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69.00
折扣价: 42.80
折扣购买: 大叔型社会的女孩们(一个职业女性的觉醒之路)
ISBN: 9787559868947
[日]笛美,日本广告界达人,因在网络上发起“抗议检察厅法修正案”受到1000万推特用户支持而进入大众视野。 陈菁,译者,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日语系。曾为图书编辑,现为译者、科幻小说作家。
在日本,结婚生子是女性这种生物被赋予的另一种人生履历,它与学历、工作经历并存,是决定这个人价值的标准。“快点生,不生就没有做女人的资格,不生就别怪自己得承担所有后果。” 社会结构与自己的人生连接起来的瞬间,过去的记忆如惊涛骇浪般在我脑海闪过——我被要求要有个女孩儿样的孩提时代;想和公司的人成为家人,所以去加班的新人时期;上司说过的那句“女人迟早会辞职”;赞扬母亲的自我牺牲精神的电视广告;说“男人永远长不大”的电视广告;全是年轻女孩,没有大妈的电视广告。 这一切,都是为了维持这个以男性为中心的,所谓的大叔型社会。 就为了支撑这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我才一直被当作“女生机器”来培养吗?由于我被灌输“要活出自我”这样的思想,还有了不必要的期待,愚蠢地认为自己和男人是同样的生物。 作为一个女人,我从一开始就没有在综合职一直工作下去的希望。本来就不是这样规划的。所谓综合职,是指男性在有全职主妇支持的情况下,拼上自己的人生才能实现的工作方式。这是一场无法通关的游戏。公司里的男性毫无例外地都有做全职主妇的太太,为什么我之前连这么简单的事情都没注意到? 女孩子总有一天会蒙着结婚生子的幸福面纱被赶出去,之后又会有新的女孩子进来填补空缺,于是构成职场的成员永远只剩下大叔和女孩子。 在描绘不同年代和性别的人的广告里,一定会有穿着校服的女高中生站在中心位置,老奶奶和妈妈们则被赶到最边上。 在游戏和动画的广告中描绘的女孩子,个个羞得满脸通红,胸部大得出奇。她们不像是人类,更像是为了情色而进行品种改良的怪物一般的存在。如果打开电视,就会看到中老年男主持人旁边,年轻的女助手正眉开眼笑或是点头哈腰来讨好观众,被大家评价为是“体贴后辈”或“重感情”的男明星,则拍打着女主持人或女明星来制造笑点。为了展现“家庭的羁绊”而一味描写母亲的献身精神,母亲确实是家务的主体。但是,“丧偶式育儿”、产后抑郁明明都已成为社会问题,到底要让母亲独自献身到什么时候才甘心? 就是因为在日本,才会有这种事发生。所有的日本人都生活在对女性的歧视之中。你真是个丑八怪,你这女人怎么这么没用——他们用尽各种手段试图让女性产生罪恶感。 一旦意识到性别歧视,过去的事情就会像烟花一样在我脑海中一个接一个地炸裂开来。当我像每天晚上那样沿着被白雪覆盖的道路久久地散步时,突然之间我想起了性犯罪的事。 7 岁时,邻居家的叔叔把手伸进了我的内衣里;上大学时我被路人袭胸;在公寓入口,我被不认识的年轻人推倒;一个大叔曾把我拉进大楼间的缝隙里强吻我——这些事在我成为职场人之后,也仍然在发生。加班到很晚的时候,回家路上我被人开车追来追去,还有人骑自行车跟在后面向我提出“援助交际”。也有大叔曾一边自慰一边追到我所在公寓的入口。由于太害怕这些变态,后来我每天晚上都打车回家。 看着大雄偷窥女生洗澡的动画场景长大, 读着描绘“幸运色狼”的少年漫画,搭讪术成为受欢迎的教科书,通过成人影片或非法上传的色情视频学习性爱,把变态(HENTAI)当作能向世界夸耀的日本文化并为之喝彩——这样的男性,就是我的朋友、同事、上司,以及未来的恋人或丈夫吗? 我能像现在这样平安地活着,真是奇迹啊。为什么会存在这么多道悬崖?而且女性一旦从悬崖上掉下去,他们就会让她很难再爬上来。 (身为事业型女性)男性构成了我的世界的主要部分,他们比这个世界之外的女性要真实得多。如果我认为他们的世界很可笑,就等于否定了自己所属的世界。再者,我与男性社会之外的女性接触的机会也太少了。 (广告界)每年旨在介绍优秀创作者的“年度创作者”都是男性获奖。从1989年第1届开始,清一色的男男男男男男男男男男男男男男男男男男男男男男男男男男男男男男男男。 女性无法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明明是社会的问题,我却把怨恨的矛头指向了在男性社会中扮演其他角色的女性。我甚至不知道,这对于想要分裂女性、让她们无法团结到一起的男性社会来说,简直是正中下怀。 据说,晚婚化是因为女性踏入社会了,可原因真就只有这个吗?我周围的职场女性,对婚活和备孕都很热心。如果女方想办法逼着男方结婚,就会被人嘲笑“太拼了”。