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原售价: 168.00
折扣价: 109.20
折扣购买: 宋宴
ISBN: 9787521761696
徐鲤,广州人,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从事古代饮食书籍编写工作,著有《宋宴》、《元宴》(待出版)。 郑亚胜,平面设计师,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装潢设计专业,现居上海。热爱长长短短的旅行,曾沉迷料理,兴起时能一人操办十六人的中式私宴。 毕业于湖北师范大学美术史论专业,古籍善本爱好者。卢冉,腾讯视频知识频道主讲人,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宋韵文化”智库专家成员,电视剧《梦华录》历史文化顾问,《一馔千年》节目专家顾问,纪录片《风味原产地》顾问,北京曹雪芹故居纪念馆《曹氏的四时食单》项目主研究人。
"蟹酿橙 橙用黄熟大者,截顶,剜去穰,留少液,以蟹膏肉实其内,仍以带枝顶覆之,入小甑,用酒、醋、水蒸熟,加醋盐供食,香而鲜,使人有新酒菊花、香橙螃蟹之兴。因记危巽斋(稹)赞蟹云:“黄中通理,美在其中,畅于四肢,美之至也。”此本诸《易》,而于蟹得之矣,今于橙蟹又得之矣。 ——南宋·林洪《山家清供》 橙子,一度是唐宋人吃鱼虾蟹的经典配置。 作为调料的橙会被制成“橙齑”,做法不详,从“细缕”“捣”这些动作,猜测会是这样做:橙皮切碎,放入研钵里捣烂如泥,橙肉去瓣膜,也放入研钵,一同反复碾拌,成品为金黄色的酱;也可能需要把渣滤掉,只取汁液来用,如同果醋。入口,能感觉出非常饱满的橙皮油脂芳香,微苦,并有浓郁的酸味,是一种酸味调料。橙齑一般现吃现捣,常用来搭配生食的水产,比如薄如蝉翼的生鱼片(金齑玉鲙)、鲜斫的紫蟹(洗手蟹)和赤蟹(枨醋赤蟹)、弹牙的虾生(虾橙脍),还有枨醋蚶。一来是受中医理论影响,橙被贴上杀鱼蟹寒毒保护肠胃的标签,二来橘、橙的芳香能淡化水产的腥味。 其中,螃蟹与橙的结合更加普遍,而且两者的上市时段也基本重合,这大概就是宋朝人说“橙催蟹又肥”的缘由。比如做“洗手蟹”,先把生蟹剁块,加咸酸的盐梅、椒末以及橙齑,拌匀就可以享用。由于制作快捷,当食客洗手准备进餐的间隙,成菜就已经做好上桌,故得此名。北宋人傅肱在《蟹谱》中提到,洗手蟹原是北人流行的吃法,后来江南地区亦多见,它曾作为第十盏下酒菜出现在南宋高宗的筷子下,杭州食店里也供应橙醋洗手蟹。 连吃熟螃蟹也要佐以橙。无论是南宋人林洪推荐的“持螯供”版水煮蟹(加了酒醋、葱芹同煮),还是元人倪瓒钟爱的水煮蟹(加生姜、紫苏、桂皮、盐同煮)、蒸蜜酿蝤蛑蟹,都一律强调,最好用“橙醋”“橙齑醋”来佐味。由于古时的橙子大多较酸,它的酸汁(有时会混合醋、盐、酱)能提升蟹肉的鲜味,带来全新口感,如同我们今天吃大闸蟹所蘸姜醋。我们还可从日本的寿司酱油“橙醋”得到更多灵感:橙醋里其实不含醋,而是特地使用酸味很重的醋橘,或一种名为罗汉橙的酸柚作为原料。 蟹酿橙,充满了想象力的橙蟹搭配,通过酿的手法使蟹、橙浑然一体。黄熟大橙子,切去顶盖挖出果肉,制成中空的橙瓮,瓮内留橙汁,将螃蟹剔出肉膏装入橙瓮,盖上顶盖,入锅蒸过,上桌以醋、盐调味。