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社科出版社
原售价: 79.00
折扣价: 49.00
折扣购买: 鼓楼新悦-众神降临之前:在沉默中重现的印度河文明
ISBN: 9787520369572
20世纪60年代,肯尼 思·克拉克(Kenneth Clark)推出了首创性电视 系列片《文明》。在《文 明》中,这位卓越的艺术 史学家仔细考量了文明的 非西方起源,这些文明比 古希腊文明要早2500年。 他评论称: 在历史上,人类曾经 历过三四次跨越式发展, 在普通的演进条件下这种 发展是不可思议的。其中 一次就是在大约公元前 3000年的时候,除了埃及 和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 谷也突然出现了文明。另 一次则是在公元前6世纪 ,在爱奥尼亚和希腊,哲 学、科学、艺术、诗学等 方面都发生了奇迹,达到 了此后2000年都未能达到 的高度,与此同时,在印 度,也出现了精神启蒙, 这种启蒙或许再无出其右 者。 古埃及和古代美索不 达米亚因其艺术、建筑和 皇室墓葬闻名于世,它们 留存下以埃及象形文字或 苏美尔和巴比伦楔形文字 书写的浩瀚的文献,希伯 来《圣经》和古罗马文学 作品中也反复提到埃及的 法老及巴比伦和波斯的统 治者。古希腊文明亦是如 此。或许不及前两者著名 ,但印度的佛教思想(大 致与古希腊哲学同期)和 吠陀经典(成书年代约在 公元前1500一前500年) 中传递的早期印度教思想 也广为人知。然而,公元 前三千纪上半叶在印度河 河谷——今天的巴基斯坦 和印度——中出现的文明 ,却并不被太多人知晓。 与古埃及文明和美索 不达米亚文明一样,印度 河文明也有其独特之处, 但它在公元前19世纪就衰 落了,也并没有在印度次 大陆留下直接的遗产。无 论是公元前4世纪从西北 方向入侵印度次大陆的亚 历山大大帝,还是公元前 3世纪管辖次大陆大部分 地域、弘扬佛教的孔雀王 朝阿育王,都对印度河文 明一无所知;更不必提接 下来的2000年,依次来到 次大陆的阿拉伯统治者、 莫卧儿统治者和欧洲殖民 者了。事实确实如此,尽 管印度河文明如此令人惊 异,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 内,它都全然不被人知晓 ;直到20世纪20年代,几 乎是“天上掉馅饼”一样, 英国和印度的考古学家意 外地在旁遮普地区的哈拉 帕发掘出了城市遗址(艺 术史学家克拉克此时还是 个孩子),它才为人所知 。从那时起,学者们就致 力于破解它的谜团,解读 它艰涩难懂但颇具美感的 书写系统,并以此在南亚 历史与世界史中,给予这 一最重大的“失落”文明应 有的位置。 考古学家已经鉴别出 1000个定居点,它们来自 印度河文明的不同时期。 这些定居点分布在今天的 印度和巴基斯坦,覆盖了 南亚次大陆80万平方千米 的土地,面积差不多是西 欧的四分之一;原始居住 人口约100万,与古罗马 鼎盛时期人口相当。这是 同时代分布范围最广泛的 城市文明,覆盖面积大约 是古埃及文明或者美索不 达米亚文明的两倍。尽管 印度河文明的定居点大部 分还是村落,但也存在一 些城镇,且至少有五处确 确实实的城市。摩亨佐一 达罗和哈拉帕是印度河文 明的两座最大的城市,一 者坐落于印度河畔,一者 在印度河的一条主要支流 旁兴建,相距约600千米 。在印度河文明成熟期, 即大约公元前2600—前 1900年,这两座城市可以 媲美古埃及的孟斐斯 (Memphis)或美索不达 米亚的乌尔(Ur)。在哈 拉帕的墓地中出土了人的 遗骨,经过检验,差不多 一半的居民活到了35岁左 右,而且有近六分之一的 人寿命超过55岁。不过, 尽管当时的先民寿命并不 短,但这两座城市的人数 恐怕从未超过5万人。 这些城市里有用砖块 修建的杰出建筑,却并没 有像古埃及人或美索不达 米亚人那样,以金字塔、 宫殿、神庙、陵墓、雕塑 、绘画或成堆的金子夸耀 自己。印度河文明最宏伟 的建筑就是人称“大浴池” 的建筑,建于摩亨佐—达 罗,是古代最早的公共蓄 水池。这个“浴池”为长方 形,长12米,宽7米,最 深处有2.4米,南北两侧 各有一列宽阔的楼梯引向 平整的池底,楼梯上覆一 层厚厚的沥青以防水。在 那个时代,能有大浴池这 样的技术水平可谓令人惊 叹,但就考古学家目前的 发现而言,大浴池并没有 什么绘画或雕刻的装饰。 P2-5 古印度文明广为人知的历史始自吠陀时代,而吠陀时代以前,在印度河流域,还曾经出现过一个 “印度河文明”。1924年,印度考古调查局局长的一篇文章使该文明出现在大众视野范围内,他在这篇文章中称,“考古学家们极少能够有机会。可以偶然发现一个被世界遗忘已久的文明的遗迹。看上去,此时此刻,在印度河平原上,我们就站在新发现的门槛上”。 本书是印度河文明的专著,在这里它不再是作为一个引言或者起源出现,也并非只有只言片语的叙述,作者鲁宾逊以严谨、精炼的语言为我们一一展示了与印度河文明考古工作相关的成果。时至今日,印度河文明出土的印章上的文字、字符依然没有被破解,在这个文明周身环绕了太多的谜团,也正因如此,它的魅力在沉寂4000年后依然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