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学林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为了女性真的解放(鲁迅妇女观今读)
ISBN: 9787548616092
刘国胜,现任鲁迅文化基金会特邀顾问、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顾问、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特聘签约教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外部董事。 2003年至2014年任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之前曾任上海铁合金厂党委书记兼副厂长、上钢五厂党委书记,上海市宝山区委书记、金山区委书记,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副秘书长。 著有《渐远渐近——鲁迅“立人”思想启示录》《独有“爱”是真的——鲁迅“立人”思想解读》《应该有新的生活——鲁迅“立人”思想今读》《只有爱依然存在——鲁迅儿童观今读》《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鲁迅青年观今读》《以人为本与基层党组织建设》《政治核心作用论》《国有企业党委(党组)领导作用论》等。主编《宝钢领导力》《宝钢党支部建设》等。2017年获“鲁迅文化公益推动奖”。
“必须地位同等之后,才会有真的女人和男人” 思想革命必须抓住本质,妇女解放的本质是男女地位平等,鲁迅很早就提出了这个观点,并作了详细论述。先生在五四运动的前一年1918年所作的《我之节烈观》中,对于男女平等问题突出讲了三点,一是“男女平等,义务略同”。“略同”,不是完全相同、绝对相同,不是要求男子做到的事女子全都要做到;反之,也不是要求女子做到的事男子全都要做到。这里已经蕴含着男女平等是指地位平等的思想,具有全面性、深刻性和科学性,不走极端。二是“既然平等,男女便都有一律应守的契约”。男女平等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要落到实处。如何才能落到实处?要有“契约”———制度和法律保障。有了契约还不够,最重要的是严格遵守,无论男女“一律应守”。先生谈妇女解放,一开始就把思想革命和制度革命、法制建设联系在一起。三是强调相信男女一律平等是“相信真理”。真理代表了人类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规律,不可违背,谁违背谁就将被历史淘汰。 先生1933年在《关于妇女解放》中,写下了一段十分重要的话,本章开头已经涉及,请看完整的原文: 自然,在生理和心理上,男女是有差别的;即在同性中,彼此也都不免有些差别,然而地位却应该同等。必须地位同等之后,才会有真的女人和男人,才会消失了叹息和痛苦。 男女平等是指地位平等。针对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男尊女卑、夫权主导思想,必须强调男女地位平等,否则只有主奴关系下造成的叹息和痛苦,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女人和男人。同时必须指出,提出男女地位平等并不是否定男女生理和心理差别。如果无视、甚至抹杀这种差别,就走向另一个极端———鼓吹男女完全同质化,也就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女人和男人。先生紧接着强调: 在真的解放之前,是战斗。但我并非说,女人应该和男人一样的拿枪,或者只给自己的孩子吸一只奶,而使男子去负担那一半。我只以为应该不自苟安于目前暂时的位置,而不断的为解放思想,经济等等而战斗。解放了社会,也就解放了自己。但自然,单为了现存的惟妇女所独有的桎梏而斗争,也还是必要的。 所谓女性“真的解放”,就是做到男女地位真正平等,而不是嘴上说说却并没有实际行动,也不是表面上的平等实质上的不平等。怎么才能做到女性“真的解放”?先生的回答是:只有通过战斗———坚决地与受旧制度旧文化保护的黑暗势力作斗争,斗争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是思想,一是经济。为女性“真的解放”而战斗,首先要有不安于现状、积极改造社会的意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倡导安于现状,尤其是道家学说,虽然它是了不起的智慧学说,但确有其消极保守的一面。先生早在1907年写的《摩罗诗力说》(《坟》)中就指出:“老子书五千语,要在不撄(按:不撄,不去触动)人心;以不撄人心故,则必先自致槁木之心,立无为之治;以无为之为化社会,而世即于太平。” “中国之治,理想在不撄”。“有人撄人,或有人得撄者,为帝大禁,其意在保位”;“有人撄我,或有能人撄人者,为民大禁,其意在安生,宁蜷伏堕落而恶进取”。不改变这种不思进取的文化,就谈不上社会进步,妇女解放、得到与男子平等的地位也就毫无希望了。先生强调,要放在整个社会解放的广度和高度来考虑妇女解放问题,因为只有解放了社会,才能解放妇女。当然,改变男女地位不平等的旧秩序,打碎迫害妇女的桎梏,无疑是社会解放的题中应有之意。 为了避免把男女平等的概念绝对化,先生对男女平等是指地位平等而非抹杀性别差异作了具体说明,譬如,拿枪打仗应该是男人的事,而给婴儿哺乳则只能是女子的事。先生不赞成“女人应该和男人一样的拿枪”,同样,还有作家说过“战争,让女人走开”,这在一般情况下不应有异议,在特殊情况下则另当别论。当强敌入侵时,如果男子上战场牺牲过大、已不足以御敌,迫不得已时有的女子也就要上战场(主要是做战地救护和通讯工作)。我国的抗日战争,苏联的反法西斯战争,都如此。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白俄罗斯作家犛.犃.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我是女兵,也是女人》,真实地反映了苏联女兵的悲壮故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超过一百万十五至三十岁的苏联女兵奔赴前线,她们中不仅有在枪林弹雨中治病救人的医生、护士和负责通讯联络的专业人员,还有直接与德国纳粹交火的伞兵、坦克兵、重机枪手和狙击手等。这些作出了特殊牺牲的女性,令人肃然起敬! “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这是《伤逝》里子君的呐喊,时隔百年,依然充满力量。 “娜拉走后怎样?”鲁迅提出的追问,至今仍是时代命题,发人深思。 “男女生理和心理有别,地位却应该同等”,这是鲁迅对妇女解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的把握。 钱理群曾说过:“鲁迅的思想里是积淀了‘20世纪中国经验’的,它对于当下的中国确实是更为切近的。” 鲁迅发出的解放妇女的强烈呐喊,针对妇女解放基本问题提出的一系列独到而深刻的见解,时至今日依然给我们以丝毫没有陈旧感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