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沦陷(1941.12-1945.8)

香港大沦陷(1941.12-1945.8)
作者: 刘深
出版社: 人民日报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4.40
折扣购买: 香港大沦陷(1941.12-1945.8)
ISBN: 9787511518316

作者简介

刘深,新闻记者。1959年5月31日出生于中国辽宁省沈阳市。1977年在辽北农村插队,1982年毕业于辽宁师范学院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获文学硕士学位。著有诗歌、文学传记、电影剧本、中短篇小说等多种。 2008年出版纪实文学《百年情义恩泽录》、《一个普通士兵的战争》、《坦克中短篇小说集》。即将出版人物传记《戈与荷——葛庭燧何怡贞传》、长篇小说《圣心剑胆——坪山风雨沧桑录》。现任《深圳晚报》副总编辑。

内容简介

英军在香港设防已久,并且对战争有所预感。 从1939年起,香港开始征召男丁入伍,组成义勇 军;1940年起,超 过55岁的男丁也被征召,组成休斯兵团。随着战事临 近,香港英籍男丁 纷纷入伍备战。 根据1922年《华盛顿海军条约》规定,英国不能 在太平洋范围内部 署军事设施,香港设防因此而受到限制。“九一八” 事变后,唐宁街十号 担心香港的安全受到威胁,在1933年伦敦海军会议中 通过决议,废弃《华 盛顿海军条约》,从1935年起,香港便开始展开预算 高达500万镑的防御 计划。 但是,英国政府对于香港防务的态度始终是前后 矛盾的,战前,英军 陆军司令向丘吉尔首相报告说:“我们一共讨论过三 套香港防务标准,将 香港防务分为A、B、C三级,作为一个海军基地的防 务标准,我们逐渐 下降,最后采取的是最低标准,也就是说,仅仅向香 港提供支持拖延行动 所需的最低限度的兵力。” 丘吉尔首相说:“香港这个殖民地目前唯一的任 务是尽可能长久地拖住日本人,以便使新加坡得到有 力增援。” 战事之前,香港共驻守英军和印度籍士兵1万多 人。包括刚刚加盟的 加拿大部队,一共有六个步兵营,还有成年英籍市民 组成的义勇军几千人, 少量的海军和更少的空军。 九龙半岛面对中国内地的防线有两条:一条是东 起沙头角,经罗湖沿 深圳河西至后海湾的边界线。但是这条防线无险可据 ,驻防军队的任务, 只是一旦敌人来袭,即将通往南部的通道炸毁,阻碍 敌军前进的脚步。 第二道防线就是“醉酒湾防线”。 这道防线号称“东方马奇诺防线”,是英军在九 龙半岛修筑的大型防 御工事。整个防线由新界西部醉酒湾至东部的西贡区 牛尾海,途经城门水 库、城门河、沙田海、狮子山、大埔山等地,长约18 公里,是港岛最有 力的一道外围屏障。 如今的香港人对醉酒湾这个地名已经很陌生了, 60年代为了填海, 那里成为垃圾倾倒区,所以又称“垃圾湾”,即今天 的大窝口、葵盛、葵 芳村一带地区。 负责守卫新界和九龙的半岛旅大约5000人,主要 由三个营的英军和殖民地印度籍士兵构成。一个苏格 兰营防守西段,两个印度营防守中段和东段。 另外一条也是最后的防线,就是港岛防线,由海 防工事和岸防大炮构成。 维多利亚港的东西人口,均有多座重炮及16英寸 口径钢炮。皇家炮兵 团和港一新(香港—新加坡)炮兵团负责封锁维港海面 ,香港岛的山头上 有七十多座机枪碉堡和掩体,渣甸山上有两座机枪碉 堡威力巨大。 沿维多利亚港北岸,已经布满铁丝网,上环及青 衣对出大海布满铁链,只留下青州硫磺海峡可供船只 出入。 防空方面主要集中于港岛, 已经划分出防空区域,当时香港 没有雷达,每区设有听音器,以 此来辨别敌机方向,然后用高射 炮向敌机射击。这些区域包括西 湾(现称“柴湾”)、黄泥涌峡、 南朗山、龙虎山及瀑布湾等。 此外,从1940年底,英军开 始配备新式高射炮,并在香港岛 及九龙挖掘了60个防空洞。这 些防空洞的修筑耗资800万港元, 但是工程质量非常低劣,负责工 程修建的人后来杳无踪影。 在二战之前,英军从未 与日军交战,唯一的交锋只 是吃了一个小亏,那就是 1937年底,英军停泊在长江 的战舰“瓢虫号”被日军飞 机投弹炸沉。因而,驻港英 军司令认为,虽然中国军队 抵抗不了日军,但精锐的英 军不是那么好惹的。 战前,英军方面乐观地认为:九龙半岛的防线至 少可以守半年,整个 港岛可以守一年。而日军最初的估计是:最多半年可 以拿下整个香港。那 么,双方谁的预测更准确一些呢? 令英军始料不及的是,潜伏在香港的日军“第五 纵队”,已经刺探了 香港英军的兵力及火力配置情报,公开身份为告罗士 打大酒店理发师的 间谍是日本海军的一个佐级军官,已经绘制了香港岸 防炮位的火力点分布 图,甚至还有一份英军刚刚在北角举行登陆战演习的 情报。 就是这位理发师,平时经常为港督、辅政司、警 务处长和汇丰银行主 席等港英高级官员理发,这群港英政府高官们做梦也 想不到,他们身边真 正的危险要远远甚于那闪着寒光的剃刀。日军间谍的 情报相当精确,包括 英军配备的8门9.2英寸大 炮和15门6英寸大炮的详细 资料,还包括探知昂船洲炮 台的炮兵都是些刚刚入伍的 义勇军,根本不是训练有素 的职业军人。 战前刚刚抵达香港一个 多月的两个加拿大营,使香港守军的兵力增加到六个 营:这两个远道而来 的营由临行前刚刚提升为准将的劳森率领,一个属于 温尼伯榴弹兵部队, 另一个来自加拿大皇家来复枪团,共1975人。然而, 他们缺乏战斗经验, 又长途跋涉,不熟悉当地情况,也来不及训练,而且 没有重武器装备。载 运军需物资的船取道澳洲,一时无法抵达。 当时,中共在华南的抗日武装——东江纵队港九 大队曾经表示希望能 与英军共同抵抗日军来犯,并提出由港府提供武器弹 药,但是,他们被港 英政府视为散兵游勇,谈判也不欢而散。 民国政府也曾经提出派兵共同防御香港,但是英 国政府担心在香港的 统治权受到威胁,也予以拒绝。从内地溃败到香港的 部分中国军队已被缴 械,并关进了集中营。P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