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6.70
折扣购买: 世说新语(精)/中华优美随笔
ISBN: 9787568233941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原籍南朝宋彭城(今江苏徐州),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南朝宋文学家。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其叔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袭封临川王,曾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八年,政绩颇佳,在诸王中颇为出色,自幼就为刘裕所知,称赞其“此吾家丰城也”。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学,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著有《世说新语》、志怪小说《幽明录》。 周倩:女,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曾任图书编辑、责任编辑,参与出版社科类畅销书《人生要耐得住寂寞》《人生需要忍耐和等待》《人生别留遗憾》等,编著国学类书籍《国学经典选读》《工匠精神读本》等。
1 陈仲举①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 清天下之志。为豫章②太守,至,便问徐孺子③所在 ,欲先看之。主簿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④。”陈 日:“武王⑤式⑥商容⑦之间⑧,席不暇暖。吾之礼 贤,有何不可?” 注释 ①陈仲举:陈蕃,字仲举,东汉人。东汉桓帝末 年时官至太尉,灵帝即位后为太傅,参与谋诛宦官, 事情泄露后被杀。 ②豫章:郡名,治所在今江西南昌。 ③徐孺子:徐稚,字孺子,今江西南昌人,终身 隐居不仕,有“南州高士”之誉。陈蕃在豫章做太守 时,特意为徐稚设下一榻(一种狭长、低矮的坐具) ,徐稚走后便悬挂不用,以此表示对他的敬重与推崇 。 ④廨:官署,旧时官吏办公处的通称。 ⑤武王:周武王姬发。 ⑥式:同“轼”,车厢前用作扶手的横木,这里 作动词使用,表示乘车时俯身扶轼,以示敬意。 ⑦商容:商代贤人,因进谏被纣王废黜。 ⑧间:里巷。 译文 陈仲举的言谈举止优雅,是士族的榜样,行为可 称典范。他登上马车,手执缰绳,有使天下太平、人 民安居的志向。在他赴任豫章太守之时,刚刚到官府 所在地,就打听徐孺子的下落,打算先去拜访他。主 簿告诉他说:“您刚到任,大家都想要您先去官署。 ”陈仲举说:“当年周武王征战天下,席子都不曾坐 热,就先去商容住过的里巷寻访致敬。我这样对待贤 者,是在效仿他,有何不可呢?” 评析 陈蕃的所作所为。在当今来看实在是清官之举。 他赴任之后,并不先入官署,而是去拜访名士徐孺子 ,并且为他专设一榻,体现了其礼贤下士的广阔胸怀 。初唐王勃就曾高度赞扬他的这种做法,在《滕王阁 序》中以“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表示对其赞 赏,后代用“悬榻”比喻礼待贤士。 7 客有问陈季方①:“足下家君②太丘,有何功德 ,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日:“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 山之阿③,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 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 ,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注释 ①陈季方:陈谌,字季方,东汉人,太丘陈寰之 子。 ②家君:尊称别人的父亲,或者对人称自己的父 亲。 ③阿(ē):山脚。 译文 有客人问陈谌说:“太丘先生是您的父亲,他何 德何能有此盛名?”季方回答说:“我父亲好比生在 泰山角落的桂树一样,上面有万丈高峰,下有无尽深 渊;上受甘露浸洗,下被渊泉滋润。这时候,桂树哪 能窥得泰山之高、探知深渊之幽深?所以我不知道我 父亲有没有功德。” 评析 陈太丘陈寔在当时名望非常高,他去世之日,前 去吊唁之人多达数万。他的儿子陈谌这里的回答是一 种聪明的说法,他没有辩驳自己的父亲有多么居功至 伟,而是通过比喻,说明父亲处于一个怎样的地位。 这种回答委婉、客观、简约,不过多强调父亲的功德 ,却是有千斤之重。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