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上(林清玄典藏作品集)(精)

在云上(林清玄典藏作品集)(精)
作者: 林清玄
出版社: 河北教育
原售价: 31.80
折扣价: 18.20
折扣购买: 在云上(林清玄典藏作品集)(精)
ISBN: 9787554509364

作者简介

林清玄,**高雄人,连续十年雄踞“**十大畅销书作家”榜单,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 17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出版**本书;30岁前得遍**所有文学大奖;35岁入山修行后写成的“身心安顿系列”,是20世纪90年代***畅销的作品;40岁完成“菩提系列”,畅销数百万册,是当代*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文章曾多次入选大陆、中国**、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中小学华语教材及大学国文选,还曾被收入大陆高考语文试卷,是**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

内容简介

我的心常随蝴蝶飞起 我的心也常随枫叶飘落 我的心常随白云舒放 我的心也常随夜雨濡湿 我的心 常随风 无有知处 苏格拉底的朋友海洛丰,跑到德尔斐求得一个神 谕,这个神谕说:“这个世界上*有智慧的人是苏格 拉底。” 海洛丰很开心,跑回来对苏格拉底说:“你是当 今世上*有智慧的人,神谕是**不会错的。” 苏格拉底听了并不感到开心,他自忖道:“神会 不会弄错呢?我自己知道并不是*有智慧的;神如果 没错,他就是提出了一个谜语。或者,神会不会说谎 呢?作为神,他本性上应该不会说谎。不管怎么说, 如果找到一个比我有智慧的人,就足以证明神谕的不 灵验。” 他首先去拜访一位以智慧著称的政治**,交谈 了一会儿,他就发现政治人物自以为有智慧,其实不 然,因为他虽聪明,对善与美却一无所知。 离开政治人物时,苏格拉底边走边自语:“我比 这个人有智慧,虽然我们两人都对善与美尚未真知, 但他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我既不知道,也不自以 为知道。正是在不知不佯以为知这一点上,我比这个 人有智慧。” 苏格拉底又去拜访了以智慧著称的一位诗人和一 位手艺匠,结果发现了相同的情形。诗人会写诗,手 艺匠会做手艺,因而转嫁到别的事情,自己以为在其 他不甚了了的事情上,也是*有智慧的,这一错误的 想法**遮蔽了他们的心。 拜访了许多“自以为知”的人之后,苏格拉底终 于破解了神谕:“只有一件事我是知道的,就是我一 无所知。” 这个世界上*有智慧的人,竟是承认自己一无所 知的人! 这个世界上*广大能纳百川者,竟是虚怀若谷的 人! 永远的未完成,永远的不在**,不正是智慧存 在的奥妙吗? 大智慧者的存疑主义、虚怀若谷,与老庄、禅宗 是相通的,“不知”并不是“无知”,而是没有执着 ,没有成见。这使我想起了《大智度论》里的“不知 为无量”,因为再怎么知都是有限的,就像要去衡量 须弥山的斤两或算出四大海的海水,只显出我们智力 的浅陋。一旦破除了知的执着,就变成无量。 理性主知,故理论有限。 感性主情,故情感无量。 思维主有,有是有限的。 觉悟主无,无是无量的。 理性与思维看似有智,其实挂一漏万。 感性与觉悟看似不知,却是一通百通。 慧朗去求见大寂禅师,大寂问他:“汝来何求? ” 慧朗说:“求佛知见。” 大寂说:“佛无知见,知见乃魔界。” 唉唉!佛的知见尚不可求,何况是人间的知见呢 ? 当法眼文益禅师到处参访,为开悟而烦恼时,有 **下了大雨,法眼只好跑进附近一座寺院躲雨,完 全不知道寺院里住了一位大禅师罗汉桂琛。 雨停了。 法眼准备继续行脚。 罗汉桂琛过来探视:“你要去哪里呢?” “我只是四处行脚罢了!” “行脚是什么意思?” “我也不知道呀!” 罗汉桂琛说:“不知*亲切!” 法眼立刻像触电一样,目瞪口呆地开悟了,他哪 里也不去了,留下来做罗汉桂琛的侍者。 这则公案真是美极了。 一切,都是现成的! 那山间的老松在风里说着般若。 云上的飞鸟正唱着真如之歌。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呀! 我住在坚固得不能再坚固的城堡里,我想,如果 我想看见美丽的星星与温柔的夜色,每天,我都要走 出城堡。P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