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企业管理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50.70
折扣购买: 新商业思维(第3辑)(精)
ISBN: 9787516420515
刘国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品牌管理、感官品牌、互联网与数字营销等。
第一章 创业与创新 创新与创业是一对相辅相成的概念,经常被放在一起 谈论。创业在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创新,缺乏创新的创业 只能在短时间存在,很难做强做大。中国式创业往往不是 把创新放在首位,这点与美国式创业存在一定的差距,因 此全球商业浪潮往往是美国引领头部。 一、创业的准备与时机 1.建立价值观对创业公司的意义 丹尼尔·科伊尔(Daniel Coyle)在《文化密码:成 功团队的秘密》一书中提到,有人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硅 谷的200个创业公司的考察,总结出了三种模式:第一种是 明星制,就是把最厉害的人招进来,以明星为中心开展公 司业务;第二种是专业制,他们招人的首要标准是看他的 专业技能符不符合公司的要求;第三种是价值观制,招人 首先看这个人是不是赞同公司的价值观,能不能和团队建 立强烈的感情联系。 结果表明,价值观制的企业文化最成功,最后成功上 市的比率比其他两种模式的团队要高出两倍之多,在2000 年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后的存活率也遥遥领先。 2.创业的时间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创业公司而言,以跑 马拉松的心态,长期耕耘以慢对快是一种方式。但是还有 一种模式也要注意,创业的节奏的确是在加快,但是今天 的创业更像是F1赛场。 这是一个超快速的赛道,要积极卡位、全力以赴才能 赢得机会。在这个赛场上,即使像舒马赫、汉密尔顿这样 世界顶级的车手,也要随时警惕被别人超越,时间就在一 瞬间。 3.财富积累的年龄阶段 奥美互动全球董事长兼CEO布莱恩·费瑟斯通豪通过大 量的数据统计得出,个人财富累积大约会在65岁时达到高 峰,而40岁前所累积的只有65岁时的10%到15%左右。大 部分的个人财富累积都集中在40岁之后。 也就是说,对于很多年轻的创业者而言,不要太过于 关注自己财富的增长速度,而需要一定的战略耐心和市场 积累。 4.创业公司的“中年危急” 创业公司遭遇到的典型中年危机表现就是,跟小企业 比变慢了,跟大企业比资源不足。 一种解决中年危机的办法是把原来建立起来的“正规 军”拆成“野战军”:把原来按业务线划分的组织架构, 尽量变成一个个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野战团队。团队按照 一野、二野、三野、四野这样拆开,不要再以军团为单位 去考虑。在这些团队里所有的业务定义、人员的选育留用 、招聘激励机制,全部由他们自己考虑和设计。就像野战 军在外的时候,需要及时按照当时的情况安排反应战术。 如果这时候还是保持原来的组织架构,就可能贻误战机, 为团队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5.中年人创业的成功可能性才是最大的 一大批小年轻创业成功的故事充斥着人们眼球,这令 很多人误以为创始人年轻化是趋势。但麻省理工学院斯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