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湖南科技
原售价: 29.50
折扣价: 18.88
折扣购买: 颈肩腰腿痛防治365问
ISBN: 9787571005528
张跃云,1989年毕业于湘雅医学院医疗系,就职于湖南省血防所附属湘岳医院,历任湘岳医院骨科主任、医务部部长、副院长,为岳阳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
颈肩腰腿痛防治365问 上篇腰椎篇 1什么叫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变后或退行性病变,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压迫硬膜囊、神经根、马尾,从而产生腰部疼痛和一侧下肢放射性痛或双下肢麻木、疼痛及神经功能障碍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要点有哪些? ①有腰部在外伤后出现腰部疼痛伴单侧下肢疼痛;②腰疼部位多位于下腰部偏一侧,腿疼多为一侧由臀部向远端的放射性,可伴有麻木感及运动障碍;③单侧鞍区(骑自行车与车座接触的部位)或一侧(双侧)小腿外侧,足背外侧或足底疼痛或麻木,或疼痛、麻木同时存在;④腰或腿疼痛,在卧床休息后多可缓解,下床活动一段时间后又出现疼痛;⑤行走时疼痛加重,不能完全站直行走,多数患者需用手扶腰部疼痛一侧,咳嗽、打喷嚏、坐马桶或提重物时疼痛突然加重等。 3我们为什么会得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在脊柱的负荷与运动中承受强大的压应力。大约在20岁以后,椎间盘开始退行性病变,并构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本病因。此外,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外伤:对临床病例的观察表明,外伤是椎间盘突出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儿童与青少年的发病,与之密切相关。在脊柱轻度负荷和快速旋转时,可引起纤维环的水平破裂,而压应力主要使软骨终板破裂。亦有人认为,外伤只是引起椎间盘突出的诱因,原始病变在于无痛的髓核突入内层纤维环,而外伤使髓核进一步突出到外面有神经支配的外层纤维环,从而引起疼痛。②职业:职业与腰椎间盘突(脱)出的关系十分密切,例如,汽车和拖拉机驾驶员长期处于坐位和颠簸状态,以致在驾驶汽车时,椎间盘内压力较高,可达05 kPa/cm2,在踩离合器时压力可增加至1 kPa/cm2,容易造成腰椎间盘突出。从事重体力劳动和举重运动者因过度负荷更易造成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因在弯腰状态下,如果提20 kg的重物,椎间盘内的压力可增加到30 kPa/cm2以上。③遗传因素: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家族性发病的报道,统计数字表明,印第安人、非洲黑种人和因纽特人的发病率较其他民族的发病率明显为低,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④腰骶先天异常:腰骶段畸形可使发病率增高,包括腰椎骶化、骶椎腰化、半椎体畸形、小关节畸形和关节突不对称等。上述因素可使下腰椎承受的应力发生改变,从而构成椎间盘内压升高和易发生退变、损伤的因素之一。⑤姿势不正:无论睡眠还是日常工作中、生活中,当腰部屈曲时,如突然旋转,则易诱发髓核突出。⑥妊娠期整个韧带系统处于松弛状态且妊娠时体重增加易出现腰间椎盘突出。 4腰椎的解剖学特点有哪些?其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有什么关系? 人体有5个腰椎,每一个腰椎由前方的椎体和后方的附件组成。椎板内缘成弓形,椎弓与椎体后缘围成椎孔,上下椎孔相连,形成椎管,内有脊髓和神经通过,两个椎体之间的联合部分就是椎间盘。它是由纤维环和髓核两部分组成。髓核位于椎间盘的中央,它是一种富有含水分 、呈胶冻状的弹性蛋白。在髓核的周围是纤维环,一层层的纤维环把两个椎体连接在一起,并把髓核牢牢地固定在中央。