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逆袭之王

刘邦:逆袭之王
作者: 李金海
出版社: 万卷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5.70
折扣购买: 刘邦:逆袭之王
ISBN: 9787547062425

作者简介

李金海,青海民和人,历史学者、作家,已出版作品《铁骑王者成吉思汗传》《阳谋先生曹操》《大汉兴亡四百年》及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贺兰山》同名书等。  

内容简介

大泽乡、渔阳卒和陈胜王 二世皇帝元年(公元前 209 年)四月,秦二世返回咸阳。此后过着醉 生梦死的日子,再也没有离开过京城,至于朝廷大小事务全都是赵高说了 算,他也乐得清闲,懒得过问。 就在这一年七月,一支约九百人的戍卒队伍,在蕲县大泽乡,为大雨 所困,进退两难。他们被征发前往渔阳(今北京密云一带)戍边,可雨水 冲垮了道路,一行人寸步难行,很显然大伙儿是很难按规定日期赶到渔阳 了。按照秦朝律法,如不能按期到达,所有人都要被处斩。 秦自商君变法以来,法律条款基本稳定有序,灭六国后,又将原来秦 法推行到天下各地,在如此广袤的地区,许多条款根本不符合实际情况。 但秦法就是铁律,执行得下去必须执行,执行不下去还是必须执行。 在苛虐的秦法之下,天下百姓无不生不如死。 在大秦帝国,有时候痛快地死,也是求而不得! 在生死关头,戍卒们将唯一希望寄托在屯长(相当于小队长)陈胜和 吴广身上,指望他们能替大家拿个主意。 陈胜,字涉,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人。吴广,字叔,陈郡阳夏(今 河南太康)人。 在近一段时间的相处里,戍卒们通过观察,发现陈胜言谈举止异于常 人,做事很有主见,早已视他为主心骨,大小事情都喜欢听听他的意见。 陈胜虽出身底层,但不甘于平凡,是个有志向之人。早些年,他靠给 别人做佣工过活,每天起早贪黑,汗流浃背,犹如牛马般挣扎在田垄之间, 只是一年下来,手中财物所剩无几,不过勉强糊口罢了。 陈胜心有不甘,不想如此浑浑噩噩,虚度一生。 有一次,陈胜对工友们感叹道:“哥几个将来若富贵发迹了,可不要互 相忘记了啊!”大伙儿听完后,不禁大笑起来:“不看看咱们目前过的啥日 子,一群给人种田的雇工而已,还谈什么富贵?”陈胜听后,明白跟眼前这 些人谈理想,无疑是对牛弹琴,只好叹口气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然而多年后,陈胜的生活仍然毫无起色,日子过得特别艰难,直到此 次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 一句话,陈胜有一颗躁动的心,是个不安分的人,吴广为人和陈胜也 差不多。 既然横竖都是一死,与其窝囊地前去送死,还不如殊死一搏,或许还 有转机。于是,陈胜私下和吴广商量:“如今形势,我们前往渔阳是死,逃 亡也是死,同样是死,何不死得有些价值?”吴广表示同意。 陈胜听说秦二世得位不正,皇位本该是扶苏的,却屈死在秦二世手中, 天下人多为他抱屈同情,好多人不信他就这样平白无故地死了。另外,楚 国名将项燕,民望很高,深受楚人拥戴,楚国亡国后,项燕下落不明。 为了赢得更多人的支持,陈胜、吴广决定以扶苏和项燕名义起事。只 是造反风险太大,他们一时拿不定主意,思来想去,决定还是占卜预测一 下吉凶。 占卜之人善于察言观色,听了二人三言两语之后,当即明白了他们的 用意,便鼓动道:“大事一定会成功,你们无须顾虑太多,尽管放手去干!” 陈胜、吴广二人听后,心中有了底气,不过为在众人心中树立形象, 必须制造舆论才行。 戍卒多是目不识丁的农夫,对他们做思想工作,搞点神秘事件最管用。 没多久,有位戍卒买回一条鱼,剖开鱼腹,准备下锅时,竟发现鱼肚 中有条白绸,上书“陈胜王”三个字。在当天夜里,有人称他隐约听到附 近有狐狸在说人语:“大楚兴,陈胜王。” 戍卒们本来就觉得陈胜此人非同寻常,发生这两桩怪事后,大家看陈 胜的眼神与以前不一样了。 实际上,这些诡异事件都是吴广一手策划的。 眼看时机成熟了,陈胜、吴广决定立刻行动,去找两位押送他们的将 尉。将尉二人此时已醉酒,吴广有意激怒他们,扬言要逃走,将尉大怒, 拔剑恐吓吴广,吴广趁机夺过剑,与陈胜一起杀掉了两个醉鬼,取下了他 们的头颅。 陈胜举起人头,冲众戍卒大声说:“我们赶上大雨,延误了期限,已是 被杀头之人了,就算侥幸逃过一劫,可戍边也是死者十之七八,大丈夫在 世,死也要死得轰轰烈烈,难道那些王侯将相就是命中注定的吗?” 一时间群情激奋,众人高呼:“你说咋办就咋办,我们都听你的!” 陈胜将将尉的头颅放在祭台上,高举起右手,露出手臂,对天宣誓, 号称大楚,宣布以公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名义举行起义,而后自任将军, 以吴广为都尉。 就这样,这群衣衫褴褛的队伍发出震天的怒吼,很轻松地攻下大泽乡, 然后冲向蕲县,城中地方官被吓破了胆,很快举手投降。陈胜乘胜出击, 派葛婴去攻打蕲县以东诸城,沿途官员或降或逃,城池全被攻下。 陈胜率领区区数百手执木棒竹竿的戍卒,之所以所到之处皆一触即溃, 是因为多年来,始皇帝修长城、驰道、骊山陵墓、阿房宫,征发了数以 百万计的民夫,百姓几乎被征发一空,加上秦军北驱匈奴、南征百越,地 方防御力量极度薄弱。 看似强大不可一世的大秦帝国,实则早已是泥足巨人,轻轻一指,就 轰然坍塌。 陈胜行军途中,不少人纷纷加入义军队伍,抵达陈县(今河南淮阳) 时,已有兵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人,步卒好几万人。 陈县郡丞试图反抗,但很快城破,郡丞本人死于乱中,陈胜率领义军 攻入城内。 眼界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陈胜一直梦想改变命运,可从没出过远门, 身边之人也都是跟他差不多的泥腿子。这些日子变化太快,仿佛做梦一般, 转瞬之间,他已是拥有数万之众的将军,命运就是如此不可捉摸。 接下来该怎么办?陈胜激动、兴奋之余,却有点不知所措了,便让人 找来三老(代掌教化的乡官)和地方豪杰议事,希望听听他们的意见。 这些人属于地方上德高望重之辈,他们中不少人亲眼见证了楚国的覆 亡,多年来受够了秦人的压榨,见到陈胜扛起大楚的旗号举事,自然希望 借助陈胜之力尽早恢复故国,便对陈胜说:“将军您披坚执锐,讨伐暴秦, 收复楚国国土,论功当称王。” 听完众人建议后,陈胜决定自立为王,立国号为张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