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从心开始(修订本)

幸福从心开始(修订本)
作者: 李子勋
出版社: 中国广播电视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9.04
折扣购买: 幸福从心开始(修订本)
ISBN: 9787504349491

作者简介

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中日友好医院专职心理医生,首届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培训项目学员,心理协会北京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成员。 《父母必读》、《女友》、《时尚健康》等健康与时尚杂志的专栏作家。 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实话实说》、《心理访谈》,北京电视台《心理时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星星夜谈》、《情感世界》特约心理专家。

内容简介

恐惧过后,人会有一种解脱的快感,全身的肌肉、骨骼乃至精神、情 绪的松弛、放松,长长地呼吸,内心洋溢着一种绵绵不断的舒适、平和与 惬意,对自我处境的安全感、幸福感、满足感接踵而来。这种惊吓过后的 舒服、失落后的重获、痛苦过后的快感、死后的再生都是人类共有的最深 层的内心感觉模式和最原始的文化与精神的原型。 心理学认为每个人在潜意识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未解决的恐惧冲突 ,比如对衰老和死亡的恐惧、对危险的恐惧、对失控或精神错乱的恐惧、 对暴露自我的恐惧、对失去或改变的恐惧等等。这些未解决的恐惧感或多 或少会影响我们内心的和谐,使我们下意识地做一些本不愿意做的事。而 观看恐怖片可以帮助我们体验到内心潜藏着的恐惧意识,并尽可能地释放 它,由此获得内心的补偿与平衡。 中国文化认为,人有七情六欲,恐惧正是人类的意识与感觉要素。生 活在安全感中的人,恐惧感和恐惧的表达被压抑,需要找一些恐怖的情景 来感觉它和释放它。正如生活在幸福、富足中的人喜好看悲剧片,看似在 为男女主角掬一把同情泪,实则在畅心抒怀,顺肠通气;而生活贫困的人 们喜欢喜剧片大团圆,以此来满足他们对成功与幸运的联想。 临床心理学有一种艺术治疗,让一些有焦虑、恐惧的神经症患者观看 恐怖电影、聆听惊悸的音乐,或在家中悬挂沉船、火灾、地震等恐怖或悲 伤的画卷,通过他们的日日面对来释放内心的恐惧感,使之不能积聚到某 种可能导致当事人失去正常生活能力的强度。 痴迷恐怖片的人,会因为被刺激过多而对恐惧感觉难受。当他们对恐 惧已经不再那么害怕的时候,去看恐怖片就有点儿味如嚼蜡,甚至有点儿 麻木不仁。美国电影《惊声尖叫》系列的确创造了许多胆大、不再害怕的 人。由于所有的足以引发恐惧的电影手法都使用过了,现今的恐怖片导演 已经黔驴技穷,留给人们的只是一种滑稽的重复和平淡而虚假的造作感。 所以,我个人以为,看恐怖片切不可接二连三,最好有一个相当的时间间 隔。 当然,每个人内心的恐惧激发都有一定的阈值,这个阈值还可能随年 龄的不同、心境的不同而改变。一般说来,恐怖情景有描述上的等级,从 小到大排列是吃惊、惊愕、恐怖、惊恐、震骇。有的人在很低等的恐怖中 也会表现出一种很强的恐惧色彩,被心理学认为有一种夸张性;另一些人 在很高的等级中也无恐惧表现,具有一种情绪的压抑和掩饰性。这样的表 现都可能有一些复杂的心理动因在起作用,需要精神分析去诠释和理解。 上面的个案对恐惧的感觉是敏锐的,他在观看恐怖片时的体验自然是 异常鲜明和清晰的,这一点不用奇怪。相反,这恰恰说明他正是恐怖片的 最佳受众和最好的受益人。建议他勇敢地踏进影院,在一片惊叫声中去体 验生命活生生的感觉;或者买回自认为优秀的恐怖片,打开影碟机,关上 灯,拉上窗帘,屏住气,去接受与死亡的握手、与“魔鬼”的契约、与恐 惧的共舞吧。 P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