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便利化与企业出口绩效

贸易便利化与企业出口绩效
作者: 涂远芬
出版社: 企业管理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2.20
折扣购买: 贸易便利化与企业出口绩效
ISBN: 9787516429709

作者简介

涂远芬,经济学博士,江西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研究,先后在《当代财经》《统计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和多项省部级课题。

内容简介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当前,国际贸易已经步入了“后关税时代”。在多边贸易体制的约束下,世界范围内(包括中国) 关税水平显著下降,大量非关税贸易壁垒被削减,全球贸易自由化达到了较高水平。根据世界银行的世界综合贸易解决方案(World Integrated Trade Solution,WITS)数据库统计,全球实际加权平均关税总水平由1996年WTO成立初期的9.90%下降至2020年的3.91%,进一步利用传统的关税削减措施推动全球贸易发展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与此同时,贸易非效率逐渐成为阻碍国际贸易发展的“绊脚石”(Lee和Kim,2012),严重损害了社会福利。通过贸易便利化简化贸易程序、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因此,在2014年11月WTO通过了《贸易便利化协定》(Trade Facilitation Agreement,TFA)议定书以后,口岸效率、海关环境、规制环境等贸易便利化措施成为推动全球贸易的主要动力之一。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15)测算,如果严格执行《贸易便利化协定》中的所有条款, 低收入国家、中低收入国家和中高收入国家贸易成本将分别降低16.5%、17.4%和14.6%,到2030年将令全球出口额外增加2.7%,推动全球经济额外增长0.5%。Francois等(2005)利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进行模拟分析表明,贸易便利化措施带来的全球经济增长效应相当于所有经济体取消进口关税的增加效应的3倍。WTO(2015)研究发现,对最不发达的国家而言,在部分实施贸易便利化措施的情形下,估计出口增长幅度将从7%上升到18%,在全面实施贸易便利化措施情况下,出口增长将高达36%。由此可见,在全球范围内推进贸易便利化改革对全球经济与贸易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截至2023年6月30日,在WTO的164个成员中已经有156个成员核准《贸易便利化协定》, 占比为95.1%;WTO成员执行自由贸易协定(TFA)承诺比率为76.8%。2015年9月4日,中国正式完成接受《贸易便利化协定》议定书的国内核准程序,成为第16个接受议定书的成员。那么,作为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中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如何?贸易便利化措施将如何影响中国企业的出口绩效?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因此,正确评估中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分析贸易便利化对中国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及机制,对大力推动中国乃至世界贸易的健康发展和经济的稳定增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1.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以Melitz(2003)为代表的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是国际贸易领域的前沿理论。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完全忽视贸易成本不同,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贸易成本。由于贸易成本的存在,只有高生产率的企业才能够有足够的利润支付贸易成本,从而能够进入国际市场。因此,贸易成本不仅给国内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全球分工带来影响,还关系到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与贸易自由化类似,贸易便利化旨在降低贸易成本,但与贸易自由化更多强调削减关税不同,贸易便利化主要涉及边境管理、通关费用、基础设施、监管和安全制度等加速商品跨境流动的措施,旨在为国际贸易创造一个高效的、透明的、公平的环境。那么,不断深化的贸易便利化改革是否也如贸易自由化一样能够提升中国企业出口绩效? 这是亟待研究的一个问题。 事实上,贸易便利化一直是各国政界、学术界和商界关注的焦点,是国际贸易的谈判热点和发展趋势,但目前有关贸易便利化的文献主要从国家层面展开研究,从企业微观层面进行相关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随着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兴起,对一国贸易的研究已由宏观视角转向微观视角,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研究的主流范式。现有从企业微观层面进行分析的相关文献,也只是考察了贸易便利化对企业出口规模的影响,鲜有探讨贸易便利化对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企业出口持续时间和企业出口盈利能力(成本加成)的相关文献。因此,测度贸易便利化水平,从企业微观层面系统地分析贸易便利化对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能丰富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和贸易便利化的相关成果。 (2) 实践意义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依靠“人口红利”,对外贸易得到了巨大成绩,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但我国对外贸易仍面临着“大而不强”的问题,出口产品附加值偏低,出口盈利能力不强。促进贸易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新课题,也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 另外,出口贸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在整体经济和企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有所抬头,经济全球化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出口贸易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强和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严重制约了我国出口贸易发展,进而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平稳性和可持续性。稳定出口仍然是我国当前对外贸易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 为了促进出口稳定增长,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进出口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推动对外贸易便利化,改善营商环境,为外贸企业减负助力,促进进出口稳定增长,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十四五”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规划》继续提出:“依托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推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2023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提出了十八条具体意见,而“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是其中之一。可见, 优化出口流程中的制度安排,提高贸易便利化,是实现出口由外部拉动向内部驱动转变、从注重增量向注重提质转变的关键,也是新时代助力我国经济逐渐由追求高速增长转向追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那么,贸易便利化将如何影响中国企业出口绩效?该问题的回答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书拟在科学测度我国贸易便利化(特别是我国省级层面贸易便利化水平)的基础上,从企业出口边际、出口技术复杂度、出口持续时间、出口成本加成4个方面,研究贸易便利化对我国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据此提出的建议有助于我国建设高水平的贸易便利化,促进出口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本书在科学测度中国贸易便利化的基础上,从多个方面研究贸易便利化对中国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全书逻辑清晰,案例翔实、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