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湖南少儿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3.10
折扣购买: 蝉鸣和少年/大作家小时候
ISBN: 9787556241842
赵丽宏,作家、散文家、诗人,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学》杂志社社长、华东师范大学、交通大学兼职教授 。作品曾二十余次在国内外获各种文学奖。组诗《中国,我亲爱的祖国》被谱成交响曲合唱,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2013年荣获塞尔维亚斯梅德雷沃金钥匙国际诗歌奖。赵丽宏计有多篇作品收入中国大陆各地、香港和新加坡语文教材,是作品收入教材多的当代作家。
童年的记忆,隐藏在脑海的最深层。一个老人,到了 弥留之际,出现在眼前的也许还是童年的往事,童年的朋 友。 童年的经历,会影响一个人的性格。在形成性格的过 程中,童年的一些特殊经历潜移默化地起着作用。想一想 童年的往事吧,它们曾经怎样有声有色地丰富过你幼小的 生命,滋润过你稚嫩的感情。 有一条河流,陪伴着我的童年。这条河的名字是苏州 河,它在江南的土地上蜿蜒流淌,哺育了中国最大的城市 。从前,它叫吴淞江,上海人把它称作母亲河。 小时候,我的家离苏州河不远,我常常走到苏州河桥 上看风景。天上的云彩落到河里,随着水波的漾动斑斓如 梦幻。最有趣的,当然是河里的木船了。我喜欢倚靠在苏 州河的桥栏上看从桥洞里穿过的木船。一艘木船,往往就 是一家人。摇船的,总是船上的女人和小孩。男人站在船 边,手持一根长长的竹篙,不慌不忙点拨着河水。有时水 流很急,木船穿过桥洞时,船上的人便有点忙碌。男人站 在船头,奋力将竹篙点在桥墩上,改变着船行的方向。他 们一面手忙脚乱地与河水搏斗,一面互相大声喊着,喊些 什么我听不清楚,但那种紧张的气氛让人难忘,我也由此 认识了船民的艰辛。后来看到宋人画的《清明上河图》, 图中也有木船过桥洞的画面,和我在苏州河桥上看到的景 象有几分相似。 现在回想起来,我那时没有机会和船上的人说过一句 话,只是远远地看着他们,想象着他们的生活。我常常把 自己想象成一个生活在船上的孩子,船上有一条狗,温顺 地蹲在我的脚边。我也和父母一起,奋力地摇橹,驾驭着 木船在急流中穿过桥洞。 记忆中的苏州河常常有清澈的时候。涨潮时,河水并 不太浑浊,黄中泛出一点淡绿,还能看到鱼儿在河里游动 。那时苏州河里常常有孩子游泳。胆子大的从高高的水泥 桥栏上跳到河里,胆子小一点的,沿着河岸的铁梯走到河 里。孩子在河里游泳的景象多么美妙,小小的脑袋在起伏 的水面上浮动,像一些黑色的花朵,正在快乐地开放。他 们常常放开喉咙喊叫,急促的声音带着一些惊奇,也带着 一些紧张,在水面上跳动回旋。这是世界上最快乐的声音 。我很是羡慕那些在河里游泳的孩子,羡慕他们游泳的姿 态,羡慕他们在水面发出的欢声。我很想成为他们中的一 员。 有一天,在苏州河边上,我见到了可怕的景象。一个 孩子,在河里淹死了,被人拉到岸上,躺在栏杆边的地上 。这是一个瘦弱的孩子,上身赤裸,下身穿着一条破烂的 裤衩。看样子,这孩子是在河里游泳溺水而死。他侧着身 子躺在地上,脸色蜡黄。他曾经在河里快乐地游着,快乐 地喊叫着,他曾经是我羡慕的对象。但是他小小的生命已 经结束,在这条日夜流动着的活泼的苏州河水里,他走完 了他的短短的人生之路。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看一 个死去的人,但是这溺水的孩子并没有使我对死亡和河流 感到恐惧。 P2-4 ★国家“十三五”重点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当代文学名家回望消逝的童年,跨界讲述一代人的成长故事和时代影像 ★塞尔维亚国际诗歌金钥匙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得主写给孩子们的文学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