当椎体承受纵向负载时,髓核用纤维环借其良好的弹性向外周膨胀,以缓冲压力,有减震作用,在行走、弹跳、跑步时防止震荡颅脑。还可以使脊柱有最大的活动度,使人能进行腰部的各方向活动。椎间盘的这种结构,允许椎体间借助髓核的弹性和移动以及纤维环的张力做运动,但是纤维环一旦破损,其间包裹的髓核就会穿过破损的纤维环向外突出,即发生了椎间盘突出(脱出),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引起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5腰椎生理曲度是什么?什么叫腰椎生理曲度变直? 人体脊柱分4个生理曲度:颈曲、胸曲、腰曲、骶曲。从侧面看,4个曲度呈S型,颈曲腰曲向前,胸曲骶曲向后。腰椎生理曲度变直又称“腰椎曲度变直”,是各种腰椎疾病常伴有的腰椎病变的改变。腰椎疾病的患者在经过腰椎X线及CT等检查,经常会发现患者的腰椎生理曲度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正常的腰椎在矢状面上(即侧面观看)形成一个向前弯曲的弧度。腰椎的生理曲度能使脊柱附有弹性,缓冲和分散运动给躯干带来的震动冲击。当腰椎的生理曲度变直后,患者的躯干极易受到震动的冲击而受到损伤。除此之外,由于腰椎的生理曲度变直,还会导致腰椎关节之间的结构的改变,从而出现腰椎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 6腰椎的生理活动范围是多少? 前屈45°,后伸20°~30°,两侧弯曲20°~35°,两侧旋转30°。 7如何判断腰椎活动受限? (1)腰椎前屈:嘱患者弯腰并力图以手触地,记录屈曲度数,并注意脊柱的形态。正常情况下从直立位到屈曲约有90度活动度。 (2) 伸展:嘱患者腰尽量向后弯曲,并在患者后面固定其两侧骨盆与髋关节,以检查其腰部伸展度。正常的伸展度约30°。 (3) 侧屈:检查者在患者后面固定其两侧骨盆与髋关节,嘱患者分别向左右侧弯腰,以检查脊柱向两边的活动度。正常情况下每侧活动度约为30°。 (4) 旋转:检查者象上述一样固定患者两侧骨盆与髋关节,嘱患者肩部分别向左右旋转,正常人躯干旋转度每侧约30°。躯干的旋转包括胸椎和腰椎活动。凡不能达到以上活动度的均考虑腰椎活动受限。 8腰椎活动受限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脊柱腰椎段活动受限,常见于:①腰肌肌纤维炎及腰肌韧带劳损;②腰椎增生性关节炎;③椎间盘脱出,可使腰椎段各方向的运动均受限;④结核或肿瘤使腰椎骨质破坏;⑤腰椎骨折或脱位,多发生于外伤后;⑥强直性脊柱炎;⑦腰3横突综合征;⑧腰椎小关节紊乱;⑨腰椎滑脱;⑩腰椎管狭窄等。 9什么叫急性腰扭伤? 急性腰扭伤是腰部肌肉、筋膜、韧带、小关节等软组织因外力作用突然受到过度牵拉而引起的急性肌肉、韧带撕裂伤,常发生于搬抬重物、腰部肌肉强力收缩时。常发生于青壮年,一旦腰扭伤,患者立即腰部僵硬、弯曲、旋转困难,疼痛剧烈且波及范围大,肌肉筋挛、咳嗽、打喷嚏使疼痛加剧。 10什么叫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又称功能性腰痛、慢性下腰损伤、腰臀肌筋膜炎等,实为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筋膜、骨膜或韧带的慢性损伤性炎症,是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主要症状是腰或腰骶部胀痛、酸痛,反复发作,疼痛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如日间劳累加重,休息后可减轻,时轻时重,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因素较多。其日积月累,可使肌纤维变性,甚而少量撕裂,形成瘢痕、纤维索条或粘连,遗留长期慢性腰背痛。 11什么叫腰椎椎管狭窄症? 腰椎椎管狭窄症是指除外导致腰椎管狭窄的独立临床疾病外的任何原因引起的椎管、神经根管、椎间孔等任何形式的狭窄并引起马尾神经或神经根受压综合征。它是导致腰痛及腰腿痛等常见腰椎病的病因之一,又称腰椎椎管狭窄综合征,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年人。