困境讲的是两个犯罪嫌疑人被抓后单独关押 在不同的牢房,他们虽然有犯罪嫌疑但检察官没有足 够明确的证据起诉他们,只能对他们稍作惩戒。*后 检察官向两个囚犯分别提出一项交易:如果他能够指 认同伴犯罪,那么他就可以无罪释放而对方会接*法 律的严惩;如果他们俩相互指认对方的话,那么*终 他们俩都会被重刑惩处,所以对他们来说*好的结果 就是都保持沉默,这样只要接*很轻的处罚就能出狱 。但是因为这两个犯罪嫌疑人都担心对方会背叛自己 ,他们都会为了自己利益*大化而接*检察官的提议 ,所以他们不会选择相信对方保持沉默,理性让他们 选择了一个很坏的结果,接*比原来重得多的刑罚。 假设现在失业率居高不下,有1/5的人口处于失 业状态,为了缓解这种困境,央行会降低利率,鼓励 企业贷款扩大生产规模,购买*多机器设备并且雇用 *多员工就业。但事情真的会像想象中这么顺利吗? 以一个负债的制鞋商为例,低利率会降低他的债务负 担,在鞋子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利润增加,但他在如央 行所愿购买*多机器,雇用*多工人生产*多鞋子之 前,他首先要确认人们已经就业并且有钱进行消费, 至少是消费者有花钱消费的苗头那他才能放心大胆地 扩大生产。玩具制造商也持同样心理:如果其他企业 已经雇用*多工人,这样人们手里就有钱消费了,只 有这样,生产出来的玩具才能卖出去。 很显然雇用*多员工符合所有人的利益:如果* 多人能够工作挣钱,就会有*多的钱用于消费,这样 企业就能够获得*多利润。但企业会担忧如果他们扩 大生产的话别人不会同步行动,如果大众消费者找不 到工作,他们就会节衣缩食减少开支。当企业与消费 者对彼此的动机都持怀疑态度时,找到工作的人只会 越来越少,不仅整体而且个人挣到的钱也会越来越少 ,因为剩余劳动力把工资拉低到很低的水平。大众此 时就会像囚徒困境中的囚徒一样选择一个坏结果,而 历次金融海啸的幕后是否有同一个元凶? 出发点很好的刺激措施,反而会使经济雪上加霜? 神秘莫测的政治家或银行家是否真在控制金融市场?他们究竟做了什么? 央行的调控究竟是幸福生活的来源,还是不幸生活的开始?…… 摩根大通、渣打银行耗资百万才得到的金融情报! 跟随本书—— 了解欧美央行在布局何种经济棋局,它们手中都藏着什么样的调控**。 洞察金融的本质,掌握**经济趋势,让世界在你的眼中变得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