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一点历史常识/每天学一点常识书系

每天学一点历史常识/每天学一点常识书系
作者: 张雷//宋烨
出版社: 蓝天
原售价: 26.80
折扣价: 19.03
折扣购买: 每天学一点历史常识/每天学一点常识书系
ISBN: 9787509405741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政治家的楷模——周公 在中国历史上,周公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他凭借一本《周公解 梦》,在中国几千年历史长河中赚足了人气。作为一位政治家,周公在武王 病重以及辅佐成王期间表现出的忠诚与恪尽职守,给后世为人臣者做出了典 范。周公在平定“三监之乱”时所表现出的智慧,也备受称道。另外,周公 在教育子女方面也煞费苦心,把儿子伯禽培养成为一个很有作为的人。 武王伐纣归来,由于过度操劳,身染重病。武王想把位置传给能干的 周公,周公坚决不接受。他考虑到当时的环境的确离不开武王,非常希望武 王能尽快好起来,为此他虔诚地向祖先为武王祈祷,祷词的大意是:“先王 啊,你们的长孙得了危暴重病,如果你们在天上斥责他不应该背弃人民,那 就让我代替他去死吧。我既有仁德,又温顺,还多才多艺,这种性格最适合 侍奉鬼神。你们的长孙不如我多才多艺,不能侍奉鬼神。”尽管 周公真诚祈祷,并没有使武王彻底痊愈,一度好转之后还是病故 了。但在当时崇尚迷信鬼神的时代,周公甘愿用自己的生命换回 武王的生命,他的忠诚无私日月可鉴。 武王死后,太子诵继位,即周成王。此时正值国家初建,政 局不稳,内忧外患接踵而来,年仅十几岁的成王很难应对。后来 爆发“三监之乱”,周公进行征伐,诛杀了兴乱犯上的武庚与管 叔,将蔡叔发配,最终平息这场叛乱。其后,周公又采取了一系 列措施,巩固周人天下。他建立了一整套奴隶制的统治秩序。传 说他制礼作乐,完善了典章制度,将整个周朝社会治理得井井有条。 周公不仅对周王室忠心耿耿,还要求儿子像自己那样忠于 职守。周成王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在伯禽去鲁国赴任前, 周公告诫他说:“千万不要因为自己受封于鲁国就变得怠慢、轻 视人才。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的叔父,又身兼辅助天 子的重任,我的地位应该不算低了吧。可是,我还经常在洗头发 时,要多次停下来,用手握着头发去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多 次停下来去接待宾客,我这样做还唯恐因怠慢而失去人才。那些 拥有天下的君王,都是因为具有了这些美德才获得如此显赫地 位。反之,不谦虚谨慎的帝王必将失去天下,甚至身败名裂, 桀、纣就是这样的下场。你要吸取他们的教训啊!”这就是著名 的周公诫子。 作为人臣,周公能做到忠心耿耿,尽心尽职;作为领导者, 他能礼贤下士;作为人父,他对教育孩子颇有心得,并取得了较 大的成功,因此后人称他为中国传统政治的楷模。 创办大众教育的先驱——孔子 在今天的中国,无论你出身名门望族,还是来自社会底层,能够接受 教育均被视为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而在春秋时期,底层民众却没有这样幸 运,他们被远远地排斥在教育之外,接受教育只是统治阶级集团的专利。而 打破这种贵族垄断教育特权的功臣,当数我国的教育先驱——孔子。 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用于发展教育事业,成就卓著,据说培养学生三千 多人,其中精通六艺之学者就有七十二人。他能够因材施教,注重兴趣在学 习中的作用,善于用启发诱导的方法教育学生,所以教育的成就很大。由于 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因此被尊为“万世师表”。 孔子在教育上的最大贡献是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制度。在春秋末 期,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制规章、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用的礼器全都掌握 在官府,普通百姓根本无缘接触。由于当时的学术与教育均被官 方所把持,所以这种教育制度也被称之为“官学”。据一些史学 家考证,孔子在当时大开私人讲学之风,提出了“有教无类”的 观点,即不管什么人都可以享受教育。这种观点的提出颠覆当时 “学在官府”的教育格局,使教育权利下移,让普通人家的子弟 也能接受教育,开创了教育新格局,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 意义。 孔子还在私学开创了许多新的教育方法。他很注意对学生采 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即“因材施教”。如有一次子路和冉求都向 孔子提出了“听到朋友穷困是否应该马上送些财物去帮助他”的 问题,由于二人性格迥异,子路好胜而冉求怯弱,孔子就根据具 体对象给出不同的答案,要求子路最好跟自己的父兄商量一下再 做决定,而要求冉求立刻给朋友提供帮助。 孔子还提出了“学而优则仕”的观点。尽管有学者以此批判 孔子这种观点带有歧视劳动人民的意思,但孔子的这种主张在后 代知识分子中间确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知识分子通过学习 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同时,国家也通过这种方式选拔了大批有用 的人才。 孔子打破了旧有的“学在官府”的教育制度,开创了私人办 学之风。他广收门徒,认真进行教育实践,为社会培养出了一批 优秀人才,不愧为中国平民教育事业的开拓者。直到今日,孔子 的许多教育经验与方法对我们仍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