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妈妈不下班(第二轮班与未完成的家庭革命)

职场妈妈不下班(第二轮班与未完成的家庭革命)
作者: (美)阿莉·拉塞尔·霍克希尔德|责编:李佳|译者:肖索未//刘令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40.20
折扣购买: 职场妈妈不下班(第二轮班与未完成的家庭革命)
ISBN: 9787108071569

作者简介

肖索未,北京师范大学小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学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硕士、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涉及社会性别,婚姻、家庭与亲密父系,人口流动。研究课题包括当代中国的婚外亲密关系,儿童抚育中的城乡、阶层与代际合作;日前主要关注雇佣照料与家政服务。研究成果发表于Men and Maseulinities,Vaccine,《社会学研究》、《社会学评沦》、《妇女研究沧从》、《开放时代》等国内外学术刊物。

内容简介

家庭主妇付出的代价是身处主流社会生活之 外;职业女性付出的代价是步入了发条般运转的 职场,几乎没有时间或情感能量来照顾家庭。她 的职业只留给她极少的时间和能量来照顾家庭, 因为职业最初是为了适应一名传统男性的需求, 他的妻子负责照顾子女。在职业和家庭的安排上 ,家庭曾是大学的福利机构,女性是其中的社会 工作者。现在,女性在大学这样的机构里工作, 但享受不到社工服务的福利。正如我在研究中不 断听到职业女性说:“我真正需要的是一个妻子 。”但是也许她们需要的不是“妻子”;也许她 们需要的是从根本上进行了重新设置的职业,以 适合承担家庭照料的劳动者。这种重新设置将无 异于一场革命,首先发生在家里,然后是在工作 场所—大学、公司、银行和工厂。 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数与日俱增,但是 很少有人在职场获得较高的职位。这不是因为女 性通过某种“自动鉴别”来限制自己,不是因为 我们缺乏“榜样”,也不是仅仅由于公司和其他 的机构歧视女性;而是职业系统抑制了女性,这 种抑制不仅仅通过恶意违反合理的规定,更重要 的是这些规定从一开始就是为占半数人口的男性 而制定的。在律师、医生、商务人士中,女性未 能占到一半,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男性不分担养 育子女和照顾家庭的任务。职场的结构假定男性 不承担上述任务,而男性正是在这样的机构中思 考和感受的。男性投入工作以及工休的时间,是 通过他们放弃在家里讲故事、扔球和与孩子亲昵 的时间换来的。 出门上第一轮班,回家上第二轮班(照顾家 庭)的女性,也无法以男性的标准去竞争。她们 发现自己的黄金生育期,二十几岁后期到三十几 岁中期,同样是职业发展的高峰期。意识到职场 游戏是为不用考虑家庭的人而设计的,有些女性 丧失了信心。 因此,审视工作系统,能看到一半的问题。 问题的另一半发生在家里。如果母亲不再准备野 餐篮,谁将代替她?新的职场母亲会将婴儿与工 作全部揽到自己身上吗?办公室的工作会优先于 婴儿吗?或者,婴儿们会出现在男同事的日常生 活里吗?即便他们不把孩子带到办公室。男人和 女人们都有什么样的感受?对工作有多大抱负? 对子女有多少同理心?对配偶有多少依赖? (摘自《前言》) 女性通常更热衷于探讨如何兼顾工作和家庭 生活,原因之一在于,即便丈夫乐意分担家里的 活儿,她们仍感到自己对这个家负有更大的责任 。女性更多地去操办各种事—跟医生修改或确认 就诊时间、给孩子安排活动、与亲戚保持联系。 在给孩子的万圣节服装上缝上小尾巴、给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