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物·事·人·心

断舍离:物·事·人·心
作者: [日] 山下英子 著;张雯 译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7.40
折扣购买: 断舍离:物·事·人·心
ISBN: 9787569933956

作者简介

[日] 山下英子 山下英子(YAMASHITA HIDEKO)出生于东京都,现居石川县。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学生时代邂逅瑜伽的行法哲学“断行、舍行、离行”,并由此归纳出“断舍离”整理术,提倡将其运用到日常的“整理”中。在日本各地举办研讨会和讲座,此外还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开展丰富的活动。畅销书籍有《断舍离》《俯瞰力》《断舍离(心灵篇)》《自在力》《欢迎来到断舍离的世界》《断舍离减肥法》《断舍离?人生清单》等。

内容简介

这是一堂断舍离定期讲座。 这天的讲座在“断舍离之家”举办,面向的是一些参加过我的讲座并希望进一步提升的学员。让我感到惊讶并无比感动的是,来听讲座的人中有部分学员是从六年前的第一堂断舍离讲座就见过的“老面孔”。 回想起第一堂断舍离讲座,那天的情形真的令我难以忘怀。 我记得在谈到如何处理杂乱的物品时,明希女士说:“想干脆把整个屋子全烧了”,雅子女士说:“所有东西都堆在一起”,优子女士说:“最不好扔的是美术工艺品。虽不至于当成宝贝,但也都价值不菲。” 这些学员都被堆满整个家的杂物弄得晕头转向,看起来甚至有些崩溃。 而这些让人烦恼的杂物,它们有一个共通点就是:多为别人赠送的礼品。 比如日本的中元节、春节以及婚丧节庆时的礼品、答谢品等。 这些东西都是别人的“心意”,并不是我们自己主观的“意愿”。 换句话说,房子就好像是一个被外人的“心意”塞得满满当当的储物空间,而主人对这个空间是很无奈的。 为得到过多礼品而苦恼,这听来有些矫情,可一堆自己不想要、不喜欢、又扔不掉的东西,一年一年不容拒绝地进入自己的生活中,又确实是一件让人感到烦心的事。 每个人在收纳上的烦恼各不相同,问题也多种多样。 当然了,外人的“心意”堆积如山,也是原因之一。 02.该有的没有,不该有的到处都是 春回大地,百花盛放,各式各样的春装我都打包买回家。然而春天像一只飞鸟,一眨眼就只剩“羽毛”。 到了夏天,我又开始苦恼没衣服穿。 可衣柜里的衣服明明多得塞不下,该有的没有,不该有的到处都是。 没错,去年的衣服还在衣橱,但衣服得搭配心情穿,今年的心情不适合穿旧衣服。 想穿的衣服找不到,能找到的全不想穿。 这种情况很正常,大部分人的解决方法是:每年都去买很多新衣服来代替旧的。 但是那些我们不穿的衣服又没坏,扔了又可惜,就只能这么放着。所以我家里还存着很多十年前的衣物。照这样循环的买法,我们怎么收拾都不可能收拾完。 因为不舍得、扔了可惜,不知不觉间这些东西慢慢堆积起来,占据了我们原本宽敞的生活空间。 家就这样一天天变成了“仓库”,而家的主人——我们也慢慢被“物品”所取代。每一次我想着咬咬牙扔点什么的时候,我的焦点就会从自身转到要什么不要什么、留什么扔掉什么上。 在这样的重复中,在一次次的取舍选择中,我才能逐渐看清现在的“自己”。因为取舍选择的标准不是别的,而是“我”。 扔完后留下的那些东西,就是现在的“我”的代表。 是的,当我开始断舍离之后,我才突然意识到这其实是一份认清自己与物品间之间关系的工作。 断行、舍行、离行,从整理衣橱开始。 03.家的主角是谁? 当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物品之间的关系后,我意识到,家早已不知不觉被物品所占领。这里的“不知不觉”可是个坏家伙。一个不留神,大量物品就溜进家中“占山为王”。 我家的每一个缝隙都被塞满,地上乱作一团,从桌子、橱柜、箱子到餐具架的顶上,只要是水平面就无一例外地放满了东西。 这种状态的房子已经不能再被称之为家了,它更适合被叫做“仓库”,而人只能在物品与物品的缝隙间艰难地栖息着。 我们每天的生活,就是在物品与物品之间铺开被褥,然后把碍事的东西扫到一边,在好不容易挤出的空间里“灵活”生存。 这一切都发生在不知不觉间。房屋已经不再能够为人的生活提供便利,而成了物品的摆放空间。 物品,成了我们家中的主角。 让我们重新成为家的主角吧,夺回被物品占据的空间、时间和精力。只有宽裕的空间、时间和精力,才能让人放松身心。 这就是断舍离的最终目标。 1.人生整理概念“断舍离”创始人山下英子的初心之作,也是累计销量超400万册畅销书“断舍离”书系的奠基之作; 2.由多位“断舍离”学员的真实经历和体验书写而成,是最丰富和最容易拿来实践的断舍离方法; 3.想要真正读懂断舍离,并且运用断舍离整理方法改变现状,就要先了解你与这世界的关系,即物品、事业、人际关系、心灵状态四个方面; 4.这是一本给你的人生做减法,帮助你创造美好新生活的最实用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