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远方
原售价: 79.80
折扣价: 46.30
折扣购买: 中国图书馆人物
ISBN: 9787555510130
周朝的老子 老子,是人类最杰出的名人之一。美国数学家麦克· 哈特在与各方面专家广泛交流意见并参阅了权威性资料的 基础上,写出了《人类百位名人排座次》一书。他在书中 列出了一百位世界名人,并按其对人类历史进程影响力的 大小排出座次。值得我们海内外华人自豪的是,在这一百 位名人中,有八位是炎黄子孙。其中,老子被排在第七十 五位。老子留给人世的《道德经》,虽然是仅仅五千言的 一本哲学书,但在中国乃至世界影响深远。 据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 聃,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人。署名西汉刘向著的《列仙传 》则说老子字伯阳,陈国人。道教认为,“聃”和“伯阳 ”都是老子的字;至于其籍贯,或属之陈国,或属之楚国 ,这两种说法其实并不冲突,苦县本属陈国,后来陈国为 楚国所灭,故苦县又属楚国。关于老子的出生年代,《史 记》中没有记载。《列仙传》中记载老子生于殷时。道教 典籍,如唐末杜光庭的《道德真经广圣义》、北宋贾善翔 的《犹龙传》、南宋谢守灏的《混元圣纪》都说老子生于 殷朝第二十二王武丁九年,岁在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时。唐 朝尊老子为圣祖玄元皇帝,唐玄宗开元三年诏以二月十五 日老子诞辰为玄元节。唐武宗继位后,又敕二月十五日玄 元皇帝降生日为降圣节,休假一日。可见,老子的圣诞为 二月十五日,曾被唐朝政府所确认,并被定为公共假日。 据道教典籍记载,老子于周文王时任守藏史,后来迁 为柱下吏。儒家始祖孔子曾师事老子。这在《庄子》《礼 记·曾子问》《孔子家语》《史记》等书中都有明确记载 。孔子到周王室所在地洛阳去,曾向老子求教过礼。老子 告诉孔子:“一个了不起的商人,深藏财货,而外表看起 来好像是空无所有;一个有修养的君子,内藏道德,而外 表看起来好像是愚蠢迟钝。你要去掉骄傲之气和贪欲之心 ,这些对你没有益处。” 据《史记》所载,孔子以“其犹龙乎”来赞叹老子的 高深莫测,而后来道教的许多原理也渗入了孔子的学问中 。周衰落之际,老子辞官离去,经函谷关时,关令尹喜恳 请他著书传世。于是老子写下了五千余言,这就是《道德 经》。《道德经》的核心思想就是“道”。在中国文化史 上,“道”的最初含义就是我们所走的路。《说文解字》 说:“道,所行道也。”后来道的含义逐渐扩大,自然与 人事所遵循途径,即规律皆称之为道,遂有天道、人道之 说。至老子,始将“道”提升为一个最高的哲学范畴。老 子之“道”,兼有宇宙的本原、万物存在的根据、事物发 展的规律、修养的最高境界等多重含义。自从老子赋予“ 道”以如此至高无上的地位之后,“道”就成了中国文化 中最重要的概念。道与德密不可分,二者是体与用的关系 。道是德的根据,德是道在事物中的具体表现。 古人说:“道之在我之谓德。”道落实到人身上,就 是人的德行。一个人的所作所为,符合道的要求,就是有 德。反之,就是无德。故老子说:“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道的基本特性就是自然和无为。 老子说,“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