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梦不离云/观天下新世纪散文精品文库

鹤梦不离云/观天下新世纪散文精品文库
作者: 编者:李舫
出版社: 人民日报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7.00
折扣购买: 鹤梦不离云/观天下新世纪散文精品文库
ISBN: 9787511556424

作者简介

李舫,吉林长春人,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学文艺理论博士,作品有《不安的缪斯》《重返普罗旺斯》《贾科梅蒂:青铜魔法师》《比记忆*黯淡的传奇》《**的圣殿》《埏埴以为器》《苟利**生死以》《黑夜走廊》等。酷爱文学、电影、戏剧,在《**人文历史》杂志常年开设专栏“一个人的电影史”。

内容简介

士与绅的*后遭逢 阿来 **我来谈谈李庄,谈谈对李庄的感*。因为我知道 宜宾市里和区里正在做李庄旅游的开发,其中*基础性的 工作,就是研究李庄文化。那么也许我的这些感*,就可 以作为一个案例,可以作为一个游客样本,作为有文化兴 趣的游人的样本,看他来到李庄,希望看到什么,或者说 ,他来到了李庄,有关中国文化所产生的一些联想,所有 这些也许都可以作为当地**对李庄旅游开发跟文化开掘 的参考。我不是旅游规划专家,所以,我作为一个有文化 的游客,只是希望在这一点上对你们有所启发,这就是我 愿意来此谈谈李庄的原因。 其实我这次也只是第二次来李庄。两个月前吧,还来 过一次,那是**次。听说这个地方好多年了,读这个地 方有关的资料、书籍,尤其是读我们四川作家岱峻的非虚 构作品《发现李庄》,也有好多年,但不到现场,这种感 *还是不够强烈。因为过去我们老是想,来到李庄的那些 知识分子,如傅斯年、董作宾、李济、梁思成等这样一些 人,他们是跟中国新文化运动相始终的这样的一代知识分 子,如果只是讲他们如何进入到一个谁都没有预想到过的 地方,在这个地方艰难存息,而且继续兢兢业业地从事使 中国文化薪火相传的平凡而又伟大的工作——尤其是在抗 战时期,中国文化面临巨大存续危机的时代——这样的工 作*是具有非凡的意义。**次我来李庄时,便忍不住说 了四个字——“弦歌不*”。这是一个有关孔子的典故。 《庄子》上说:“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 *。”这种精神当然是很伟大的。这一部分事迹,在** 李庄文化的开掘中,已汇集了相当丰富的材料,也有了较 为充足的言说。 但我觉得,这并不能构成李庄文化的全部面貌,因为 抗战时期,不同的学术机构、不同的大学,辗转到不同的 地方——到桂林,到贵阳,到长沙,到昆明,到成都,到 重庆……但在那些地方并没有产生像**李庄这样有魅力 的故事,那就说明这样的一种局面的形成情况并不是一个 单向度的问题。就像**讲在昆明的西南联大,怎么讲呢 ,大多还是像**我们讲李庄那些外来的大知识分子的故 事一样,讲他们如何在困难的条件下专注学问,如何在风 雨飘摇的时势中不移爱国情怀,却很少讲出昆明跟西南联 大——这个地方跟联合大学互相之间产生交互作用的过程 。这也情有可原,因为那些机构大多在大的地方,在相对 中心的城市,中央**政令相对畅通的地方,所以与地方 交互的故事,并不是那么多,尤其是他们跟当地民间各个 阶层相互交往关系的故事并不是特别多。 这其中好些地方我都去过。比如西南联大所在的昆明 翠湖边,也曾在湖边曲折的街巷中怀想那些消逝了的一代 知识分子的背影。 但为什么独独是李庄,一下子就在这么小的一个地方 ,来了这么多学术机构,而且,至少同济大学的到来,是 由李庄的大户人家,也就是过去所说的有名望的乡绅们联 名主动邀请来的。我觉得这里头一定是包含了某种有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