静或休息时常无症状,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痛、麻木、无力等症状,需蹲下或坐下休息一段时间后,方能继续行走。随着病情加重,行走的距离越来越短,需休息的时间越来越长,症状与体征不符。 12什么叫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腰痛或腰腿痛患者常见的一种疾病,好发于青壮年活动量较大的体力劳动者。由于第三腰椎横突特别长,水平位伸出,附近有血管、神经束经过,有较多的肌筋膜附着。在正位上第三腰椎处于腰椎生理前凸弧度的顶点,为承受力学传递的重要部位,因此易受外力作用的影响,容易受损伤而引起该处附着肌肉撕裂、出血、瘢痕粘连、筋膜增厚挛缩,使血管神经束受摩擦、刺激和压迫而产生症状。 13什么叫腰椎小关节病? 腰椎小关节病又称腰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是指在腰椎小关节的退变过程中引起的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腰椎小关节主要起到稳定腰椎等作用,腰椎小关节病如果不能及时治疗,腰椎小关节的退变会逐渐加重,从而增加了患者患腰突,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等疾病的风险。 腰痛是腰椎小关节病最典型的症状,表现为持续性钝痛或酸痛,在腰部向后伸展时,会出现疼痛或疼痛加重;患者可伴有腰部僵硬感,尤其是刚起床还没活动时,腰部活动及翻身费力;部分患者可以伴有放射到臀部和大腿部的疼痛。患者腰、腿部疼痛的可以在活动后缓解。 14怎么正确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 (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腰腿受凉,防止过度劳累。 (2)站或坐姿势要正确。脊柱不正,会造成椎间盘受力不均匀,是造成椎间盘突出的隐伏根源。正确的姿势应该“站如松,坐如钟”,胸部挺起,腰部平直。同一姿势不应保持太久,适当进行原地活动或腰背部活动,可以解除腰背肌肉疲劳。 (3)锻炼时应以健美操、太极为主,锻炼时压腿弯腰的幅度不要太大,否则不但达不到预期目的,还会造成椎间盘突出。 (4)提重物时不要弯腰,应该先蹲下拿到重物,然后慢慢起身,尽量做到不弯腰。 15什么叫腰腿痛? 腰椎周围有许多韧带和肌肉等软组织,对维持体位,增强脊椎的稳定性、平衡性和灵活性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旦这些韧带、筋膜、肌肉、小关节内滑膜等组织发生病变时,可发生腰痛。椎管内及椎间有马尾神经及神经根走行,当神经受病变因素影响时则引起腰痛和或腿痛、麻木、无力、大小便功能障碍甚至下肢瘫痪,临床上将这一系列症候群统称为腰腿痛。 16腰腿痛常见的病因有哪些? (1)腰部本身疾患: 1)损伤性:①脊椎骨折与脱位;②韧带劳损;③肌肉劳损;④黄韧带增厚;⑤后关节突紊乱综合征;⑥腰椎间盘突出症;⑦腰椎管狭窄症;⑧脊柱滑脱症。 2)退行性及萎缩性骨关节痛:椎体外缘及关节突关节边缘骨唇形成,腰椎间盘变性及骨质疏松等。 3)先天性畸形:隐性脊椎裂、第5腰椎骶化、钩状棘突及半椎体等。 4)姿势性:脊柱侧凸、腰前凸增加、驼背等。 5)炎症:脊柱结核属特异性炎症,脊柱化脓性骨髓炎属非特异性炎症,强直性脊柱炎亦属此类。 6)肿瘤:转移癌占较大比例,如乳腺癌和前列腺癌转移等,原发于脊柱的肿瘤有血管瘤、骨巨细胞瘤和脊索瘤等。 (2)内脏疾患: 1)消化系统疾患:消化性溃疡、胰腺癌、直肠癌等。 2)泌尿系统疾患:肾盂肾炎、肾周围脓肿等。 3)妇科疾患:子宫体炎、附件炎、子宫后倾、盆腔肿瘤、子宫脱垂等。 (3)神经系统疾患。 17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间盘膨出有什么不同? 腰椎间盘膨出与突出病理上有严格区别。椎间盘膨出或膨隆应是椎间盘的正常退变,椎间盘纤维环环状均匀性超出椎间隙范围,椎间盘组织没有呈局限性突出,内层纤维环、外层纤维环是完整的保守治疗可缓解,椎间盘突出是移位椎间盘组织的直径大于基底连续部,并移向于椎间隙之外;脱出的椎间盘组织块大于破裂的椎间盘间隙,并通过此裂隙位于椎管内,该型纤维环完全断裂。 