如果男方一直不提结婚,女方就会被人说成是“没有看男人的眼光”。要是两个人一直不结婚,又会被人以“晚婚化和少子化的原因”为由进行批判。而如果女方因心烦意乱而精神状态恶化,就会被嘲笑是“郁娇”“地雷女”。总之无论走哪条路,都会受到抨击。 ……简直是无处可去。 所谓的男人的爱,就是为了照顾心爱的女人而把她们的学历和事业都剥夺,让她们无法自食其力吗?尽管男人常说“我会守护你”,但如果把女人的一切都夺走,那所谓的“守护”又是守的什么呢?此外,父母的爱,就是让女儿拥有随时会被男人彻底粉碎的学历和职业吗?如果是这样,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钱在女儿的教育上?这不是很没效率、很残酷的体制吗? “茉莉这个女孩子之前不就很敏感吗?”“宽松世代的人就是经不起打击”“自尊心很强的东大女生进入社会后,被挫了锐气吧”“不是工作而是私生活上的问题吧”“就怪茉莉,我连班都没法加了”“现在的年轻人抗压力不行”。 如果这么多人都因此而苦恼,那不就是个社会问题吗? 对于大叔型社会来说,女人大概是地球无限供给的资源吧。他们应该是想尽可能地趁年轻挖掘这些色情资源,将它们作为下饭菜彻底利用,待自己上了年纪就安定在家,等着别人来做自己不愿意做的看护工作。他们看不到女性为此付出的巨大的成本和牺牲,以及她们从民生保障网坠落时承担的风险。他们意识到自己滥用了多少女性——不是位于遥远国家的女性,而是此刻就在他们眼前的女性吗?他们又是否意识到,不断将女性推向深渊的行为,会让自己立足的地盘下沉,进而导致日本的衰退? 我并没有想过要让男人死掉。至今为止,我受到了许多男性的照顾。他们养育我、鼓励我、相信我、爱我,这是不可动摇的事实,我对这一切都心怀感激。 然而全世界都在努力攻克这种病,日本却连承认这种病的意愿都没有。不对,日本一定也有人注意到了这种病。可是,这些人到底在哪里呢? 日本男性社会的法则: ·男人要力争上游 ·男人不要违抗上级 ·男人不做不起眼的工作 ·男人不能失败 ·男人要和男人在一起 ·男人要把女人当下等人对待 无论是否结婚生子,人的价值都不会因此发生改变。 已经到我的极限了。我累了。我不想再努力了。不闪耀光彩也没关系。我不想尝试新的事情,也不想拿奖。不想再对男人点头哈腰、强装笑脸。请不要管我。总是说要女人多生多养、闪耀光彩,那有没有考虑我的心情?虽说人都会累、会受伤、会变老,但这难道就意味着可以对我的生理节奏置之不理吗?如果说要想闪耀光彩就得变得满身苍夷,那我本就不是个适合闪耀的人,无论是作为男人还是女人,让我继续当个废物也罢。再说了,世界上难道都是那么完美的人吗?只有我是废物吗?比起这些,这么容易就把人变成废物,难道不是这个社会的错吗? “哪怕采取行动之后社会没能发生改变,也不要灰心丧气。因为你自己改变了。” “笛美的《大叔型社会的女孩们:一个职业女性的觉醒之路》非常有趣,我一个晚上就看完了。我之前还不知道Fuemi这个单词是指女权主义者。已成定势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广告界专业人士用简单有力的一句话便改变了社会:抗议检察厅法修正案。”——上野千鹤子 日本亚马逊读者评论: “任何一个在日本出生、长大并进入社会的女性,都一定能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共鸣。” “上野千鹤子老师发推文说,她觉得这本书很有趣,一晚上就读完了,所以我也买了一本来读。十年前,我从工薪阶层退休,我认为书中所讲的大叔型社会机制非常确切地存在着。真希望日本早日成为像书中描述的F国那样实现性别平等的国家。” “我获得了改变命运的勇气和力量。 我在一家日本大公司担任普通员工,90%以上的员工都是男性。这篇文章说的和我现在在欧洲当地公司工作生活,现在回到日本在国内工作的感受一模一样。读完这本书,我知道了我并不是唯一一个有同样感受和想法的人,它给了我更大的勇气去生活。 但正如最后提到的,我认为在我们的有生之年,事情不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我希望普通人能够读到它。这是一本让你想要从小事开始采取行动的书。” “我是一个男性读者,这本书写得非常准确,清楚解释了男性社会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我相信有很多男人,包括我自己,都厌倦了这样的男性社会,这部作品一定也会引起他们的共鸣。” “我今年39岁,有一个年幼的孩子,结婚后我的姓氏也随之改变。自从我记事起,我的成长就时常有一种不稳定感。很感激你的慧眼如炬和娓娓讲述,阅读过程就像在听朋友说话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