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本来从容(精)/汪曾祺珍藏文集

生命本来从容(精)/汪曾祺珍藏文集
作者: 汪曾祺
出版社: 北方文艺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25.90
折扣购买: 生命本来从容(精)/汪曾祺珍藏文集
ISBN: 9787531745259

作者简介

汪曾祺 著名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文学代表作家,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师从沈从文、闻一多、朱自清等名家。 曾任北京剧协理事、中国作协理事、中国作协顾问等,出版有小说集、散文集等三十余部。 汪曾祺的文字淡泊通透,恬淡自然,其人更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内容简介

自报家门 京剧的角色出台,大都有一段相当长的独自。向观众 介绍自己的历史,最近遇到什么事,他将要干什么,叫作 “自报家门”。过去西方戏剧很少用这种办法。西方戏剧 的第一幕往往是介绍人物,通过别人之口互相介绍出剧中 人。这实在很费事。中国的“自报家门”省事得多。我采 取这种办法,也是为了图省事,省得麻烦别人。 法国安妮·居里安女士打算翻译我的小说。她从波士 顿要到另一个城市去,已经订好了飞机票。听说我要到波 士顿,特意把机票退了,好跟我见一面。她谈了对我的小 说的印象,谈得很聪明。有一点是别的评论家没有提过, 我自己从来没有意识到的。她说我很多小说里都有水,《 大淖记事》是这样。《受戒》写水虽不多,但充满了水的 感觉。我想了想,真是这样。这是很自然的。我的家乡是 一个水乡,江苏北部一个不大的城市——高邮。在运河的 旁边。 运河西边,是高邮湖。城的地势低,据说运河的河底 和城墙垛子一般高。我们小时候到运河堤上去玩,可以俯 瞰堤下人家的屋顶。因此,常常闹水灾。县境内有很多河 道。出城到乡镇,大都是坐船。农民几乎家家都有船。水 不但于不自觉中成了我的一些小说的背景,并且也影响了 我的小说的风格。水有时是汹涌澎湃的,但我们那里的水 平常总是柔软的,平和的,静静地流着。 我是一九二〇年生的。三月五日。按阴历算,那天正 好是正月十五,元宵节。这是一个吉祥的日子。中国一直 很重视这个节日。到现在还是这样。到了这天,家家吃“ 元宵”,南北皆然。沾了这个光,我每年的生日都不会忘 记。 我的家庭是一个旧式的地主家庭。房屋、家具、习俗 ,都很旧。整所住宅,只有一处叫作“花厅”的三大间是 明亮的,因为朝南的一溜大窗户是安玻璃的。其余的屋子 的窗格上都糊的是白纸。一直到我读高中时。晚上有的屋 里点的还是豆油灯。这在全城(除了乡下)大概找不出几 家。 我的祖父是清朝末科的“拔贡”。这是略高于“秀才 ”的功名。据说要八股文写得特别好,才能被选为“拔贡 ”。他有相当多的田产,大概有两三千亩田,还开着两家 药店,一家布店,但是生活却很俭省。他爱喝一点酒,酒 菜不过是一个咸鸭蛋,而且一个咸鸭蛋能喝两顿酒。喝了 酒有时就一个人在屋里大声背唐诗。他同时又是一个免费 为人医治眼疾的眼科医生。我们家看眼科是祖传的。在孙 辈里他比较喜欢我。他让我闻他的鼻烟。有一回我不停地 打嗝,他忽然把我叫到跟前,问我他吩咐我做的事做好了 没有。我想了半天,他吩咐过我做什么事呀?我使劲地想 。他哈哈大笑:“嗝不打了吧!”他说这是治打嗝的最好 的办法。他教过我读《论语》,还教我写过初步的八股文 ,说如果在清朝,我完全可以中一个秀才(那年我才十三 岁)。他赏给我一块紫色的端砚,好几本很名贵的原拓本 字帖。一个封建家庭的祖父对于孙子的偏爱,也仅能表现 到这个程度。 我的生母姓杨。杨家是本县的大族。在我三岁时,她 就死去了。她得的是肺病,早就一个人住在一间偏屋里, 和家人隔离了。她不让人把我抱去见她。因此我对她全无 印象。我只能从她的遗像(据说画得很像)上知道她是什 么样子,另外我从父亲的画室里翻出一摞她生前写的大楷 ,字写得很清秀。由此我知道我的母亲是读过书的。她嫁 给我父亲后还能每天写一张大字,可见她还过着一种闺秀 式的生活,不为柴米操心。 P2-4 看一代民国大家以至真至纯的童心讲述乡里人情、师长趣事、闲情雅趣: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原来,心安便是活着最美好的状态;再现《无问西东》中精彩纷呈的西南联大岁月,读汪曾祺的文章,你会更热爱这个世界!