18腰腿痛的主要检查方法? 本病的辅助检查方法主要是依靠影像学检查,主要有以下几种: (1)平片检查:脊柱各段的摄片一般包括前后位和侧位,根据需要摄左、右斜位片,平片检查不能诊断腰部软组织损伤和腰椎间盘突出症,因此一般软组织损伤性腰痛患者无须常规摄X线片,对疑有骨性病变的患者、如骨折、结核、肿瘤、椎弓峡部不连与脊柱滑脱等,则应进行平片检查。 (2)脊髓造影。 (3)CT检查:CT全称为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是一种损伤较小而分辨率高的检查方法,因其能显示脊柱的横断面,故可发现结核、肿瘤的早期病灶,并有助于腰椎管狭窄症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 (4)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有些特殊查体也可以辅助诊断:①直腿抬高实验;②直腿抬高加强实验;③健腿抬高实验;④仰卧挺腹实验。 19腰腿痛患者应该睡什么样的床? 腰腿疼患者我们一般建议睡硬板床,过软的床对人体支重较差,一侧肌肉、纤维环处于紧张状态,时间长易疲劳、退变,硬板床对人体起到良好的支持作用,腰部可得到较好的休息,但考虑过硬床对骨性突起的刺激压迫。 我们建议一个中等硬度的床垫,睡下去的时候床垫应该给腰部一个支撑,使腰椎不至于悬空而保持其生理的曲度。 20腰腿痛患者如何进行功能锻炼? (1)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由于腰部屈曲的时候椎管相对扩大,有助于缓解神经压迫造成的腿痛,因此腰部的锻炼以锻炼腰部屈肌的力量以及伸展放松背部肌肉为主。 (2)腰痛为主偶尔腿痛的患者背部锻炼的目的主要在于增强腰部肌肉的力量,减少腰椎的不稳定、从而缓解腰腿痛。同时也可以做一些拉伸背部肌肉的动作。 (3)腰椎滑脱的患者背部的锻炼是以锻炼屈肌力量和背部肌肉力量为主。 (4)梨状肌综合征患者拉伸梨状肌能够缓解其痉挛,从而减轻对坐骨神经的压迫。 (5)骶髂关节炎■■■■骶髂部的灵活性动作,可以有效缓解骶髂关节的疼痛。 2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1)增加腹压:临床上约有1/3的病例于发病前有明确的增加腹压的因素,诸如剧烈的咳嗽、喷嚏、屏气、用力排便甚至“虚恭”动作等,即可使腹压升高而破坏椎节与椎管之间的平衡状态。 (2)腰姿不正:无论是睡眠时还是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当腰部处于屈曲位时,如突然加以旋转,则易诱发髓核突出。实际上,在此体位时,椎间隙内的压力也较高,易促使髓核向后方突出。 (3)突然负重:一个训练有素者,多先做准备活动,或从小重量开始负重(如举重、挑担等)以防腰部扭伤或椎间盘突出,但如果突然使腰部负荷增加,不仅有可能引起腰部扭伤,也易引起髓核突出。 (4)妊娠:妊娠期整个韧带系统处于松弛状态,后纵韧带松弛易于使椎间盘膨出。对此,作者进行了有关的调查研究,发现在此时,孕妇腰背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 (5)职业:司机长期处于坐位及颠簸状态下,易损伤椎间盘。 ★ 临床指导:颈肩腰腿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治愈率低的特点,因此临床问题必须请临床专家解决。本书约请张跃云、龚纯等资深骨科专家组织骨科专业团队以问答形式告诉患者颈肩腰腿痛的基本知识、最新治疗手段及正确康复锻炼方法,帮你走出颈肩腰腿痛的烦恼和伤痛。 ★ 全面深入:本书全面涵盖引发颈肩腰腿痛的所有病症及所有知识点。例如,如何鉴别引起疼痛的究竟是哪种病症?应该采取哪些正确的治疗手段?目前世界上治疗疼痛的最新方法有哪些?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饮食应该注意什么?颈椎病的发病因素有哪些表现又如何?如何使用正确姿势来保护我们的颈、肩、腰及全身大小关节?如果已经出现损伤导致疼痛该如何处理?本书作者均从解剖层次和临床角度向广大读者进行深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