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养(给孩子一个好性格纪念版)

慢养(给孩子一个好性格纪念版)
作者: 黑幼龙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5.40
折扣购买: 慢养(给孩子一个好性格纪念版)
ISBN: 9787508651040

作者简介

黑幼龙,卡内基训练·大中华区负责人。1987年引进全球知名企管训练课程“卡内基训练·”,为大陆及台湾地区的二十几万人(其中包括微软、IBM、TCL等众多知名企业高管)进行管理培训,帮助了很多公司与个人提升绩效,因此被誉为“华文卡内基之父”。他被台湾《天下杂志》评为21世纪对台湾社会最有影响力的人。著有《与成长同行》等近20部畅销书。

内容简介

黑家的慢养教育 如果希望孩子能够为自己做的决定负责,那么我 们在教养他们的过程中就必须给他们自由选择、勇于 承担的机会。 我自己这一代六个孩子,只有我的四弟和最小的 弟弟及妹妹读完了大学,我和其他三个兄弟都是军人 ,都没好好读书。而我自己的四个孩子学业都很好, 可以说是青出于蓝,算是黑家一代代传承下来,慢慢 有了进步。 四个孩子现在也都当了爸爸妈妈,他们对孩子的 关心比我们有过之而无不及。像当年我如果感冒生病 ,家里根本没人管我,但我的四个孩子生病的时候, 因为当时经济状况不好,我和太太百龄还卖掉孩子满 月时人家送的金锁片,带他们去看医生。现在我的几 个孙子们被照顾得无微不至,像黑立琍的女儿年纪还 小,衣服却已经整个衣柜都放不下,家里全都是小孙 女的衣服,孩子长得快,衣服一下子就不能穿了,只 好把衣服送给其他孩子。他们不但给孩子买衣服大方 ,孩子们要学游泳、学体操,他们也都全力支持,我 真的觉得我的孩子们当爸妈当得比我还要好。 但我也有担心的时候,我看他们这么照顾自己的 孩子,对孩子身体和心理充分关心,孙子们会不会因 此不够坚强?他们有没有让孩子们也受点儿挫折呢? 以前我载老幺黑立行去旧金山读斯坦福大学,那时他 才十八岁,就有了一部新车,住的是四人一间的宿舍 ,漂亮的校园里还有罗丹的雕像,跟立行一起漫步在 校园中时,我有很深的感触。我十八岁的时候正准备 离家上军校,感觉自己好像变成被社会抛弃的孤儿… …这真的是好大的反差!也难怪有时我会怀疑他们是 否有坚持面对困难的毅力。他们有办法忍受没有抽水 马桶的厕所吗?我在路边吃一碗面会怡然自得很开心 ,但他们能享受其中的乐趣吗?很多父母会跟孩子说 :“我当年怎么样……怎么样……你现在怎么这样… …”但我只能说人生真的很奇妙,不同年代的人的人 生是完全不一样的,虽然我们自己会有所感慨,但其 实想想也就过去了,不一定要跟孩子讲,或把压力加 到孩子身上。 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和太太谈话是我最重要的 思考及纾解压力情绪的出口。我的孩子们都去过欧洲 ,我虽然去过两次,但都是因公出差,没时间真正深 入体验欧洲风情。有一回儿子从欧洲打电话回来,说 他们正坐在英国的公园里面啃面包,让我好生羡慕; 小儿子立行现在自己创业,上回到美国佛罗里达州参 展,很辛苦,参展结束后他们安排顺道到迈阿密度假 ,我一听到就跟太太说:“哎呀,爸爸都还没去过迈 阿密,孩子怎么可以去!”虽然是开玩笑的,但百龄 会告诉我,不应该说这些话让孩子觉得内疚和有罪恶 感。 我和太太经常把孩子们的事情拿来当聊天的题材 ,孩子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有哪些令我们感动,哪 些令我们又气又好笑,等等。像女儿立琍在学校很活 跃,参与很多社团,有一天大哥黑立言就跟妹妹说: “你这样参加很多活动,表现活跃,以后可以申请哈 佛喔!”没想到立琍马上说:“我才不要上哈佛呢, 我要好好享受人生!”因为我经常不在家,通过和太 太的分享,我可以多了解孩子的想法及成长过程。如 果夫妻之间可以不要谈太多关于房子、股票、车子的 内容,而是把时间花在讨论孩子的养育上,这将增进 夫妻间、父母与孩子们之间的感情。 其实教养孩子并没有固定的标准,没有谁对谁错 ,但我想大部分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负责 任的人。就像孩子们选择自己的另一半一样,这是他 们在自由意志下做的决定,要和所选择的人共度一生 ;现在四个孩子的婚姻都很幸福,我相信他们偶尔也 会吵架、不开心,但这都是他们自己的决定,所以不 会有怨言。不只是婚姻,工作、读书都必须为自己负 责,如果希望孩子能够为自己做的决定负责,那么我 们在教养他们的过程中就必须给他们自由选择、勇于 承担的机会。如果将我和太太结婚四十年来教养孩子 的原则做一个总结,那就是我们真的给了孩子很多自 己做决定的机会和空间。 当然,让孩子们自己做决定、自己负责的过程中 ,我们也会担心孩子们会不会吃亏,是不是交了坏朋 友,或是会不会受到诱惑。像黑立国曾经交了不少坏 朋友,黑立琍也一样,但这要回到原来的论点,你是 要让他尝试一下,受了罪、吃了亏,让他们自己去思 考,这辈子要不要跟这样的朋友在一起,还是要把孩 子保护起来,不让他们碰到这些诱惑?我认为就算在 孩子小时候死命保护,长大后他们还是会面对这些问 题。等开始工作,他们可能会因为缺乏独立思考、为 自己的决定负责的历练而碰到更大的挫折。 所以,经过前二十年培养孩子们自由决定、自我 负责的过程后,近来这二十年,他们每一个人在工作 及家庭上都有不错的收获,我倒感觉很像是前二十年 的“慢养”终于有了丰硕的收获! P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