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31.40
折扣购买: 魏晋风华(轻松读懂世说新语)(精)
ISBN: 9787101117189
立志扫天下的少年 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 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 看之。主簿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日:“武 王式商容之间,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陈仲举,名蕃,汝南平舆(今河南平舆北)人,东 汉后期的名士和重臣。 陈蕃小时候说过一句话:“大丈夫处世,当扫天 下,安能事一屋?”这句话和陈汤那句话都挺有名的 。陈汤说:“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陈汤的话道 出一个王朝的自信和气魄,陈蕃的话则说出一个少年 的远大志向。 那一年,陈蕃才十五六岁吧,父亲的朋友路过他 的书房,看到屋子里很乱,就责怪陈蕃:“为什么不 把屋子打扫干净迎接客人呢?” 正在读书的陈蕃说出上面那句话。 父亲的朋友反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问得确实不错,陈蕃哑口无言了。但是,性子很 直的他,拉着父亲的朋友一起打扫起卫生来。 后来,陈蕃真的有出息了。德才兼备的他,踏入 仕途后,受到大臣胡广的赏识,官越做越大,其间因 直言屡次被贬,影响力随之越来越大,所谓“言为士 则,行为世范”,成为天下人的榜样。 如果逢着开明的时代和君主,陈蕃就是魏征那样 的人物了,但在东汉后期诡谲动荡的政治风云中,素 以刚直方正、孤高清廉著称的他,就只能一点点抱紧 自己注定悲剧的人生了。说到这儿,得谈一下东汉王 朝。 在中国历史上,东汉被前面的西汉和后面的三国 遮蔽了。 帝国创建者光武帝刘秀,是史上少有的宽仁君主 。其后的明帝和章帝也都不错。东汉初期的政治,可 以说非常昌明。但是,自汉和帝即位(公元88年),东 汉进入中期后,情况渐渐变了。 东汉中期以来的政治特点是:外戚、宦官相互争 斗,而后者又取得了优势,上蒙天子,下干朝政,贪 纵骄横,把帝国搞得乌烟瘴气,并开了宦官政治的先 河。 造成以上局面的根本原因是:自中期以来,东汉 皇帝继位时的年龄越来越小,导致母后临朝,太后的 娘家人即外戚掌权,而皇帝长大后,便想着从外戚手 里夺回权力,靠谁呢?只能靠身边的宦官。 汉和帝登基时只有九岁,成年后利用宦官郑众, 一举诛杀掌权的外戚窦氏家族。随后的汉安帝时期, 又有两次大规模的宦官、外戚冲突。到汉桓帝时,宦 官单超诛杀了权倾朝野的梁氏外戚,使宦官势力达到 高峰。 宦官胜利带来的直接恶果是掌控皇帝,凌驾于大 臣之上,肆意干政,卖官鬻爵,骄纵贪暴。作为大臣 ,这时候只有两个选择:一是依附在宦官周围;二是 不与之合作,寻机力转乾坤。选择后一条道路的士人 慢慢形成一个松散的集团,也就是“清流”。 东汉后期的清流名士坚持着家国理想,为挽救帝 国大厦的倒塌而一次次努力。陈蕃,就是这种浩然士 风的代表。 说到士风,春秋战国时期,士的人格是独立的, 是“王之师友”;进入秦汉后,发生了大变化,如果 不隐居的话,只能变为“王之臣”。到汉武帝时,独 尊儒术,察举选官制度(自下而上一级级推荐人才)完 善与确立,使士人入仕有了制度性保证,但同时也要 求他们服帖于君主的独裁。 但是,并不是说传统士文化中的美好品质就都不 存在了,刚正与担当仍然保存在士大夫的主流价值观 中,这在东汉士人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晚明顾炎武 曾说:“三代以下风俗之美,无尚于东京(东汉)者。 ” 顾炎武所说的风俗,指的就是士风。 甚至可以这样说,东汉是中国士文化真正而有效 的源头。但很多人忽视或者说不敢承认这一点。 有人认为东汉士人之所以有令人称赞的品质,是 开国皇帝刘秀所开辟的尊重士人的政策的映照。 实际上,东汉多高士,跟在这个王朝大兴的“察 举”这个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有关。 察举制到东汉实际上有两大项:“举孝廉”和“ 举茂才(秀才)”。你在地方上被发现的前提当然是具 有德行上的美誉。这在后世看来是一个高要求,但在 东汉却是一个基本的东西。 东汉都城在洛阳,土人的这种精神,可称之为“ 洛阳精神”。 洛阳士人往往有一种努力使典籍中的理想人格在 自己身上具体化的冲动。 在当时,跟陈蕃一样充满浩然士风的,还有很多 人。他们多以群体方式出现,并各有名号,如“三君 ”(陈蕃等三位名士)、“八俊”(李膺等八位名士)、 “八顾”(郭泰等八位名士)…… 上面三个首席中,陈蕃、李膺是重臣,郭泰则是 太学生领袖。 两大重臣太傅陈蕃和司隶校尉李膺齐名,二人不 相上下,或者说各有所长,所以一时间不能定先后。 最后,有人挤进人群,说了这样一句话:“陈蕃强于 犯上,李膺严于摄下。犯上难,摄下易。” 于是,陈蕃胜出。 汉桓帝末年,帝国之内民生艰难,朝廷之上宦官 当政,一片天下将乱的景象。 李膺因事被诬获罪,陈蕃一人独撑危局。乘车时 ,他总是拽着缰绳,举目远望,想挽狂澜于既倒,努 力澄清朝野。 后汉灵帝即位,陈蕃被窦太后任命为辅政大臣。 P2-4 这是有关魏晋时代和魏晋风度极为好看的魅力读本 这是从竹林七贤到兰亭名士,中国精神史上极具特色的一次远行。全书以经典名著《世说新语》为线索,融汇历史背景与人物脉络,对独特的魏晋时代做了一次全面的描绘和解读,以怀古的深情和隽永的文笔讲述魏晋名士的种种言行故事,展现他们放达不羁、珍惜自我和追求自由的风度与情怀,使那个遥远的黄金时代光彩重生,也给当下的生活带来深深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