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浙江教育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0.80
折扣购买: 唤醒孩子学习天赋
ISBN: 9787572258619
\"赵邈 儿童电影导演 “中国广播电视奖”“米兰国际体育电影节金花环奖”获得者,代表作《哥哥,谁带你回家》。 爱思考的家长 180万粉丝自媒体“科学小子钦”主理人,“小子钦”的父亲。在陪伴中总结心得,在实践中改良方法,和家长们一起,做好教育的践行者。\"
\"子钦三岁多的一天,我提了一个本以为他听不懂的问题,他的回答让我刮目相看。当时我很正式地问他:“子钦,你会慢慢长大,会经历很多的事情。如果将来有一天,你感到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的痛苦,你会不会责怪爸爸妈妈把你生在这个世界上呢?” 他思考了一下对我说:“不会的。” 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我太爱你们了。” 这次对话,我一辈子都不会忘。在我还年轻的时候,我曾经设想自己一辈子不要孩子。不是因为我不爱小孩,是因为我觉得自己没有权力轻易地创造一个生命,而这个生命会去面临生老病死等人生八苦。没想到是我的孩子帮我解开了这个心结。 也许是因为二胎的到来,或者是因为培养孩子面临的困惑,我在子钦上幼儿园期间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家长的焦虑。我们家长努力的方向应该是什么呢?如果我身处一个有钱就会被奉为成功人士,一个崇尚偷奸耍滑、唯利是图的环境,那么我又该如何去培养孩子的善良、正直?倘若我自己都感到迷茫,那么我又该如何去帮助我的孩子树立他人生的坐标呢? 在那段时间,我明显地感到自己需要找到一个答案,就是到底是让孩子精于利己、善于投机,还是让他去诚实地劳动、坦率地做人。作为一名家长,我的前方一片雾茫茫,只能摸索下一步的路。“父亲”到底是什么?“父亲”的使命到底在哪里?我需要找到自己的定位。 每个父亲,都需要一个角色的定位。没有定位,我们会更加焦虑和迷茫。这个定位是根据父母和孩子双方的性格、习惯、认知,以及家庭环境决定的。而且角色的定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根据双方的成长而调整,调整的标准就是怎样才“适合孩子良好的成长”。 以我为例,以前我觉得父亲就是父亲。我是他爹,这天经地义!可是父亲的具体行为该怎么界定呢?是否要参照一种感情来和孩子相处?比如要像朋友一样,像“哥们儿”一样?或者我要像某个成功的父亲那样……我去寻找参照的样本,可惜我并没有找到。每个家庭、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所以每个父亲都只能自己摸索! 首先,我不是他的主人,不能对他颐指气使。他不是私人物品,他有独立的精神内核,既然生下他,我就要学会爱他。其次,我也不是他的仆人,他不欠我的,我也不欠他的。无论是精神还是肉体,我们都是平等的,我不打他,他也不能打我。 我曾听过一个著名的教育方法是要“仰视”孩子,这对我来说是做不到的。我还听人说,父母二人需要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他们说孩子必须怕其中一个人,家长才能教育好孩子。我也没有营造这样的家庭氛围,我觉得孩子可以敬重你,但是没必要怕你,不应该因为你而在生活中感到恐惧。 那么我是他的榜样吗?带他外出时,我发现他的注意力经常在我的身上,尤其是有些事需要我来处理的时候,他会全神贯注地看向我。曾经有一次亲戚聚会,我们说起一件伤心的往事,情绪上有点激动,没想到他突然过来打断了我。他抓着我的胳膊关心地问:“爸爸你怎么了?”我赶紧收敛情绪,告诉他不要担心,爸爸没事。他将信将疑地走开了。在他走开的同时,我想,是不是我的每一个言行都对他有影响,是不是每个孩子都会从心底默认父亲就是榜样。\" \"1800000粉丝的育儿账号“科学小子钦”主理人 赵邈 力作 在陪伴中总结心得,在实践中改良方法 发掘孩子不同潜能,和孩子一起终身成长 将孩子兴趣转变成学习动力 让孩子学习像游戏一样轻松 不打骂孩子还收获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