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潘军小说典藏

风/潘军小说典藏
作者: 潘军
出版社: 安徽文艺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4.40
折扣购买: 风/潘军小说典藏
ISBN: 9787539663869

作者简介

潘*,男,1957年11月28*生于安徽怀宁,1982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当代**作家、剧作家、影视导演,闲时习画,现居北京。 主要文学作品有:长篇小说《*晕》、《风》、《独白与手势》(《白》《蓝》《红》三部曲)、《死刑报告》以及《潘*小说文本》(六卷)、《潘*作品》(三卷)、《潘*文集》(十卷)等。作品曾多次获奖,并被译介为多种文字。 话剧作品有:《地下》、《合同婚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演,哈尔滨话剧院、美国华盛顿特区黄河话剧团复演,并被翻译成意大利文于米兰**戏剧节公演)、《霸王歌行》(中国**话剧院首演);多部作品先后赴*本、韩国、俄罗斯、埃及、以色列等国演出,多次获得奖项。 自编自导的长篇电视剧存《五号特工组》《海狼行动》《惊天阴谋》《粉墨》《虎口拔牙》等。

内容简介

长水故道边上有个地方名字极古怪,叫罐子窑 。何时有了这地方,县志无有记载。显然它是以制 作陶器而得其名的,几乎户户都出*这门手艺的人 。其实也并非只做罐子,碗、钵、油坛、夜壶都有 。所以为何偏偏要称为罐子窑,至今无法查考。 制陶是极有趣味的活儿。从坡上挖取黏土,倒 入池里化浆;滤浆沉淀的即为细泥。手艺人把泥搬 回作坊里堆着,用时抠下一团,置于形同肉案的泥 凳上揉,像揉面一样,不粘手为熟。再把熟泥团安 放车上——车也是用泥拍打成的,模样、大小和倒 扣过来的澡盆差不多,中心有轴。车面上还有一只 由碎碗底嵌进去的“脐”。做活时,手艺人用搅车 棍插入这脐,朝顺时针方向猛力搅动,车便飞快旋 转起来。于是手艺人凭借这惯性,双手从泥团中拉 拽出一件件的陶器。成型后,还要用油亮的枣木板 周身“熨”一遍,再拿棉线锯其根部,就可以取下 送到外面去晾。待八成干逐一上釉,之后便可码到 窑里起火烧冶。行话称进窑的叫坯,出窑的叫货。 这种窑,不同于一般的砖瓦窑或炭窑。它是长 形的,有七八丈长,卧龙似的倚坡匍匐着。高的一 端是窑头,低的则为窑尾。窑膛内设有七级台阶, 叫“七档”(坯就码在这些档上)。窑的两侧相对 开着五十四只“眼”和十个小窑门,供塞柴、蹲窑 用(烧时,窑门须用泥堵死)。然而这么一条窑, 仅三个人伺候。在窑尾烧的叫烧小火的。烧左侧的 叫烧大眼的,烧右侧的称作烧小眼。其实“眼”无 所谓大小,之所以要这么称呼旨在突出大师傅的***性。他主宰着窑的命运。窑是一档一档地由尾往 头烧。一窑的货色如何,全仰仗大师傅的本事。大 师傅并不是用手烧窑,而是用眼——看火。这看火 的名堂是极为玄乎的,你无法说清楚。 县城与罐子窑距离三十六华里,但不通车。那 年的秋天,我为民间的一个浪漫的传说所**,第 一次来到这地方。我记得我是下午动身的,骑着一 辆很旧很脏的单车。其时秋已深了,太阳**软, 落叶纷飞。路很不好走。前**的雨把路面泡得稀 烂,再让太阳一晒,就全是疙疙瘩瘩的。我好像是 骑在一匹没有备鞍的马上。不久我看到了一棵大枫 树,它的寿命至少有一百年,依旧根深叶茂——那 叶子**红了,像凝固了的血一样有厚度有分量。 接着我产生了一个极其恐怖的幻觉:我仿佛看见了 许多串刚被剁下来的手掌挂在一只青筋暴跳汗毛林 立的大胳膊上。我下了车。这儿是一个只有七八户 人家的小村子。大枫树下面摆着一个简陋的茶摊。 茶具一律是陶的,又一律上着酱油似的釉子。我心 里琢磨着,这些东西全是罐子窑出品的。罐子窑不 远了。那天只有一个茶客,是位须髯飞霜的老者, 看上去已逾古稀之外,却天生一副仙风道骨。他用 一把精巧的小茶壶喝茶。在他的身边,斜靠着一根 用斑竹做的钓竿。我移到树下的时候,那把壶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