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国文坛纪事(专家年选)

2006年中国文坛纪事(专家年选)
作者: 白烨
出版社: 文化艺术
原售价: 23.00
折扣价: 15.41
折扣购买: 2006年中国文坛纪事(专家年选)
ISBN: 9787503931598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 话 (2006年11月10日) 胡锦涛 各位代表,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七 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这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文艺工作者的一次 盛会。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 体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全国广大文艺工 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 文艺工作,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中具 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在血雨腥风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如火如荼的 和平建设时期,我国广大文艺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响应人民和时代的召唤 ,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进步号角,通过各种艺术方式讴歌人民、昭 示光明、凝聚力量、鼓舞人心,激励亿万人民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 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别是进入改革 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为我国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开辟了广阔空间。广大文艺工作者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出色的艺术劳动,热 情歌颂全国各族人民的伟大实践,我国文艺各个门类百花竞放、异彩纷呈, 文艺氛围更加融洽和谐,文艺创作更加积极活跃,文艺队伍更加意气风发, 形成了大团结、大繁荣、大发展的生动局面。我国广大文艺工作者为推动我 国社会发展进步、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促 进人的全面发展付出了辛勤劳动,做出了重要贡献。历史将永远记住同志们 的杰出创造和奉献,党和人民感谢你们! 文艺历来是陶冶人们道德情操、抒发人类美好理想、丰富人们艺术享受 、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领域。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人类生命繁 衍、财富创造的物质文明发展史,更是人类文化积累、文明传承的精神文明 发展史。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镌刻着文化进步 的烙印。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之中。 中华民族历来以悠久而丰富的文化著称于世。在五千多年的历史演进中 ,在祖国这片广阔神奇的土地上,勤劳智慧的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百折 不挠,在改造山河、改善生活的不懈奋斗中,创造了饱蕴中华民族思想精髓 和价值追求的灿烂文化。文艺是中华文化史册中色彩瑰丽的篇章。从我国秦 汉以前的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小说,从五四运动 时期兴起的新文化到新中国,吱立以来的社会主义文艺,我国人民创造的形 式多样的优秀文学艺术,描绘了我国人民壮阔而又艰辛的奋斗历程,展示了 我国人民细腻而又丰满的艺术情趣,记录了我国人民充实而又多彩的社会生 活,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 精神力量。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为我们伟大的民族拥有这样源远流长、博大精 深的文化而感到自豪。 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 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人类文明进步 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 ,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 先进民族之林。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 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 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显著标志。 当前,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的条件下,要不断解决好人民 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进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 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着力培育民 族精神、提高国民素质、激发奋斗热隋,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更好地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意 志和力量凝聚起来,万众一心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 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大潮,面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 改善对文化发展的要求,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多样活跃的态势,如何找准我国 文化发展的方位,创造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提 升国家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 不久前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总结历史经验,站在新的时代高度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全面部署。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我们要构建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 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要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在社会 主义先进文化引领下,大力建设和谐文化,广泛动员人民群众投身和谐社会 建设。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我们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发掘民族和谐文化资源,借 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