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浙江文艺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2.80
折扣购买: 王安石变法/易中天中华史
ISBN: 9787533947606
易中天 1947年生于长沙,曾任教于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现居江南某镇,潜心写作“中华史”。在易中天看来,《二十四史》基本上是“帝王家谱”,《资治通鉴》则是可供统治者借鉴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正因为如此,他认为汗牛充栋的各类中华史,大多没有全球视野和现代史观,因此他将在直觉、逻辑和证据的基础上,书写人们“不知道和想知道”的历史。 已出版作品:《易中天文集》(1-16卷),《易中天中华史》(1-18卷)。
第一次见到神宗,王安石就让皇帝极为振奋。 我们故事的这位主角,是在熙宁元年(1068)四月觐见 皇帝陛下的,当时的官职是翰林学士。神宗问:朕想要实现 天下大治,爱卿认为第一步该怎么办? 王安石说:选择道路。 宋神宗问:学习唐太宗,如何? 王安石答:要学就学尧舜,学什么唐太宗! 二十一岁的皇帝大吃一惊,有点热血沸腾。 后来,神宗与王安石单独谈话,感慨地说:唐太宗一定得有魏徵,刘备也一定得有诸葛亮,才能有所作为。 王安石答:那两个人,也没什么了不起。 神宗又吃了一惊。 诸葛亮和魏徵都不放在眼里,这个王安石,究竟有多大 本事,竟敢如此狂妄? 皇帝心里没底,众人议论纷纷。 第一个明确反对王安石的,是为韩琦打抱不平并与韩琦 同时罢相的参知政事吴奎,理由也很充分。吴奎说:臣与王 安石曾经是同事,深知此人遇事迂阔,一根筋认死理,从来 不肯自我反省承认错误,在开封府“鹌鹑案”中的表现就能 说明问题。因此,如果重用此人,必然紊乱朝纲。 另一位副宰相唐介也说:王安石不堪大任。 神宗问:哪方面不行?才华吗?学问吗?能力吗? 唐介说:都不是,是性格有问题。他这个人,爱好读书却钻牛角尖,志向远大却不切实际,一门心思只想改变祖宗 家法。如果用他做宰相,非把天下搞乱不可。 神宗又问侍读学士孙固:王安石可以做宰相吗? 孙固说:王安石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担任翰林学士绰绰 有余,做宰相却要有度量。此人心胸狭窄刚愎自用,听不得 不同意见,容不下不同派别,恐怕并不合适。 其实,这也正是韩琦的主张。事实证明,韩琦和孙固等 人所言不虚。后来王安石刚刚成为副宰相,果然就跟同僚们 弄得很僵。每次意见分歧,他不但固执己见,还会金刚怒目 暴跳如雷地吼叫说:你们这些人,错就错在不读书! 另一位名叫赵抃(读如变)的副宰相忍无可忍,不得不 反唇相讥:不知道尧舜的时候,皋陶都读什么书? 王安石哑口无言。
王安石变法是影响北宋王朝,甚至影响中国历史走向的一件大事。事件的核心人物,宋神宗、王安石、司马光等,都是既聪明又正直的政治家,人品无可挑剔,执政的出发点也是为国为民。革除旧政还是维护祖宗家法,推倒重来还是尽废新法。声势浩大的变法*终却沦为一场拉锯混战,变什么法?法怎么变?为什么新旧两派对立如此激烈?这场拉锯战又对大宋的命运产生了哪些影响?解答这些疑问,体会那段历史,请阅读《易中天中华史 第十八卷:王安石变法》。
中华民族到了关键的时刻。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历史。审视“世界文明中的中华文明”,找到“中华文明中的共同价值”,明白“未来世界中的责任担当”,也才能看清文明的意志,找到中华的位置。这就是《易中天中华史》的任务。至于结论,也许会有,也许没有。但即便没有,探寻和反思本身,也是一件非常值得去做而且充满乐趣的事情,诸位难道没有兴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