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立信会计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19.80
折扣购买: 零资金创业的24堂课
ISBN: 9787542944016
置之死地而后生 在影视剧《蒙古王》中,扎木合问铁木真:“蒙 古人都害怕闪电,为什么你不害怕?”铁木真说:“ 因为我无处躲藏,所以我不惧怕。”年幼的铁木真在 茫茫无边大草原的夜晚要独自面对闪电时,他曾经惶 恐过,但是当他知道这些胆怯并不能阻止闪电时,他 反而变得无所畏惧了。创业者也需要有这种放胆一搏 的勇气,方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俞敏洪最初创业时的确是一无所有。在卢跃刚的 《东方马车》一书中生动地描述了这段经历:他在中 关村第二小学租了间平房当教室,外面支一个桌子, 放一把椅子,“东方大学英语培训部”正式成立。 来了两个学生,看“东方大学英语培训部”那么 大的牌子,却只有俞敏洪夫妻俩,破桌子,破椅子, 破平房,登记册干干净净,人影都没有,学生满脸狐 疑。俞敏洪见状,赶紧推销自己,像是江湖术士,凭 着三寸不烂之舌,活说死说,让两个学生留下钱。夫 妻俩正高兴着呢,两个学生又回来了。他们心里不踏 实,把钱又要回了。 就是这样一个一无所有的人目前在中国30多个城 市建立起自己的学校和学习中心。新东方还在纽约证 交所敲响了上市的钟声,作为中国首家教育概念股, 股价上涨强劲,较15美元的首次公开募股价上涨了3 .5倍多。而持股31.18%的“新东方”掌门人俞敏 洪,如今已是20多亿身家的中国最富有的老师。 俞敏洪取得的这一切靠的是自己的坚韧和顽强。 1991年年底,俞敏洪即将迈向而立之年,可是作 为一个男人,快到三十而立的年龄,他却“连一本自 己喜欢的书都买不起,连为老婆买条像样的裙子都做 不到,整个家庭无处栖身,连家徒四壁都谈不上,自 己都觉得没脸活在世界上”。为了攒够自己的出国学 费,俞敏洪在北大做外语老师时兼职在外做培训。这 种做法惹怒了学校,当时北大给了他一个处分。经济 上的困境,再加上名誉上的打击,他突然萌生了辞职 的决心。 此时的俞敏洪丢掉了令多少人羡慕的名校的铁饭 碗,生活和前途似乎都到了暗无天日的地步。当时, 俞敏洪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外人很难想象,更无法体会 得到。尽管成功后的他看起来波澜不惊,但当时他的 心中肯定掀起了巨大的惊涛骇浪。怎么能够就这样屈 服于命运的摆布呢?毫无退路的俞敏洪决定破釜沉舟 了。 后来,当俞敏洪向别人谈起这件事时说道:“北 大踹了我一脚,当时我充满了怨恨,现在充满了感激 。”为什么充满感激,因为他走出了自己独立创业的 第一步。“如果一直混下去,现在可能是北大英语系 的—个副教授。”正是这些磨难使他找到了新的机会 。显然,走出北大成了他人生的分水岭。 尽管因为没有面子在北大待下去,尽管没有攒够 出国的学费,俞敏洪却对出国考试和出国流程了如指 掌,对培训行业越来越熟悉。离开北大后,俞敏洪开 始在一个叫东方大学的民办学校办培训班,学校出牌 子,他上交15%的管理费。尽管困难重重,但拼死拼 活干了一段时间后,俞敏洪的培训班渐渐有了起色。 眼看着培训班越来越火,俞敏洪渐渐萌生了自己 办班的念头。就是为了每天能多挣一点钱,早日攒够 出国的学费。就这样,1993年,在一问10平方米透风 漏雨的小平房里,俞敏洪创办了北京新东方学校。 截至2014年5月,新东方已经在全国50座城市设 立了56所学校、31家书店以及703家学习中心。自成 立以来,新东方累计教授学员2000万人次。新东方品 牌在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编制l~2010年度《中国品牌 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94位,品牌价值已达64.23 亿元。外语培训和考试辅导课程在新东方营收中所占 比例高达89%,是该公司最主要的营收来源和增长动 力。 虽然俞敏洪曾说过:“新东方走到今天,不在 我的意料之中,因为最初只是为了糊口,招几个学生 办个小小的补习班而已。”虽然俞敏洪开始并没有想 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事实上他做到了。俞敏洪 今日之成就是从昔日苦难、失败中锻炼出来的,在苦 难的历练中造就了自己百万富翁的素质。 “岁寒知松柏”,他注定是大器晚成的人。高考 数次落榜,他不气馁,复读时他还要务农、代课,终 于在第三次高考一举考取北大西文系;毕业后,同学 们纷纷出国,他却失败了几次;迟到的爱情,病魇的 耽误,拖沓三年半出国未果,还有学校的处分。一切 的酸甜苦辣他几乎尝遍了,也锻炼了自己的抗风险能 力。所以,才有了现在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新东方学校从“星星之火”发展到“燎原之势”。 对此,俞敏洪曾谦虚地说:“任何一个人办了新 东方都情有可原,但我就不能原谅,因为我在同学眼 里是最没出息的人。我的成功给他们带来了信心,结 果他们就回来了。”所谓的没出息实在是生活所迫。 因为他是全班唯一一个出身于贫困农村的孩子,没有 任何社会地位和背景,因为生活所迫,还背负了处分 。正是因为他“扎根原在破岩中”,历经艰难困苦才 出深山,所以,才能“任尔东西南北风”,顶住各种 风浪的袭击,在成千上万的创业者中胜出。 1995年年底,积累了一小笔财富的俞敏洪飞到北 美,这里曾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在加拿大,曾经同 为北大教师的徐小平听了俞敏洪的创业经历后怦然心 动,毅然决定回国和俞敏洪一起创业。在美国,看到 那么多中国留学生叫“俞老师”,许多海归也终于下 定决心回国。对此,俞敏洪笑言自己是“一只土鳖带 着一群海龟奋斗”。这批从世界各地汇聚到新东方的 桀骜不驯的人,把世界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文化、先 进的教学方法带进了新东方。因此,俞敏洪也就有了 更多的期待,他希望能够用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为中 国学生做更多的事,为中国教育做更多的事,为中国 未来做更多的事。 P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