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山东文艺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46.10
折扣购买: 山菊花(上下)/红色记忆三部曲
ISBN: 9787532958597
冯德英(1935-),山东牟平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历任学员、报务员、电台台长、专业创作员。1980年转业,曾任济南市文联**,山东省作家协会**,中国作家协会**团委员,山东省文联名誉**等职。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苦菜花》《迎春花》《山**》《染血的土地》《晴朗的天空》,《冯德英中短篇作品选》,电影文学剧本《女飞行员》等。
**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哭声,又是谁家的哭声,随着秋风,伴着败叶,悲悲 戚戚地传来。 风,深秋的风,卷展着碎云,掠过昆嵛山的主峰泰礴 顶,飘到山前的向阳坡,把哭声吹动得越发凄楚。这个地 方是五十七户人家的小山村——桃花沟。 村子四周山上的梯田里,正忙着收拾晚秋作物的庄稼 人,听到哭声,有的头也不抬地继续劳作,心里在想自己 的愁事;有的直起腰向村里望一眼,叹口气,揩把汗水, 又忙活起来;有的手持工具,直望着哭声响处,默默地站 着发怔。 在一直站着发怔的人中,有位女人,三十八岁,身材 瘦小,腰杆板直,浑身上下结实利落。她那长脸盘,红扑 扑的,一双圆眼睛,黑亮铮明,脑后绾一不大的发髻。这 女人是桃花沟北头放柞蚕的张老三的妻子,村里同辈人多 称她三嫂。 小小的山村,谁人逢灾遭难,谁家添子娶媳,街坊邻 居不到一个时辰全都知道。这哭声的出现,和其他听到的 人一样,三嫂是全知底细的。这是伍拾子他爹死了。那位 四十二岁的佃户,今年伏天借了别人家的毛驴,去赶南黄 集卖六月仙桃子,走到黄垒河岸上,碰到孔家庄孔秀才的 二儿子孔显,领着两个区丁把一个走亲戚的闺女拦在芦苇 丛里,要动强欺侮。伍拾子他爹替那闺女开脱,姑娘趁机 投进了洪水奔腾的黄垒河。孔显他们将伍拾子他爹打得半 死,把桃子连毛驴一块抢走。伍拾子他爹爬进孔家庄找孔 秀才求情,家人道秀才区长进了县城,孔显反说他是诬赖 ,又和管家打了他一顿。伍拾子他爹重伤含冤,躺在炕上 ,望着几个骨瘦如柴、面带菜色的孩子,哪里有钱还债、 养家、治伤啊!挨了几个月,今上午他从炕上一头撞到地 下……三嫂一家和许多人闻讯都跑了过去,那血惨惨的情 景,那痛切切的场面,谁个不哭一场啊! 三嫂直直地望着村子。那号啕声,女人的,孩子的, 嘶哑的,尖厉的,惨注人心。三嫂的泪珠成串地落下来。 吃过午饭,她吩咐她的二女儿桃子去帮着伍拾子他妈料理 ,她得赶快从霜冻嘴里抢刨出这二亩半糊口的地瓜啊! 三嫂用衣袖抹着眼睛,心里说:“唉,伍拾子他妈哭 得多酸心!五个孩子,*大的伍拾子才十五岁……唉,这 年月,多灾多难,不幸的事,不幸的人,一串接着一串, 一个挨着一个,这家轮那家。熬**,煎一年。哭呀,泪 啊,相伴着*头月亮,何时能有个了结?” 这位生活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有四个儿女的中 年妇女的痛楚悲叹,是由来深刻的,不需要客观的刺激, 那生活的困苦天天压在心头上。贫寒的*子,那是她懂事 时就饱尝煎熬的。她不记得父亲的模样,她母亲半辈子乞 讨,*终死于财主的恶狗嘴里。十七岁,她嫁给桃花沟的 张老三。这张老三生下来就叫小三子,其实他身前的两位 兄长在出生之后不几天就天折了,但为了表示门族不是孤 零零的,他父亲坚持他是第三个儿子。张老三的父母在世 时,家里有三亩山峦,加上租佃的,总共放着十多亩柞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