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孝尚义冠江南--郑绮与郑氏家风/名人家风丛书

崇孝尚义冠江南--郑绮与郑氏家风/名人家风丛书
作者: 贾洪哲
出版社: 大象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6.60
折扣购买: 崇孝尚义冠江南--郑绮与郑氏家风/名人家风丛书
ISBN: 9787534782848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周宣王死后,周幽王继位,姬友此时担任周王室 的司徒,掌管国家的土地和户籍。提起周幽王,大家 可能没什么印象,但“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一定是大 家所熟知的。西周末年,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数次 无故点燃边关告急用的烽火。烽火台是军事要塞处的 建筑,守军一旦发现敌情,便立刻发出预警信号,白 天点燃掺有狼粪的柴草,滚滚浓烟便直上云霄;夜里 则燃烧加有硫黄和硝石的干柴,使火光通明,以传递 紧急军情。烽火被点燃后,各路诸侯长途跋涉,匆忙 赶去救驾,然而一路长途奔波和风尘仆仆换来的却是 周幽王的戏弄。这样严肃重要的事情,怎么开得起玩 笑?各路诸侯真是懊恼不已。 只有万分危急的时候才可以点燃的烽火,却被一 个帝王拿来换美人一笑。这同“狼来了”的故事有何 区别?周幽王从此再也无法立威信于各诸侯,国家灭 亡近在眼前,真的是美人一笑倾人国啊!姬友是一个 至诚之人,目睹周幽王的残暴荒淫,他哀叹国家百姓 的不幸,同时也深感祸患将至。但是自己回天乏术, 也就只能明哲保身了。《中庸》中认为,国家兴亡, 至诚之人必先知之,也许“至诚如神”就是说姬友这 样的人吧。然而如何明哲保身,他必须有一个完备的 计划。姬友向掌管王室书籍的太史伯请教良策,因为 这样一个常年与书为友的人必定是学富五车,颇有谋 略且目光长远的。当姬友向太史伯说明自己的想法后 ,太史伯目光深邃,计上心头,建议道:“最好的自 保方法是离开这是非之地,另找一个安身之所。”看 来“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真的是一个经典的法则。 那到哪里合适呢?太史伯接着分析道:“虢(guo)国( 今河南省荥阳市东北)和郐(kuai)国(今河南新密市东 南)间的地带,拥有黄河、济河,交通便利;其次, 如若周亡,此地周围的国家兴起的可能性很小,日后 不会威胁到郑国。另外,此地居民因厌恶虢国和郐国 君主的贪财好利,并未归附他们。您是天子叔父,又 得朝野上下的爱戴,日后这些百姓必然是您的子民。 ” 姬友眼前一亮,听着太史伯的描述,脑海中已经 开始想象那一方圣地。真的是一个福泽之地啊,是自 己最佳的选择。姬友兴奋地说:“不愧为太史伯,天 下之事您都了然于胸!”之后,姬友便开始暗暗筹划 迁国事宜。虢、郐二君听说姬友要搬迁至此,共献出 十座城池。如此一来,姬友也有了立国的基础。不久 ,他就下令原封地上的居民东迁。在黄河流域这片土 地上,掀开了郑国的新篇章。 公元前771年,如姬友所料,叛乱爆发了。其实 ,作为周王室的一员,姬友曾想,当王室有难之时, 自己与其共存亡是责无旁贷之事。只是为了子孙和国 民,才有了之前的迁国行动。因此,在叛乱之中,已 经无后顾之忧的姬友冲锋陷阵,奋勇杀敌,最终为保 护幽王而不幸战死疆场。他也因此以忠臣的形象而名 垂千古,死后谥号为“桓”,因被分封到郑国,史称 郑桓公。在郑桓公后代的努力下,郑国一度成为春秋 初期的强国,后来因治理不善而逐渐衰弱,于公元前 375年被灭。亡国之后,郑国子孙便开始普遍使用郑 姓。 P3-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