口味的本质与其他蟹橙配并无差异,细节依然是橙香、酸口、蟹肉鲜,但是能用勺舀着吃的方便、卖相的优雅、经加热的橙皮渗出更多芳香油使橙香倍增,以及“使人有新酒菊花、香橙螃蟹之兴”的进餐乐趣,简直为它大大加分。 这道意境菜常见于南宋杭州地区,在史籍中的出现率也比较高,如今恐怕很难想象,被橙味包裹的螃蟹(奇怪的口味)竟曾广受欢迎。《玉食批》透露了御膳厨房有以蝤蛑蟹来制作酿橙;清河郡王张俊在招待宋高宗的豪华宴会上,端出蟹酿橙作为第八盏下酒菜;林洪在文士食谱《山家清供》中,为蟹酿橙专门撰写了一个篇章;从杭州城内多家酒楼饭店的餐牌里,同样可以看到蟹酿橙。但接下来,在明清的口味兴衰演变间,蟹酿橙的影响力逐渐减弱,甚至消失。直至1984年,杭州八卦楼菜馆推出系列仿宋风味菜,蟹酿橙重现食肆。今天你到杭州的一些餐厅,便能品尝到一份现代版蟹酿橙。 【制法】 ①挑选果皮厚、个头比较大、形状圆润、底部较平的橙子,如带果柄更好。不要用薄皮橙,挖肉后容易变形。用斜口小刻刀,在橙子靠近顶部的位置,刻切一圈波浪纹。可先画一条辅助线,以便使圆圈刻得规整。 ②下刀要利落,深刻切穿橙皮,然后揭开顶盖。用金属勺子挖出橙子内部的果肉,果皮内壁的白色筋膜也要去净,橙瓮就做好了。当然,如果你想在橙瓮外皮雕刻装饰花纹也不错,像莲瓣菊瓣之类。 ③挖出的橙肉汁用碗装起来。将橙肉里头的橙汁挤一挤,备用。 ④若螃蟹不够大,就用三只雌蟹、三只雄蟹。若螃蟹比较肥大,每只橙酿一雌一雄就好。螃蟹洗净后放入蒸锅,大火蒸八分钟左右。 ⑤取出散热,待不烫手,仔细拆出蟹肉、蟹膏和蟹黄。蟹肉蟹黄等撕成碎块,加黄酒、醋、两匙橙汁(十毫升),少许水,拌成馅料。 ⑥馅料分为两份,填入橙瓮,汁水也要浇入。 ⑦橙瓮盖好顶盖。水开后放入蒸锅,蒸约五分钟。因为蟹肉已经是熟的,加热的蒸汽将橙皮的香味散发出来,使蟹肉吃起来更为鲜美。蒸热取出,上桌配蘸料(少许盐加醋)。 ◆宋代的橙子主要有三类:甜橙、香橙、酸橙。前者可以作为水果食用(当然,甜度跟今天的没法比),后两者的果肉都很酸苦。其中,香橙会散发出馥郁的香气,常被用于薰衣、做闻香果盘、制蜜煎,用作烹饪调料的应该也是它。而酸橙亦即枳,略带臭气,适于入药。得益于水果培育技术的发展,今天我们吃到的橙子通常又甜又多汁,酸甜适口,比较难找到接近宋朝版本的橙子。做这道菜,你最好找有点酸的橙子(橙子不够熟时也会发酸),如果没有,你可以在蟹肉中挤点柠檬汁或加点醋。 ◆有香橙,有螃蟹,再来一壶加姜丝温过的绍兴黄酒,三五好友做伴,这一桌蟹宴才算完美。" 《宋宴》的作者经过多年研究,以一种创新的方式复现了宋代古籍中的美食, 将读者带回千年前古人的菜市场、庖厨边、餐桌前,赴一场鲜活生动文化飨宴,发现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动人脉络。 文字伴随着那些流传至今的古文、古画,名人轶事,娓娓道来。 宋朝人懂得享受美食,一碗简单的面,能做出六七种形态,八九种配料,十余种风味。 我们熟悉的臊子面、染色面、冷面早已出现在宋人的餐桌上。 并且这些美食大都平易近人, 如苏轼钟爱的蜜煎樱桃、林洪难以忘怀的“拨霞供”兔肉火锅、 流传至今的宋嫂鱼羹、莲房鱼包,以及名噪一时的盏蒸羊。 即使宫廷菜也不像满汉全席般遥不可及,在自己厨房中便可重现。 在家中举办小型主题宴会时,参考书中精细详实的制作步骤,与朋友们分享这些有故事的古早美食, 办一场有声有色的宋宴,不失为一件好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